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净化槽技术结合太阳能微动力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我国净化槽的利用率,对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净化槽的维护管理制度及应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国内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结合太阳能微动力技术在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的不足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净化槽环保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容易安装,且便于管理,因而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得以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在简要介绍净化槽环保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净化槽环保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国内应用净化槽环保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居民生活污水分散排放等特点,分析了源于日本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槽。经过多年发展,日本净化槽技术日趋完善,在管理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撑并规范着净化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净化槽具有安装简便,运行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对净化槽的发展、现有工艺、新技术、应用及日本对净化槽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净化槽对中国特别是辽河保护区应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净化槽技术在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日本的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技术具有安装简便,运行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农村污水分散处理.加强对净化槽技术的研究分析,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领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此介绍了净化槽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以及日本对净化槽所建立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同时对近年来我国引进、研发并在农村地区使用的各种净化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净化槽技术在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中存在的技术和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单独净化槽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现有的自来水化工程相配的家用化粪池,研发多户化粪池联用的高效新型净化槽,将单独净化槽的二级厌氧、一级好氧改为一级厌氧、二级好氧过程,提高好氧生物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便于推广应用。调查了多户生活污水量对新型净化槽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其抗冲击性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两级好氧和生物滤床的技术特点,新型净化槽的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当进水量为50 L/d(相当于实际净化槽6家农户污水排放量)时,净化槽出水COD、BOD5、NH3-N、浊度可分别达到22.67 mg/L、7.8 mg/L、8.3 mg/L、1.79 NTU,各项出水指标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即使在进水量为70 L/d时,出水水质的BOD5仍低于20 mg/L,证明新型净化槽对进水量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能力。  相似文献   

6.
净化槽技术应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进日本净化槽,开发适合于太湖流域的分散型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技术。在太湖现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净化槽同时具备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的能力。在正常运行状况下,能够达到预定的出水水质目标,即BOD≤10mg/L、TN≤10mg/L和TP≤1mg/L。净化槽技术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康缇 《环保科技》2002,8(3):26-28
通过对从日本引进的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的结构、生活污水净化机理、特点的介绍 ,就日本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在国内的适用推广性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8.
电絮凝法去除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的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下水道未普及地区合并净化槽去除氮化合物是有效的,但除磷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找出合并净化槽出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采用电化学絮凝法处理合并净化槽出水,实验测定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通电时间以及电极材料等主要参数对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磷的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了采用铝板为电极材料时的最佳除磷条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通电时间三个作用参数均能影响除磷效果,对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磷的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100%。在实验范围内,得到以铝板为极板去除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磷的最优操作条件为:极板间距2cm,电流密度4mA/cm2,通电时间10min左右。并且根据反应动力学实验证明了电絮凝除磷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k=0.2103。因此,电絮凝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的磷,并且具有实际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日本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的性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缇 《贵州环保科技》2002,8(3):26-28,31
通过对从日本引进的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的结构。生活污水净化机理,特点的介绍,就日本小型合并处理净化槽在国内的适用推广性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适合于家庭分散式小型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槽,通过逐步在净化槽内添加好氧、厌氧生物滤床,测定了各区COD和氨氮的变化,研究了生物滤床对净化槽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净化槽各区生物滤床的加入,抗冲击性能逐步增强,处理效果明显提高,当各区都加入填料且运行稳定时,出水ρ(COD)和ρ(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37.8 mg/L和9.64 mg/L,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多户化粪池联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单独净化槽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现有的自来水化工程相配的化粪池,研发多户联用的多功能高效新型净化槽,调查了生物滤床对污水净化作用,测定了各区BOD5、氨氮和浊度的变化情况,讨论了各区生物滤床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能力为单独净化槽4倍情况下,各区加入滤床后出水的BOD5、氨氮和浊度分别为3 mg/L、10.5 mg/L和5NTU,水质指标均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大大减少了净化槽的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居民生活污水分散排放等特点,分析了源于日本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槽。经过多年发展,日本净化槽技术日趋完善,在管理方面,也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撑并规范着净化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净化槽具有安装简便,运行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对净化槽的发展、现有工艺、新技术、应用及日本对净化槽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净化槽对中国特别是辽河保护区应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相对分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较大,缺乏完善的管网,经济水平较落后,缺少专业人才。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应满足抗冲击负荷、建设运行维护简便、可就近处理等要求。本文介绍了净化槽技术、生物滴滤池技术、湿地处理技术和氧化塘技术,并比较了其优缺点,为农村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物净化槽对黑臭河水净化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人工湿地技术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组合的生物净化槽应用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黑臭河水净化.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净化槽对系统中BOD5、CODCr、NH3-N 和TP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0%,34.8%,34.7%,26.7%,去除率高于单一的填料净化槽.海寿花的同化利用对N、P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8.92%,25.24%,并与微生物间形成了良好的互惠共生关系.生物膜挂膜动态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生物净化槽能够较好地实现对黑臭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广、差异大、变化多的难题,探究利用新型玄武岩纤维(BF)作为生物载体构建一体化净化槽装置。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与处理实际污水评价其效果,并对好氧、缺氧反应池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当净化槽好氧池ρ(DO)为3 mg/L,HRT为8 h,pH为7~7.5时,净化槽对COD、NH4+-N、TN等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且当好氧池ρ(DO)>2 mg/L时,净化槽对COD负荷、C/N等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使用实际生活污水评价净化槽的运行效果,其COD、NH4+-N、TN去除率分别高达89.60%、87.03%、82.22%,脱氮性能优于传统颗粒填料净化槽。净化槽中Ferruginibacter、Candidatus_Saccharimonas、Terrimonas为优势菌属,能够分解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好氧池与缺氧池中Terrimonas、Acidovorax、Thermomonas等菌属能够在氮循环中起到不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效自流式家庭生活污水净化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一种高效自流式家庭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使用平推流二段厌氧和全混流好氧一体化技术,减少厌氧区的返混,提高抗冲击性能,同时还使用具有固液分离作用和生物膜吸附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的滤床技术,进一步提高过程的抗冲击能力和生物降解能力,使出水水质提高。净化槽各区之间液体依靠静压差形成自流,能耗低。实验表明,滤床填料挂膜后的启动十分便利,冲厕污水在各区中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Cr<60mg/L,去除率>86.9%;BOD5<20mg/L,去除率>97.4%;浊度去除率>97.7%。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集成式污水处理装置工艺和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选择水力停留时间为32 h、回流比为100%、好氧区D0 2 mg/L为最佳运行工况.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体化处理设施——净化槽,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梨花村对其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净化槽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出水水质稳定,对于推动北京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效生活污水净化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无污泥排放、无需专人管理的高效生活污水(含粪便)净化槽。该装置采用了厌氧-好氧流程来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造价略高于化粪池,试验表明:装置在污水停留时间为18h时,出水COD〈120mg/L,COD去除率〉90%,BOD5去除率〉95%,出水水质满足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从我国现有国情来看,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散型高浓度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相似文献   

19.
以土壤净化槽污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分析了云南洱海流域农村污水中3种天然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E1(雌酮)、E2(雌二醇)和E3(雌三醇)〕和2种人工合成内分泌干扰物〔EE2(炔雌醇)和BPA(双酚A)〕的质量浓度与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农村污水中天然雌激素的质量浓度远高于人工合成内分泌干扰物,E1与E2为污水中天然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的主要成分,占87.1%~99.2%. 土壤净化槽对天然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EE2和BPA的净化能力分别为1.42~168.21、0.64和3.48mg/(m2·a). E1、E2和E3在土壤中的平均残留率分别为4.3%、6.3%和3.8%,其中90%以上的雌激素物质在土壤净化槽系统中被降解或转化. 土壤净化槽对天然雌激素、EE2和BP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3%、63.6%和77.8%,对常规污染物CODCr(69.8%)、TP(88.7%)、TN(57.2%)和NH3-N(88.7%)的去除效果也较好. 土壤净化槽可以有效去除村落污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有机物以及氮磷污染物,对削减村镇面源污染、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以及改善流域内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中日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控制研究项目”在贵州化肥厂建立的示范工程,使用两台脱氮除磷设备——BR型间歇曝气式脱氮除磷净化槽及BS型序批式脱氮除磷净化槽,对厂内生活区部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情况。对该厂人均用水量大,排水水质有机物浓度低、碳氮比低的水质条件下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稳定性、沉降性(SV30值的变化规律)及SV30值对设备运行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