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氢是建立氢能产业链的根基,新能源电解水制绿氢是真正意义上零碳排放的制氢方式,但成本高是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等离子体技术的电解水制氢成本比常规电解水制氢有显著优势,为绿氢降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从等离子体电解水制氢方式,综述了气相水分解和液下水分解制氢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成本经济性,列举了不同载气或电解质对电解水的促进效果,并综合比较了等离子体电解水制氢效率和成本。通过技术和经济性分析,进一步梳理了等离子体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方向,为氢能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氢能的重要性和制氢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能是一种储量丰富、热值高、无污染的新能源.常见的工业制氢方法有:化石燃料制氢工艺、电解水制氢,催化热分解碳氢化合物制氢,生物制氢等.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制氢研究十分活跃,开发氢能源及在未来发展氢能经济对于经济高速增长、能源进口依赖较大、消耗与日俱增的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氢能具有近乎零排放、易储藏运输及燃烧热值高等特点,在能源革命中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对世界各国氢能源行业政策进行了动态分析。从制氢技术原理、优缺点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等方面阐述了氢能产业链的情况,包括上游氢气制取、中游氢气储运和下游氢气应用的发展状况。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目前氢能产业链中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方案,并给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氢经济开创绿色能源新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它刘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巨大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朝向绿色清洁高效的氢经济时代进军。本文介绍了氢经济的含义和背景;氢能源高效和环保的优点;介绍了制氢技术发展以及世界各国氢能研发状况;并针对我国的氢能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战略与刘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婷  吴烨  何晓旖  张少君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8,39(8):3946-3953
氢燃料电池车(FCV)具有运行阶段高能效和零排放的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商业化发展.氢能生产具有多种技术路径,不同路径的能源和环境效益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运用GREET模型对不同氢燃料路径下的FCV燃料周期(WTW)的化石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进行了全面评价.选取了多种制氢路径作为评价对象,建立了中国本地化的FCV燃料生命周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FCV相对传统汽油车的WTW节能减排效益,并和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可再生电力和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制氢供应FCV能取得显著的WTW节能减排效益,可削减约90%的化石能耗和CO_2排放.在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能源制氢路径中,以焦炉煤气制得氢气为原料的FCV,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其化石能耗低于混合动力车,CO_2排放低于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结合对资源储备和技术成熟度的考虑,我国在发展氢能及FCV过程中,近期可考虑利用焦炉煤气等工业副产物制氢,并且规划中远期的绿色制氢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生命周期评价及关键参数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轶嵩  兰利波  郝卓  付佩 《环境科学》2022,43(8):4402-4412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为量化探究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化石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运用GaBi软件建模,以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路线为参考,构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数据清单并对其全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和全球变暖潜值情况进行定量评价计算和预测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双极板、不同能量控制策略和不同制氢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关键数据进行了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预计到2030年我国每台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的化石能源消耗量(ADPf)、全球变暖潜值(GWP,以CO2 eq计)和酸化潜值(AP,以SO2 eq计)分别为1.35×105 MJ、9108 kg和15.79 kg.动力系统生产制造阶段的化石能源消耗和全球变暖潜值均高于使用阶段,主要原因是燃料电池堆栈和储氢罐的制造过程.金属双极板、石墨复合双极板和石墨双极板的制造工艺中石墨复合双极板的综合环境效益最好.能量控制策略的优化会使得氢能消耗降低,当氢能消耗降低22.8%时,动力系统的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和全球变暖潜值分别降低10.4%和8.3%.相比于甲烷蒸气重整制氢,基于混合电网电解水制氢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全球变暖潜值高出53.7%[KG-*6],而基于水电电解水制氢降低39.6%.降低动力系统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和全球变暖潜值的措施包括优化能量控制策略降低氢能消耗、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产业和聚焦突破燃料电池堆栈关键技术实现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针对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明确提出具体有效的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等环境保护措施,为同类项目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河北区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都市产业,利用天津纺织机械厂闲置厂房,改造绿领低碳产业园项目,占地138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4亿元。园区采取"政府搭台、院企合作、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突出"高新技术、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深度减碳重要工具"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制高点"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模式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出口创汇新增长点"模式.我国在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明确"初心"与"使...  相似文献   

1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6):I0005-I0005
<正>天津能源管理培训学校承办本刊讯:2014年6月27日,由国际生态发展联盟、国家建材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天津市节能低碳产业园、天津能源管理培训学校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被动式集成房屋产业发展论坛"在天津节能低碳产业园举行。来自世界建材学会、国家建筑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房地产技术联盟、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建材联合会、北京大学、沈阳大学、天津大学、中国被动房研究与促进中心以及建筑节能材料生产、研制  相似文献   

11.
<正>可持续、高效率的规模制氢技术开发,已成为"氢经济"时代的迫切需求——氢气能量密度高、清洁环保,燃烧后生成水无任何污染物,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氢能与现有能源系统匹配和兼容,能方便、高效地转换成电或热,有较高的转化效率;氢还可以转化合成甲醇或氨等大宗化学品,受到工业界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从氢能利用的主要途径出发,回顾了近些年氢能快速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发达国家促进氢能使用的主要政策措施。提出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为能源系统清洁低碳转型作出贡献,形成我国清洁能源新的产业竞争力。我国在氢能发展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上海市还出台了专门的发展规划,但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薄弱、氢气储存问题等差距。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各类资本投入到氢能产业,加快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创建氢能融入能源系统的试点示范,促进我国氢能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4月16日,兰州市政府副市长牛向东一行对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所属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关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牛副市长实地察看了产业园施工情况、园区规划效果图,听取了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戴南昌关于兴盛源产业园建设的基本情况、项目规划及申报"城市矿产"的情况介绍。兰州市  相似文献   

14.
行业观察     
<正>高环保超高温城市垃圾转化制氢油项目落地武汉 9月5日上午,湖北氢阳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三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在武汉隆重举行《高环保超高温城市垃圾转化制氢油项目》签约仪式。三方达成共识: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研发及  相似文献   

15.
蕙季 《交通环保》2005,26(2):10-10
加拿大计划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成国家的支柱产业,加拿大对氢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在增加,2003年就从2002年的2.76亿美元增至2.9亿美元,估计未来5年里,氢能开发还将投入10亿美元以上。加拿大在氢能领域拥有的专利2003年达581项,比2002年增加34%;加拿大氢能公司示范推广的氢能项目从2002年的79项增至262项;2004年的报告显示,在过去5年里,加拿大的氢能公司数目增加了一倍。加拿大的长期目标是抢占世界氢能领域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正>第二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峰会暨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峰会暨博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峰会暨博览会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并将于今年12月5-9日在佛山。南海亮相。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交通运输、储能转化、备用电源、家庭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潜力,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布局较早,发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被誉为氢能世纪.光发酵制氢作为绿色可持续生物制氢方式的一种,可以利用独特的光合系统固定太阳能,并利用有机物产生清洁能源氢气,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光发酵细菌凝集力差、底物转化效率和光能利用率低导致产氢效能下降,从而阻碍了光发酵制氢的发展.光发酵细菌可以通过形成生物膜而被有效固定,进而增加反应器内光发酵细菌的生物持有量,提高光发酵细菌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同时,光发酵细菌形成生物膜后可以调控产氢细菌新陈代谢和生理活性使其更利于产氢.其中,光发酵生物膜反应器的设计尤为重要,尤其是反应器内光源的均匀分配对于光发酵制氢是一项关键因素,需要对光源设计、空间摆放和遮光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其次,需要考虑载体性质和载体安装以充分吸附光发酵细菌并形成生物膜;同时,结合未来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需求,光发酵生物膜反应器设计需要逐步过渡到以室外环境作为常规环境和太阳作为光源.尽管光发酵生物膜制氢前景良好,但目前对于光发酵生物膜反应器和制氢机制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和优化以突破光发酵制氢的瓶颈,推动氢能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解水制氢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氢能清洁无污染,并且高效,可再生,被视为未来最有潜力的能量载体。在目前的各种制氢技术中,利用可再生能源所产生的电能作为动力来电解水是最为成熟和最有潜力的技术,是通向氢经济的最佳途径。简要介绍了碱性电解槽,聚合物薄膜电解槽,固体氧化物电解槽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并对有关问题和电解槽的现状,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点滴·补白     
加拿大要造氢能公路据《环球时报》报道 ,加拿大计划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成国家的支柱产业 ,加拿大对氢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在增加 ,2 0 0 3年就从 2 0 0 2年的 2 76亿美元增至 2 9亿美元 ,估计未来 5年里 ,氢能开发还将投入1 0亿美元以上。加拿大在氢能领域拥有的专利 2 0 0 3年达 581项 ,比 2 0 0 2年增加 34 % ;加拿大氢能公司示范推广的氢能项目从 2 0 0 2年的 79项增至 2 62项 ;2 0 0 4年的报告显示 ,在过去 5年里 ,加拿大的氢能公司数目增加了一倍。加拿大的长期目标是抢占世界氢能领域的制高点。加拿大总理于 2 0 0 4年宣布 …  相似文献   

20.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为量化预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汽车相关技术路线和政策为参考,选取燃油经济性、整车轻量化水平、电力结构碳排放因子和氢能碳排放因子为关键参数,构建传统燃油汽车(ICEV)、轻度混合动力汽车(MHEV)、重度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数据清单并对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量化预测评价,对电力结构碳排放因子和不同制氢方式碳排放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讨论.结果发现,2022年ICEV、 MHEV、 HEV、 BEV和FCV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以CO2-eq计)分别为208.0、 195.5、 150.0、 113.5和205.0 g·km-1.到2035年,BEV和FCV相比于ICEV具有较为显著的减碳效益,分别降低69.1%和49.3%.电力结构的碳排放因子对BEV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最显著.关于燃料电池汽车的不同制氢方式,短期应以工业副产氢提纯为主供应FCV氢能需求,长期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化石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