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决定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建了沿江58个城市驻点工作组。驻点工作组研究工作是否支撑驻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决定了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的成效。本文以咸宁市为例,分析了驻点研究工作的原则、重点和机制,以期为驻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长江经济带沿江化工企业的基本情况与风险,分析了化工企业搬迁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破解"化工围江"困局的有效对策建议。研究认为,虽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化工企业沿江集聚带来的流域事故风险、生态安全风险、人群健康风险、社会稳定风险日益凸显。而工程量大、资金不足、二次污染、职工安置、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等问题错综复杂,制约着化工企业的搬迁改造,建议应从化工行业整治、生态环境修复、产业结构转型、防范化解风险、建设安全长江、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着手,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江水质评价与沿江产业发展决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干流水质基本良好,攀枝花以上江段属一类水,以下江段绝大部分属二,三类水,但长江干流大中城市江段已出现岸边污染带,达不到三类水要求。长江沿江城市内河均已受到较严重污染,许多内河达不到四、五类水要求。沿江湖泊、城市内湖和自来水取水水源也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长江水质污染与沿江产业发展有密切关系。现仍可在沿江布局新工业和耗水企业,但主要应布局在中上游或稀释能力大的江段;沿江工业发展不宜超速;应搞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长江三角洲地区宜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层次第三产业;抓好自来水厂选址工作,严格禁止在水源水附近上游布局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4.
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协调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岸线作为沿江区域开发的依托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以实现安徽长江岸线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为目的,应用3S技术、综合分析法、限制因素法,分析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并从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开发方向入手,确定今后长江岸线开发的三大主体功能:满足生态保护、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沿岸生产能力的生态、生产和生活三大功能,提出"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协调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皖江岸线资源开发规划管理建议,试图为皖江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扬州市沿江开发的情况,调查研究沿江地区工业污染源、重点危险源的分布及主要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长江扬州段水质现状,研究沿江开发对扬州市7个长江沿岸日供水1000t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最大限度地消除沿江开发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长江水质的区域差异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水质状况受到河流自然属性和流经区域产业特点的综合影响,区域差异十分明显;长江入江污水量的时空分布与沿江各省市产业发展水平及年际变化有密切关系;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应与保护水质相协调,为控制污染,必须实施一整套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要闻     
正2018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海门,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是一个充满江海风情的城市.她东揽黄海,南倚长江,位于黄金水道长江人海口的北岸,中国沿江沿海两大开放带的交汇点上,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北上海"的美称."朝听长江波涛声,暮观黄海渔船归"正是显示海门独特地理位置的水墨画卷.  相似文献   

9.
<正>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生态环保事业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长江的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总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环境风险等问题亟待解决。2018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大保护工作的力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污染物排放基数大是长江流域水污染的突出表现,而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闸口"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长江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生态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5月24-25日,由中国环境报社、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举办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在武汉召开。此次论坛包括主论坛、沿江省市厅长市长局长圆桌会议、环保企业家长江论坛、"无废城市"建设与固废处置利用沙龙等,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战略,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来自长江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国家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本文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原则,进行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总体设计,明确了识别生态环境风险及成因、支撑流域区域水质目标管理、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综合解决方案、推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先进适用技术、创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协调机制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六项重点任务,并提出了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的"1+X"模式和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高度融合的联合研究组织方式。目前,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启动会已经召开,联合研究一期项目(涉及水质目标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和智慧决策平台)已经启动,联合研究的58个驻点工作组已经完成与地方的需求对接和方案编制,以水专项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荐技术手册(第一册)和"三磷"综合整治技术为代表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形成初步成果,长江保护修复智慧决策平台"智汇长江"正在加快搭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正在从设计迈向现实。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切实担负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责任,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维护长江生态安全。一是科学谋划,规划引领。中共四川省委作  相似文献   

13.
实践     
<正>江西实施八个专项行动推进长江保护修复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江西省落实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八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通过明确分工、狠抓落实、强化督导等措施,扎实开展江西境内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专项行动,推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江西将重点开展Ⅴ类及劣Ⅴ类水体整治、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续推进"绿盾"行动、开展"清磷"排查整治、深入推动"清废"行动、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实施城市黑臭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横跨南北两岸,地形以丘陵为主,间以长江冲积平原、秦淮河、滁河河谷平原及石臼湖滩涂圩地。沿江平原地区的地理、地形、地质及经济诸因素,导致了这一地区农村改水工作有别于其它地区。沿江平原地区地表水充沛,却遭受程度不同的污染;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水中铁、砷含量较高,饮用水不卫生的状况威胁着农民健康。为推动这一地区的改水工作,现就沿江平原地区农村饮水现状及改水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长江大保护的内涵特征出发,本文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制度构建逻辑,即保护优先制度、"共抓"大保护制度、绿色发展制度三大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制度建设阶段划分,搭建起长江大保护制度建设进度评估框架,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各类制度建设进度。研究发现,2016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突出表现在"保护优先制度"方面,但也存在内部进度不一的情况,"共抓"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制度建设依旧任重道远。展望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优先新制度的建设,探索流域系统治理和整体保护的模式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而为保护母亲河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化许多企业位于长江沿岸,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雷雨季节很容易发生雷电事故.安全工程研究院针对沿江沿海部分石化企业雷电危害进行了专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雷工作的具体建议,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从2002年开始,国家对长江河道采砂实行总量控制,沿江采砂业主每年在长江河道采砂总量必须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其中中下游开采量占80%。  相似文献   

18.
实现长江大保护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系统研究长江大保护的环境与经济可持续性,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查阅分析文献资料和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梳理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当前长江大保护各项工作稳步高效推进,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②长江大保护面临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性不足、资金缺口大且渠道窄、运营效率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③建议长江经济带在规划、管理、模式等方面系统推进,拓宽长江大保护资金渠道,增强规模化运营效益,加大对长江大保护的政策支持和倾斜.研究显示,长江大保护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在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投融资、项目建设运营、政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7月,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切实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文章对《规划》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划》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为遵循;以严守"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三线为纲;推进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到全过程治理,从传统环境管理到精准环境监管,从条块保护到系统保护等五项转变,是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重要原则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在十九大上形成了"共抓大保护、禁止大开发"的共识。水生态问题,是新时期下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时下研究价值较高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