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开展长江经济带环境经济核算可反映地区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和举措.该文结合人力资本法、市场价值法、防护费用法和影子成本法等方法核算了长江经济带环境退化成本,并基于虚拟治理成本方法和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结果测算了该地区实现环境质量达标所需要的治理投入资金缺口.结果表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退化成本呈上升趋势,平均环境退化指数约为2.35%,人均退化成本约为822元,单位面积(1 km2)退化成本约2.30×105元,2017年地区总成本达8.56×1011元,其中大气环境退化成本约占60%;14年间地区国民经济也保持快速增长,整体而言,该地区还处于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成本同步上升阶段,尚未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需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环境治理.2017年长江经济带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实际成本仅为4.49×1011元,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的全面达标,到2035年还需投入环境治理资金共计约2.25×1012元(为折现价格),治理缺口较大,而且地区环境退化成本(外部成本)仍远大于实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的治理成本(内部成本).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长江大保护的投入,加大国家环保专项资金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充分保障实现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和生态改善的资金投入;综合运用税费、补贴、交易和价格等手段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倒逼产业转型,促进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质量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2.
对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外部成本进行核算的基础上,运用GREAT-E模型对煤炭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给GDP、居民收入、产业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等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各环节分别进行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GDP的下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即使是全生命周期的煤炭环境成本完全内部化也只导致GDP出现0.15%左右的轻微下降.煤炭环境成本内部化将促进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从高耗能行业向低耗能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和现代服务业部门转移,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在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环节通过征收环境相关税费能够更直接地刺激生产部门的环境行为调整,降低煤炭的生产和消费量,进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能源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综合评估了我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我国能源发展继续实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五彩湾露天煤炭开采中环境成本内部化驱动因素分析,为类似地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提供理论参考。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相结合,对该矿区露天煤矿企业资源开采环境成本内部化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矿区企业煤炭开采技术水平,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驱动因素最强,其余依次是煤炭市场行情、矿区环境管理能力、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等。研究结论:首先要严格审查进入准东开采矿业企业的技术能力,严格矿产开发技术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制度等措施,并严格监督执行。其次要扩大煤炭市场范围,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第三,着力加强环境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解决各驱动因素之间失衡问题,提高各因素的整体性驱动强度,最终实现矿区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成本内部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争论背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差异以及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严重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过渡期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环境经济学     
X196 X24 9702670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成本内部化/王金南…(中国环科院环境管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1997,10(1)一37~42 环信X一6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争论背景、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差异以及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严重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过渡期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和措施。参2X196 9702671唐山市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分析/孙晓青…(唐山环保研究…  相似文献   

7.
肖宏 《环境保护》2007,(4A):23-27
污染者付费原则(Polluter Pay Principle)是环境规制的主要原则。理论上该原则能实现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从而激励污染者采取社会最优的行为。但在实践上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有时受技术水平的限制,确认特定的污染者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重大环境事故,污染企业可能破产,而其资产不足以支付赔偿和治理费用。为了保证迅速赔偿受害者和修复环境污染,美国、加拿大和几个欧洲国家通过法律建立了由税收支持的专门基金,以便从环境事故的各个“潜在责任者(Potentially Liable Parties)”那里收取费用以降低基金的成本。银行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越来越被认为对环境风险和污染事故负有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8.
庇古税和排放量限制能促使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但只限于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低于环境成本时,且排放量限制比庇古税的效果差些.内部化后不仅可使企业的生产者剩余最大化,而且能使社会总剩余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成本内部化、绿色消费需求和贸易壁垒创新的角度阐述了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介入的成因,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的日趋凸现以及席卷全球的财政改革潮流,环境税制度在国际、区域、国家等多个层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税制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理论上它具有将社会成本内部化的功效,基于此,环境税静态上有助于激励环境保护行为,动态上有助于激励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开发。所以,环境税制度相对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而言,能够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从而被人们视为最有效率的环境规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环境成本计划和控制的生命周期全成本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国内外环境会计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成本法与生命周期分析、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以及未来环境成本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对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认为全成本法是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发电厂的环境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电厂一直以来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电厂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即纳入发电成本,一方面促进发电企业努力改进技术减排污染物,降低环境成本。另一方面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鼓励绿色电力的发展。本文应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分别分析了几种类型发电厂的环境成本,指出我国未来的电源结构发展将趋向于环保型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经济制度推进污染减排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污染减排的压力持续加大,在充分运用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同时,应注重运用污染减排的税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与金融部门共享环境信息等经济制度或手段调控社会环境行为,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增加企业直接排污成本,降低企业内部治理成本,调动减排积极性,促进污染减排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生命周期全成本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国内外环境会计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成本法与生命周期分析.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以及未来环境成本的处理等间置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对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认为全成本法是环境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会计以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为目的,促进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是逐步建立企业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内在机制的重要经济控制措施.充分运用会计手段开展环境管理,核算、考核企业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损益等有关要素,监督企业环保义务的履行,是新时期环保新道路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球“第三极”,占到我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强的青藏高原(25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确保我国乃至亚洲环境安全的生态屏障,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研究该区域如何在休养生息中,或者说在确保国家环境安全中,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打造一个既能提高自然生产力,又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产业,实现青藏高原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长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波罗的海地区农业的国际化问题。将该地区纳入国际贸易体系包括两方面的问题:市场机遇(农业价格的未来发展变化)和农产品的贸易规划(世贸组织WTO的规则)。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波较的海国家加入欧盟的问题。从国际化和环境两个方面对经济问题进行了讨论,考察了自由贸易对环境和食品保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董文茂 《环境》2006,(7):18-21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这一结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除受工业化快速发展影响外,我国现行的环保政策也是一大要因。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也在呼吁构建环境保护新机制,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督促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或服务价格,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社会成本企业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气候异常变化,各种自然灾害肆虐。哥本哈根会议上各个国家所争议的主题是,各国在碳排放方面关系到各国乃至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的轨迹。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低碳核心技术的企业和国家将会有无限商机。然而,对于碳排放严重的企业单纯依靠环境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使用环境经济手段,运用经济学杠杆,即利用信贷,通过对企业融资控制的经济手段来迫使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从而达到事前自愿减少污染,自主调整产业结构而不是事后再对污染进行治理。和传统的行政手段相比,绿色信贷具有节省行政成本、优化资金配置、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公众参与水平等多项优点。  相似文献   

20.
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必要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玲英 《环境保护》2003,(11):52-54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世界银行划分经济等级的主要标准。但因传统GDP末将消费的资源、环境损失计算在 内,只能反映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绿色GDP是以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理论为基础,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