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全国掀起了生态经济 的热潮,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部,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众多,如果进行合理的开发,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地热资源就属于这一类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对发展陕西旅游业和生态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咸阳市的地热资源开发为例,分析了地热资源开发的要点和开发全过程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地热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工程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地热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然而,50年来的地热开发利用表明,地热开发过程也会带来诸多工程环境问题.了解地热开发中的主要工程环境问题对地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质环境扰动、环境污染、生态影响三方面分析探讨了地热开发过程中的工程环境问题.地面沉降、水污染和热污染是地热开发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工程环境问题,相比于中低温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而言,高温地热资源的发电利用产生工程环境问题的可能性更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地热资源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当今石化能源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已受到各国广泛的重视.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深处成分复杂的物质被带到地表会对地表环境及地下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基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工艺流程,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根源上分析了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这些地热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①高温水热系统;②中-低温水热系统;③“隐伏型”地热资源。根据地热背景(大地构造和热流)和热显示,本研究首先对各构造单元中的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然后重点分析了腾冲地热区的地热资源及其热源和水源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地热田形成于板块的碰撞带,其丰富的高温水热系统地热资源的主要形成机制是:①高温热能来自地幔以及地壳中的熔融岩浆囊;②丰富的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通过断层(特别是活断层)的循环并与少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水混合。本文提供的资料表明,腾冲地热资源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发电和发展旅游业,在东川一个旧一线(东经103°20′)以西地区,中─低温地热资源一般钻进深度不到1000m就能开发出来。  相似文献   

5.
冲乎尔盆地赋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但开发利用却很缓慢。本文结合冲乎尔盆地相关情况,推测出冲乎尔盆地地热资源的成因和储量,对地热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为实际利用提供参考。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断裂构造发育,为地热流体的循环、运移和深部地热形成热对流提供了条件;区内的断裂裂隙、破碎带和松散岩石的发育,为地热资源提供了良好热水储存空间;大规模侵入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发现表明深部发生过较为剧烈的岩浆活动,为地热提供了热源。经分析,研究区的水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可开发利用的方向是饮用矿泉水、生活饮用水、渔业、农业等。该地热田区位条件较好,若可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则可以满足冲乎尔盆地周边稳定的地热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6.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获得立法肯定,并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法律规则。美国在地热资源的界定、地热财税制度、国有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进行的立法探索,为中国当前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借鉴。在欧美国家的实践基础上,中国资源立法可以籍此完善国有资源的产权结构,构建起科学的地热资源用益机制。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丰顺县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顺县地处广东省东部,是著名的温泉之乡,我国第一座地热试验电站就建于此,它不仅填补了我国地热发电史上的空白,而且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丰顺县地热资源的情况,开发条件,论述了开发利用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盆地模拟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特别在石油勘探开发业得到广泛应用。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与石油勘探开发具有相似性和相容性,故可以将现行的盆地模拟软件通过部分的增删、修改和扩充就可以运用到地热资源勘探开发中。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地热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天津市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和科研资料。对天津市地热资源的形成条件。热储类型和资源潜力分析评价。采用压力场和温度场藕合的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对热储动态进行预测,以此确定每眼井的年开采量,并逐步实行对井回灌开采。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热资源特点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地热资源丰富,以中低温资源为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受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及其在全球构造中所处部位的控制,主要集中在藏南-川西-滇西和台湾两个地区。但是,中国地热产业处在起步阶段,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地热资源的利用绝大部分以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明显落后。针对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 条促进地热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国家级地热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尽快启动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制订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地热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积极推广地热尾水回灌技术,切实保护环境;尽快出台全国性的地热资源管理法规,以推动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地热资源作为新型可再生能源,可缓解北京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经过科学合理地勘查、设计和施工,在北京小瓦窑村成功完成JR-203地热井的建设施工。该井成井深度3 351 m,日出水量668 m3/d,出水温度48℃,成井效果优于设计要求并具备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通过结合项目区实际热水需求,并考虑JR-203井地热资源潜力,对该井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分析。该工作不仅丰富了该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创造了显著经济价值与环保效益,并对在北京城区内推广地热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那曲-拉萨段)地热资源的调查,发现该段在直线距离不足240km,离铁路最远不超过55km的区域内,出露的地热显示区(点)近40处,目前开发利用的有5处,开发率不足13%,开发利用方向主要为洗浴和发电。通过对沿线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研究,得出沿线地热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开发利用不合理;(2)综合利用率低;(3)环境地质问题严重;(4)深部地热资源勘探不足尤其是高温干热岩的勘探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全世界1981年利用地热资源的热能已达到8,000兆瓦(热能),安装的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已增加到2,400兆瓦。美国在地热发电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正把较多注意力转向开发分布较广的低温地热资源。美国地质调查所差不多已完成了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山东济南北部地热田富水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查明济南北部地热田的富水规律,并为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对该地区的钻探、物探以及水化学等资料的分析,查明了该区地热田的大致范围为:南起济南岩体,北到齐河—广饶断裂,西起焦斌—庙廊断裂,东至鸡山断裂,总面积约770 km2。济南北部地热田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北部齐河—广饶断裂沟通深部热源,济南岩浆岩的侵入作用对地热资源的形成也起到积极作用。地热水主要赋存于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破碎带及附近,深部灰岩热储的岩溶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15.
天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低温地热资源,分析表明,开发地热能并使用水源热泵对室内进行供暖是可行的,与燃煤热水锅炉供热相比,具有节省矿物能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优势,适合在天津及广大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湖北省通山县王家庄地热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成因,同时对地热田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地热田的现状提出了开发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其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其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了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在地热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利用此法对某深层地热供暖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地热供暖工程地下部分建设期消耗大量原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占总影响的98.67%,其他时期环境影响较小;地热供暖工程运营期环境酸化严重。对地热工程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将有利于从根源上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可与传统供暖工程比较评价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关中地区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渭河盆地,在该盆地当中有很多的断裂构造,这些都是形成地热资源最有利的因素。在这之中热异常主要是受到断裂带的控制,并且其具体开发技术也向着取热不取水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这工业突飞猛进,能源短缺之际,地热能之开发与利用业已举世瞩目。1978年,地热能的探测,继续以较低的水平发展。然而,极大多数国家决心极力开发地热能以补充 煤和石油燃料之不足。那些没有其他能源的国家对于开发地热能尤为急切,但在拥有丰富的矿物燃料的国家,对于这项工作也决非等闲视之。美国是依靠私人工业开发地热资源的唯一国家。石油、矿产工业部门着眼于开发可用于发电的高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地热资源的概念及特点,并探讨了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