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等待春来     
正春天不远了,浓浓的年味中,温馨和喜庆的气息弥漫着,让人觉得暖意融融。春,就在前方招手。时光飞逝,又一季春回。岁岁年年,不变的是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年年岁岁,改变的是沿途的风光和我们已不再青春的容颜。不经意间,走过了山一程,水一程。等待我们的是旧年帷幕的悄然降落,是新年旅程的响亮鸣笛。  相似文献   

2.
张东亮 《环境》2013,(3):44-47
慕田峪,长城脚下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偏僻小山村,欧洲人称它能和"法国最美丽村庄"伊瓦尔镇相媲美。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小山村的缔造者,竟是一位名叫萨洋的美国人。慕田峪村,位于慕田峪长城脚下,距离北京市约60公里。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村子周围群山环绕,一抬头就能看到在山间蜿蜒盘旋的"巨龙"。山上各种树木,颜色深浅不一,配上蔚蓝的天空,实在让人心旷神怡。很多资深驴友心目中的圣地"箭扣野长城",就在村北边的山上。  相似文献   

3.
在10年的倒班工作期间,亲身经历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安全故事。自己的安全意识也正是在这些经历中不断加强,毕竟这些故事都和生命有关,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有一天上白班,工友小安到楼下巡检。工夫不大,他脸色煞白地回来了,手里还拎着块角铁。一进操作室,就连声说:"太玄了!太玄了!"我们赶紧问究竟。他说,刚才下楼时突然有个东西掉下来,把安全帽砸掉了。仔细一看掉下来的东西,原来是块角铁。他顿时吓出了一身汗,幸亏戴了安全帽,要不然,这小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环境工作通讯》2014,(7):M0001-M0001
新环境。水碧天蓝,风调雨顺,是我们的共同梦想。《新环境》,有主张,求真相,倡导精致阅读,是一本不一样的环境新闻杂志。我们不求读者数量有多大.只为寻找志同道合的环保人。环保是信念,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关注《新环境》的读者,一定坚守绿色理想,且精神丰富,勤于思考.拒绝平庸。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继而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的学习欲望才会更加强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是学习的前提。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常常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并敢于提出见解,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相似文献   

6.
在我进入北大的第一堂静园学术讲座上,曹文轩先生对我们说:"钓鱼不在鱼,而在钓。"我想,这大概就是读书的真谛所在吧。有些人常常夸夸其谈,炫耀着他们读过多少著作。有些人常谈起书中的某些情节,以原句得复述引以自傲。但是,这是读书的意义吗,在我看来。量的多少,厚薄都不是检验阅读的标准。读书的意义不在于结果,不在于读了多少本,而在于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收获了多少。  相似文献   

7.
绿可医心     
正安于一隅的日子里,虽然平静,却缺少新鲜的感觉。消磨着寻常生活,蛰伏的心偶尔也会默然向往,向往一段随意漫游的时光,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五月里,从北向南,飞越千山万水,抵达厦门时,这座滨海之城正飘着细雨。出了机场,呼吸着南国温润的空气,异乡的山水风物,一切陌生而新奇。偷得浮生半日闲,悠游厦门,感受着浓浓的亚热带风情。"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海天一色,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后天自然形成的,创新是一种意识,它需要辛勤培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者担当着培育创新人才的重任,必须要有创新意识。高中政治课,应当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走在创新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游历伦敦,总是要到泰晤士河一游。否则,就如到了上海不去游玩黄浦江,到了巴黎不去游玩塞纳河,到了布达佩斯不去游玩多瑙河一样,会感到十分遗憾。泰晤士河,英国的母亲河,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写意了无尽繁华,是一部流动的英国历史。  相似文献   

10.
是一个远离喧哗、未被污染的处女湖。每逢晴天,蓝天白云倒映湖中,水天一色,景象奇丽。它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怀抱之中,碧波荡漾,风景迷人!古朴的民风,秀丽的湖光山色与阿夏异居婚的传奇风情,让这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听着摩梭情歌,看着水天一色的美景和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徐徐漂浮于水天之间,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走进泸沾湖,也就走进了一个神秘世界,走进了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11.
正公元10000年,地球。我是一名十二岁的克隆人少年,诺诺。我正躺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叹息。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石油、煤炭等资源早在几千年前就用完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还有各种工业产生的毒气,致使现在只剩不到百万的人类,因为地球环境已不适宜生存终日带着防毒面具。这样的空气,吸入一口都让人感觉到窒息。绿色植物已很难在地球上看到了,我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  相似文献   

12.
人在瑞士,欧洲风情扑而来。走在阳光下的日内瓦街头,心情惬意。这座美丽的城市,坐落在风景宜人的莱蒙湖畔。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写下了许多流传于世的诗歌。这里幽静、诗意,浪漫,美好。泛舟湖上,微风吹拂,无比舒畅。  相似文献   

13.
城市·家园     
正近日,笔者赴肇庆出差,一幕久违的景象令人感慨。许多人梦里的水乡情景,却在这座城市中央的星湖成为现实。只见金色的朝阳下,湖水微波荡漾,三五成群的人们,点缀其中,尽情享受这水中乐趣。这些游泳晨练的人中,不少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婶们,甚至不乏鹤发童颜的长者。与泳池相比,这里游泳的人们装束极为简单,不少游泳者的泳圈就是空食用油桶或洗发水瓶,用一根绳子绑在腰间即成。游罢走上岸头,熟识的街坊们再海阔天空聊上一会,其乐融融状让人好生羡慕,真有一番城市主人感觉!  相似文献   

14.
曾有人问我,环境宣教工作是什么?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宣教工作是一面旗帜,擎起真理,诠释大道。天玄地黄,万物滋长;天人合一,和谐美象。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环境宣传教育的历史功绩,将永远彪炳青史,环境宣传教育这面旗帜将永远猎猎招展。宣教工作是一束火炬,点燃希望,势成燎原。世间生灵,存乎天地;敬畏自然,天理所在。是环境宣传教育,促成了人们的宝贵觉醒,让人们疯狂的大脑稍许冷静,让无休的贪念开始收敛,让人们敬爱自然的意识逐渐回归。  相似文献   

15.
正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雾霾天气频发,面对躲不过的雾霾天气,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雾霾天气时,最彻底的应对办法就是离开雾霾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干脆彻底。不过从客观角度讲,此法的适用范围太小。那么,如果逃不掉,宅在家里少出门便是第二  相似文献   

16.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条河,更可见历史。母亲河——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的变化,是涪陵区加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好见证。根据2010年底的监测结果,长江、乌江涪陵段的水质,已由前几年的Ⅲ类提高到了Ⅱ类。而涪陵境内的次级河流,也纷纷呈现好转或保持稳定的状态。涪陵城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相似文献   

17.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以下简称综考)一般理解为对一个地区进行水、土地、生物、气候和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多学科的综合考察研究,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科学领域。我国自开始比较正规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了。30多年来,综合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已为人们所共知。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的转折性历史阶段。面对这一新的形势,综合考察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从事本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本人不避浅陋,拟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看法,以供同行们讨论和领导的参考。既是个人之见,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希各位领导和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人们惊喜地发现,蓝天越来越多,水渐渐清了,山更绿了,大城市的空气也越来越干净。这些可喜的变化和近年来全国上下节能减排行动密不可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说,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出发,创造性采用切实可行的各种措施,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环境问题也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寻求治理现状和预防污染的手段固然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加强人们的环保生态意识。本文认为,开展生态教育是推广生态理念、加强公众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生态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我国专业生态教育几乎与国外同步发展。但是,生态教育普及的深度及广度都相对滞后。本文研究了目前高校生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解决的措施,试图为改善高校生态教育现状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论风景资源的模糊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风景资源是兴办旅游业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对风景资源的调查大多为文人墨客之游记,仅限于文学描述。这种记叙无疑是粗犷的,特别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某些记叙有误,臆想性太大。同一风景画面之优劣,因人所好而褒贬不一,即使同一游者先后几次评述,也有较大出入。因而近几年,有些学者就谋求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对风景区进行美学评价、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本文将采用模糊数学概念,应用特尔裴法对贵州的风景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作出初步的区划。联系地理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用开发模型框图分析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