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工业领域,余热资源大量存在且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本文介绍了工业余热的分类、余热回收的途径,并以某焦化企业的烟气余热回收项目为例,说明了工业余热回收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可观,余热回收技术在工业领域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中国海油FPSO上能源消耗情况以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在FPSO上实施的可行性,并对FPSO上发电机组余热回收利用情况及前景进行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燃油与天然气所占比例迅速上升.燃烧后排烟温度一般为160℃~180℃,仍含有较多能量,可以二次利用.本文通过对液、气体燃料中具有代表性的0号轻质柴油及天然气烟气的余热量与节能率进行计算,发现低温烟气余热中的水蒸气余热量占有很大比例,柴油烟气为55.08%,天热气烟气为79.41%.回收烟气余热,尤其是其中水蒸汽的潜热对低温烟气的热回收具有重要意义.若有效回收利用,既是对一次能源的二次利用,更符合"十三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4.
锅炉烟气中的NOx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燃气锅炉NOx超低排放的要求以及烟气中大量余热被浪费的现状,提出了烟气脱硝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的新方法,通过搭建一体化试验台,分析在烟气余热回收的条件下,c[NaClO2(亚氯酸钠)]、液气比、喷淋水温度等因素对脱硝效率以及烟气余热回收效率的影响.烟气脱硝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的新方法主要体现在逆流式烟气喷淋塔中,可利用NaClO2溶液对低φ(NOx)的烟气脱硝并同时回收烟气余热.试验结果表明,c(NaClO2)越高、pH越低、液气比越大,NaClO2溶液脱硝率越高.当c(NaClO2)为0.020 0 mol/L、喷淋水温度在30~80℃之间变化时,存在最优的喷淋水温度64℃,使脱硝率最高为36%.同时,液气比及喷淋水温度对余热回收效果影响显著,液气比越大、喷淋水温度越低,余热回收效果越好.试验结果还显示了当烟气温度为83℃、喷淋水温度为48℃、c(NaClO2)为0.015 0~0.020 0 mol/L、液气比为13.8 L/m3时,烟气脱硝效率约为40%,同时回收了26.4 kW的烟气余热.研究显示,在逆流式烟气喷淋塔中,利用NaClO2溶液进行烟气脱硝并同时回收烟气余热的一体化方法是可行的,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5.
汪锐  沈致和 《环境工程》2012,(Z2):218-220,198
铜陵市铜冠电工漆包线生产厂房的催化装置中产生大量温度高达500℃的烟气,该工业余热一直以废气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热污染和能源浪费。回收该工业废热,利用该烟气余热直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不仅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而且从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基本理论入手研究烟气回收管道保温的计算分析,建立管道等厚度保温层的管网计算模型和基本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可借鉴计算模板。  相似文献   

6.
运用Fluent计算软件对北京市丰台区某燃气锅炉排放烟气中NOx的转化和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定量地研究了烟气深度余热回收技术对燃气锅炉排放NOx在大气中的迁移规律产生的影响,并与Screen 3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烟气深度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使NOx的最大落地浓度与烟气直排时相比增加了2.5倍,NOx对本地地表的影响面积增大了15750 m2,增加了本地环境污染的风险.结合燃气锅炉的NOx控制技术提出了缓解局部环境风险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烟气深度余热回收技术与低氮燃烧技术联用,NOx的控制效率达到70%以上时,在有效提升锅炉热效率的同时,可以缓解由于烟温大幅下降造成的本地环境污染恶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以正在设计的电厂为例,叙述了烟气余热利用的思路:在冬季供热期间,回收烟气余热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系统;在机组非采暖期,回收烟气余热用于加热凝结水。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发改委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为基础,并根据行业协会和有关单位推荐,组织遴选了10项节能技术和10项节能实践,拟提交IPEEC"双十佳"工作组,公示如下:中国"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清单(排名不分先后)1、基于低频谐波的热应力消除技术2、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3、工业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高炉冲渣水直接换热回收余热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油炉法炭黑生产过程烟气余热的回收及利用.研究表明,采用余热锅炉串联多级空气预热器,是目前我国炭黑烟气余热回收及利用的最佳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将高温炭黑烟气的余热最大限度地回收及利用,同时可满足炭黑收集及净化系统设备对炭黑烟气温度的要求.采用这种方法,炭黑烟气余热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0.
李斌  王金平  安连锁 《环境工程》2018,36(10):179-183
应用蒸汽相变技术与氟塑料换热器,设计了协同颗粒物脱除和水分回收的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系统在脱硫塔进、出口设置两级间接传热式烟气冷却器,氟塑料换热器吸收的排烟余热通过闭式循环水和板式换热器传递给凝结水。一级烟气冷却器降低脱硫塔入口烟温以减小脱硫水耗,二级烟气冷却器冷凝烟气中的水蒸气并脱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将系统应用于某330 MW燃煤机组,在额定负荷可降低发电煤耗率为3.09 g/(kW·h),回收冷凝水为6.4 t/h,降低颗粒物浓度至8.08 mg/m~3;连续运行9个月,可节约77%的脱硫系统用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我国目前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状况及特点,近十年来,我国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选择合理的工艺过程。采用袋滤器高效净化炭黑烟气,成功地开发了炭黑工业气体余热的回收及利用,为此,我国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实现了炭黑微粒和可燃气态污染物的高效净化,炭黑工业气体余热绝大部分得到了回收及利用,余热和率达60%以上。我国炭黑工业一跃成为低能耗,有效能高效利用,大气污染物高效净  相似文献   

12.
Xsl 9502276中国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张慧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4,2(6)一1~13 环信X一4 研究我国目前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状况及特点。近十年来,我国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选择合理的工艺过程,采用袋滤器高效净化炭黑烟气,成功地开发了炭黑工业气体余热的回收及利用。为此,我国炭黑工业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实现了炭黑微粒和可燃气态污染物的高效净化,炭黑工业气体余热绝大部分得到了回收及利用,余热利用率达60写以上。我国炭黑工业一跃成为低能耗、有效…  相似文献   

13.
螺杆膨胀发电站在不锈钢产业AOD炉烟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开辟了我国不锈钢产业AOD炉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传热试验,分析研究了低温烟气中翅片管与光管的传热特性,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余热回收系统,并以某垃圾焚烧厂为例,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焚烧炉一次风。通过控制流经换热器的烟气流速,可以有效避免流动阻力、低温腐蚀对焚烧炉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焚烧炉经过余热回收改造可以减少蒸汽耗量,增加电厂发电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现状我国能源消费情况,提出工业余热,特别是低温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以某企业采用的温度低于70℃的冷却水低温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术为案例,分析低温余热回收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充分挖掘企业的节能潜力、仔细分析企业的用能现状,利用低温余热有效降低企业边界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高炉炉渣水余热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技术的现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国内冶金企业的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取暖项目为例,介绍了余热回收技术在工业钢铁企业节能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飞速的发展,钢铁产量已经连续多年在世界上稳居第一位。钢铁工业作为资源密集型的行业,是耗能的大户,怎样使得能源可回收利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社会需要,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当前冶炼工业中产生的余热利用现状,冶炼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的创新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十屋联合站发电机组现状的分析,研究针对该联合站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设计出一套合理的余热回收装置,并通过研究发电机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途径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探讨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义和  徐良 《环境工程》2010,28(6):47-49
针对利淮钢铁公司80t电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在优化原有除尘系统的同时,增加了余热回收系统,使整个系统在运行中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节约了大量能源;简要叙述了余热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西门子PLC在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全喜  杨再兴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148+165-148,165
合成革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具有行业特性,设计的关键在于焚烧炉型的确定、余热回收防堵措施、烟气净化工艺以及高低温腐蚀的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