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特征与GAP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实地考察与有关资料,建立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分类,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系统分为湖区及湖周水漫滩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寒荒漠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青海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空间特征,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特有性、濒危性、敏感性原则与已经建立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进行GAP分析,发现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普氏原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最适宜的生境没有包括在保护区内。然后,提出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分区方案及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荒漠生态系统是整个生物明中分布较广的一个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对这一广大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确认识,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归纳了荒漠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有旅游服务、涵养水分和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体和空气、营养元素循环、物质生产、污染物降解、有机质、截留降水、涵养水分、土壤C的积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及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以及评价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模型和方法,为正确评价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荒漠生态系统是整个生物圈中分布较广的一个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对这一广大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确认识,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归纳了荒漠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有旅游服务、涵养水分和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体和空气、营养元素循环、物质生产、污染物降解、有机质、截留降水、涵养水分、土壤C的积累、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及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以及评价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模型和方法。为正确评价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守护连古城     
甘肃民勤连古城,这个全国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著名的沙井文化遗址、汉代武威郡治古城遗址、连城遗址、三角城遗址,古墓葬、驿铺遗址、汉明长城、烽隧等古人类文化遗迹。保护区管理局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保护了历史文化遗址与弥足珍贵的荒漠天然植被群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使独具大漠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抵御风沙,傲视风暴,守卫着身后的绿洲。汉唐古城映大漠民勤在新石器时代以至汉唐时期仍是一片水草丰美的绿洲。  相似文献   

6.
刘辛斐 《环境保护》1989,(5):31-31,30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中卫县城西北部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总面积13400公顷(约20万亩)。沙坡头保护区是一个沙漠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它既有天然荒漠及半荒漠植被,又有人工营造的防风固沙林体系和沙漠治理,开发体系,还有腾格里沙漠的自然原始景观。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7.
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系以泸沽湖湿地生态系统、湖泊周边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分布于其间的珍稀、特有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集保护、科研、宣教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本文针对四川泸沽湖湿地的保护现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青岛崂山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价值及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崂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 5 2 9-93 )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主要从多样性、特有性、代表性、典型性、自然性、完整性和面积适宜性等方面评价。1.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1.1.1 生态系统多样性崂山生态系统包括森林、农田、湿地、草甸、海岸生态系统 ,此外还有竹林和多种灌丛生态系统。其中 ,森林生态系统又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等。崂山山巅主要…  相似文献   

9.
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荒漠戈壁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为目的的多功能综合性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于1987年正式成立。1990年9月由农业部、国家环保局组织了对该区阶段建设的验收。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东邻玉门,西连敦煌,北邻新疆;南有祁连山,北有马鬃山。全县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合240多万公顷。安西属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年降水量仅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是全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这些自然保护区对保护该省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遗迹等自然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分布、类型等自然现状和管理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用GIS和RS技术,分析了2000年、2010年广东省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采用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土地利用面积,对不同时期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2000─2010年,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草地、农田、湿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为18.58、81.24、1.91、86.47、70.79 hm2,而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则分别减少了166.25、92.75 hm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均发生变化,除未利用地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 其中,水域和林地2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728.07×107和463.90×107元,增加最显著. 自然保护区内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其中,维护生物多样性价值、水文调节价值和废物处理价值增加最为显著,食物生产价值增加最少. 2000─2010年广东省11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1 199.70×107元,增长率为28.02%,表明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成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古老残遗植物及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被带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受传统资源开发模式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难度极大。西部大开发为这一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机遇,通过旅游开发,建立新的经济开发模式,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好转,以促进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就该区域旅游开发的战略意义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热带森林面积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4.2510万公顷,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8种植被类型,高等植物近5000种.  相似文献   

14.
云南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自然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状况标志着国家和地区自然保护工作的好坏。我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自然环境的主体,重视和搞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无疑将对整个自然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与珍稀水禽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位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工程建设将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在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建设对该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结构与功能、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生态系统健康及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研究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技术流程.同时选择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示范区,以环境一号卫星CCD影像为数据源, 对指标, 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相对不健康、中等健康、较健康和相对健康的区域面积分别占整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6.49%、18.02%、21.18%、14.31%,整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一般,人类干扰严重,组织结构不太合理.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一般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日益增强和年降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可分为9个一级生态系统、16个二级生态系统、23个三级生态系统.青海湖流域草原、冰川积雪、耕地、荒漠生态系统分布相对集中.冰川积雪生态系统主要集中在天峻县高海拔山顶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青海湖四周地形相对平坦地区和县城周围;荒漠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在青海湖东北部及耳海附近.城镇、森林生态系统分布相对分散.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94处,总面积5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相关资源调查数据,对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碳汇量进行了估算,并对保护区的碳汇能力作了初步评价,为保护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估算结果表明: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碳汇量为741.26×104t,森林和林地的碳汇能力巨大,在碳汇过程中起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属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寒冷干旱的荒漠、半荒漠地带,是连结高山荒漠和山地荒漠的关键区域。根据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及各分带的组合配置形式,可区分出干旱、极干旱、高寒干旱及高寒半干旱四种结构类型组。垂直自然带的区域变化明显,喀喇昆仑山与西昆仑山育显著不同,不仅南北翼有别,东西方向的递变也很突出,反映出大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全新世以来,干旱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突出,建议对雪岭云杉和昆仑圆柏等采取保护措施,并在羌塘高原腹地建立高原自然景观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