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     
<正>太湖蓝藻不成灾先进科技作用大近日,中国环保网记者在太湖周边采访得知,由于采取了"智能实时监测"等科技治藻手段,今年太湖没有发生一起蓝藻污染水质事件。蓝藻不成灾,苏州、无锡、雷州三个环太湖区的市民喝上了干净、放心的水。让太湖有了清澈的湖水、丰茂的水草、悠然自得的鱼虾……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24日,欧莱雅中国宣布其苏州尚美工厂开启"零碳"模式!欧莱雅的另一家宜昌天美工厂已于2015年7月正式启动"零碳"。至此,欧莱雅在中国的两家工厂二氧化碳排放都已符合国际碳中和标准,皆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标。2019年5月,在与2005年相比产量提升3.5倍的基础上,苏州尚美工厂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苏州尚美工厂通过使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供电供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城市河流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从水系结构、河道管理等级和行政区域3个方面分析了苏州河景观现状情况,且运用照片调查问卷法调查了苏州河景观的公众偏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受访者对苏州河景观偏好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苏州河景观整体现况较差,大部分河段处于"一般"至"差"等级,且部分河段两岸景观差异明显;苏州河不同类型河段的河流景观现况与优劣势指标有所不同;受访者对河流景观概念和保护认知情况较好,对河流景观满意度较差;环境协调性,人文景观,卫生维护,活动设施,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从大到小正向影响苏州河公众景观偏好,而河流形态,建筑密度和亲水空间,为负向影响;仅性别与教育程度对苏州河公众景观偏好呈显著负影响;提出了苏州河景观总体和区段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葛明  王冠楠 《环境保护》2016,(14):67-69
正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自然禀赋优良,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苏州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核心引领,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新江苏、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杆,努力走生产发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苏州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两个率先.节能环保产业的提升意义重大.本文总结了苏州节能环保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立"两个机制"、完善监管政策等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4,(9):75-76
正大唐苏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唐苏州")是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战略而诞生,是集团公司在江苏第一个自建燃机项目,大唐苏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北厍沈家港村。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约12.6亿人民币,规划建设两台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同时留有扩建二期的余地。两套机组已分别于2013年3月和2013年5月投入运行,极大地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苏州市在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降尘量"方面"一骑绝尘":从2017年的3.8吨/(平方公里·月)下降到2020年的1.8吨/(平方公里·月),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最低。2021年1月,江苏全省降尘量平均为3.7吨/(平方公里·月),而苏州创下0.9吨/(平方公里·月)的"新低",降尘量不到江苏省均值的1/4。2020年,苏州更是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冯建红 《环境科技》2002,15(1):42-42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唐代诗人的名句把苏州的水乡特征尽展眼前.而现在,苏州的水环境也遭受着工业和生活的双重污染,其中公厕粪便的排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水体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城市化和工业化将是中国在21世纪内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主旋律.快速的城市化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位于城市化发展较快区域长三角地区、作为亚太地区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苏州的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作为苏州"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之一翼,苏州高新区的发展受到了世人高度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苏州高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保障城市化健康稳定发展的措施建议,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安全,首要的是确保产地环境的安全。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苏州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研究数据,综述了苏州农产品产地土壤主要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与程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主要的防控和治理措施,旨在为当地农产品产地土壤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国内信息     
上海苏州河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举行会议 1月11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了苏州河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暨领导小组办公室挂牌会议。 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跃金在会上宣读了市政府成立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的通知。领导小组由市建委、有关委办局及苏州河流域内区县政府等23个单位组成。副市长夏克强任组长。 市府副秘书长黄跃金在会上强调指出,市委、市府明确要求本市的环保工作要努力走在全国前列。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2.
天津动态     
<正>国内首个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在天津启动建设美丽天津,实施低碳发展产业,高效利用能源,国内首个智慧城市"智能电网园区能源优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日前在天津中新生态城正式启动。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通过智能电网园区终端用户用能特性调查、能效提升分层控制及终端用户能源管理等方式,实现能源的全局优化、梯级利用。目前,项目一期示范工程已完成,初步实现了用能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3,(21):74
大唐苏州热电有限公司利用"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作为燃料,自开工建设以来,以创集团燃机精品工程为首任,积极开展创优策划,依照"工期短、质量优、造价低、效益好"的精品要求,大力开展工程创建工作,在加强工程建设之际同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效能。如今,中国大唐集团第一个燃机热电企业以清洁环保的形象屹立在烟雨如梦的江南大地上。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3,(13):4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垃圾数量急速增长,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处理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由于国内缺乏正规有资质的回收渠道和资源循环企业,电子垃圾污染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改善。近日,本刊记者对坐落在苏州工业园的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和采访。作为"中国大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3):105-109
本文介绍辅助视力障碍人士的"智能提醒杯"其设计思路、主要功能及制作过程。在电路设计中可采用基于模拟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的两种方案,实现听觉、触觉智能提醒来弥补使用者视觉缺陷,与传统方法相比既准确方便又能确保饮水的安全和卫生,而且带有趣味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垃圾转运站恶臭废气的特点以及区域的特殊性,文章通过提出"源头控制、合理封闭、末端治理、闲时消毒、智能监控"的综合防治系统,结合了生物法、风幕密闭、微波深紫外氧化、光催化氧化、在线监控、智能传感等技术,从而确保了垃圾站恶臭气体的"少产生、不外溢、不扰民"。  相似文献   

17.
1 智能电网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1.1 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征 目前对于智能电网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但一致认为智能电网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和愿景(vision o文献[13-15] 主要强调了突出自愈功能的智能电网,文献[16-171 提出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认为研究重点关注的应为配电网;文献[18-20]阐述了一种将信息与通信、控制技术集成到电力系统所有相关环节,覆盖从需求侧到发电侧以及电力市场的全面智能电力网络.但也有能源专家认为"互动电网"更能体现下一代电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居民普遍存在的"不想分类、懒得分类、分类标准难把握"等垃圾分类痛点问题以及打破市面上的智能垃圾分类装置难以实现垃圾精准分类导致的"垃圾投放‘分了类’,垃圾处理一锅烩"的尴尬局面。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条码识别、二维码识别以及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垃圾精准分类系统,并探讨了基于智能垃圾精准分类系统的从业人员来源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资源条件实现垃圾分类行业的创收,为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苏州河污染问题是上海市历年来环保工作中的难点,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已决心化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苏州河黑臭问题并进行综合治理。目前的苏州河实在有损于正在腾飞中的大都市形象,对居民健康也十分不利。为了远近结合,既可以在短期内摆脱苏州河的黑臭问题,又可以为正在规划、设计的决策单位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论证,提议建造实验用苏州河防污闸。 实验防污闸可以建造在北新泾以东的苏州河段和西苏州河路附近的两条支流上。设计力求简单,操作方便。设想由一座钢制引桥式闸门组成,闸门装有限位块,可以从0~80度转动。  相似文献   

20.
在日前召开的“苏州河河道曝气复氧工程方案研究”课题鉴定会上,通过该课题的实验室试验以及计算、分析和论证,对苏州河充氧的作用、效果和曝气工程的可行性得出了以下结论: 苏州河下游水体接纳了过多的污染物,远远超出其自净能力,致使水体的耗氧量大幅超出河道的复氧量,为严重缺氧水体。消除苏州河下游水体黑臭和改善水质的根本措施是削减华漕以下支流对苏州河的污染负荷量。苏州河下游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和水体中存在大量的还原性物质。这些还原性物质在有氧的情况下将被迅速氧化去除,从而消除水体黑臭。实验室试验证明,人工充氧对消除水体黑臭有良好效果,并能削减污染负荷。 目前苏州河下游表层底泥处于厌氧状态并影响上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