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排污权管理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排污权市场的三个层次,即初始产权界定、交易权规定和交易制度安排上分析我国排污权市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排污权市场由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转轨”建设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以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已批复江苏等1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山东临沂等多个地方自主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使用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十二五”期间,作为一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逐渐成为深化污染减排的重要抓手。通过排污权交易活动,建立活跃的市场,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得到灵活、高效配置,能够极大地激发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性,推动污染减排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3.
吴健  马中  王潇 《环境保护》2014,(18):24-27
本文针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所涉及的若干问题,通过再次对排污权交易理论条件和美国排污权交易经验的回顾,结合我国的试点实践,从排污权的性质、与总量的关系、市场规则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产权和活跃的排污权市场。  相似文献   

4.
王琪  高彤  赵雅绪  陈刚 《环境保护》2023,(22):60-63
排污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同源、机制相似,具备相互借鉴与优化的基础。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率先试点,通过借鉴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机制,优化和提升排污权交易的监管质效,基本建立排污配额分配机制。本文梳理了襄阳试点的主要做法及进展,分析了其实践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据此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工作提出建议:按照重点突出、分类施策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国排污权交易政策法规制度建设;重点推进区域排污权交易与跨区域/流域排污权交易,扩大排污权交易标的物范围及纳管的行业企业范围;加强与排污许可制等环境管理制度之间的衔接,完善排污权交易的技术规程;建立排污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协同衔接机制,形成减污降碳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市场型环境经济政策,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自2010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按照环保部、财政部批复建立排污权交易试点的要求,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并成立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致力于探索适宜当地并具有可推广价值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本文综合分析内蒙古排污权交易管理体系特点,特别是储备机制的重要作用与优势,探索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对全面推动排污权交易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排污权市场的交易频率与交易规模都亟待提高。本文选择全国首家排污权交易中心一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作为比较对象,分别从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交易制度设计和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对两地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湖北省在实施排污交易的过程中,初始排污权的分配难以体现公平与效率;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并非当前的最优选择;重平台、忽激励的交易制度设计埋下了市场交易冷清的隐患。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市场手段和环境治理结合所产生排污权交易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证明其对缓解环境问题有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条件的日趋成熟,排污权交易也在国内许多省市进行深入试点,并产生了一定的效益。本文从排污权交易理论出发,结合兰州的污染现状,论证兰州市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排污权交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兰州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方法,以1998年-2007年度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收录的全部排污权交易相关论文为对象,对国内排污权交易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国内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1)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原理与基本概念;(2)初始排污权分配方式、排污权交易的博弈分析与机制设计;(3)以温室气体排放、水污染排放为对象的排污权交易实践问题探讨;(4)排污权交易市场构建与市场效率等四个方向上。在此基础上,与国外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存在的差距,期望能够为中国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经过了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仍然停留在试点工作上的原因在于该制度的推广还存在一些困难。本文针对我国部分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由于市场容量过小,导致排污权供给不足,出现供不应求情况的问题,以山西省排污权交易开展现状为例,从人口、经济、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影响市场设置的因素作出初步探索和分析,认为按照省级行政区域来划分市场范围是目前比较合理的选择,可以充分发挥排污权交易机制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临污染物减排与经济大发展的突出矛盾,内蒙古推行排污权交易具有紧迫性。由于区域分布和产业发展特征明显,并且一直在重视排污权交易的调研和实践,内蒙古有条件走在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前列。为了促进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行,需要在合理分配初始排放权,培育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对排污交易行业作总体的进度安排,排污权交易的分区实施,建立排污交易中介机构,强化环境监管执法等方面作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 2007年嘉兴市制定了《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并成立了“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在2009年嘉兴市环境保护局与环境保护部规划院签订技术合同中明确指出“开展非点源参与排污权交易试点,促进点源、非点源协调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探寻点源协助非点源治理的经济模式、融资渠道和实施途径。”嘉兴在进行试点实践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率先在我国西部启动了排污权交易试点以来,重庆市排污权交易在制度设计、机构建设、定价模式、排污权储备管理、排污权监管机制等方面形成鲜明特点,也取得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规范建立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当前国际社会实现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制度,在我国还存在市场参与度不高、交易范围过窄等问题,亟需将排污权交易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排污权交易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则需要立法从排污权资产的确定、交易风险的防范和外部监管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生活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控制城市生活污染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开始得到关注。本文针对中国城市环境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国试行生活排污权交易所面临的三大障碍,指出了试行生活排污权交易需协调好的三大关系,并提出了试行生活排污权交易的三点构想,对生活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流域城市水交易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珍  刘慧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8):1772-1779
为了解决流域城市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流域城市"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水权和排污权交易模式相关的研究内容,构建了包涵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平台;建立了一个在水务部门与环保部门共同监督管理之下的水交易市场体系,综合进行水交易.最后以黄河流域兰州段为实例,对由初始权分配比例、环境容量、交易保护价格等构建的水市场所需要的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节水技术和排污浓度不变,且购入方没有剩余的水权或排污权时,排污权交易与水权交易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现代产权制度中,为了保护环境而诞生的新型制度,然而,该制度在我国的推行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情况,总结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市场规模较小、初始排污权分配和定价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提出应用总量减排原则、建立初始排放权分配与定价制度、健全排污权相关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4,(18):14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2007年,我国部分省、市开始有序稳步推进排污权交易的初步探索,先后批复了江苏、浙江、湖北等11个省份开展试点实践,并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仍表现出定价机制不完善、二级市场发展不足、企业排污权"惜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颁布不仅有助于树立环境资源有价的理念,同时也标志着环境市场制度改革的启航。为更好推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排污权影子价格模型的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引入市场机制力促进企业污染减排,以形成治污的长效机制,是推进节能减排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权交易体系具有污染治理的成本效率特征,允许企业在以最低成本减少污染的同时拥有一定灵活性。在中国当前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中,排污权初始分配方式成为了各方争论的一个焦点。利用排污权影子价格模型,深入剖析了排污权影子价格的形成机制和相关命题,并论述了排污权影子价格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关键环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有11个省(自治区、市)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文章结合国家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最新政策要求和地方试点进展,分析了当前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落实环节中存在的认识不统一、法律支撑条件不足、确权分配存在困难、政策方案普遍未与环境质量目标挂钩、二级市场规模小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下一步落实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环节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是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经济手段,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控制策略。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权交易双方利用市场机制及环境资源的特有性质,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交易实现低成本污染治理的制度。它是政府用法制制度将环境使用这一经济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紧密结合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