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化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及排放量估算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组织排放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废气排放,石化企业无组织废气排放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排放点广、难以量化和管理等特点。无组织废气排放源的确定和源强计算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章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了石油化工企业无组织废气的来源并介绍了几种石油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无组织废气排放源强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现状,分析了我国确定现状的不足之处.并借鉴美国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突破传统的简单以行业排放标准、环评报告、国家分配的目标总量等为依据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式,提出了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流程.同时,设计出企业递交申请材料-数据初步审核-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数据汇总和限值计算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技术流程,详细分析了污染物指标和两种限值——浓度限值及总量限值的确定方法.最后,以铁岭市企业为例,进行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计算的示范,并参照《水污染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选取悬浮物、COD、动植物油、氨氮作为排污许可证监管项目.研究发现,参照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体系以COD为例进行最大浓度限值、年总量限值、日最大总量限值的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为50 mg·L-1、6.1 t、33.4 kg.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可为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提供依据,并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对比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艺和传统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工艺的差异,并针对广州市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特点,提出了超低排放技术中脱硝、脱硫和除尘过程应关注的关键控制参数,为企业进行日常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燃煤电站汞的排放状况,论述烟气中汞的存在形式以及影响其存在形式的因素。介绍当前燃煤电站汞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烟气脱汞技术的特点和净化效率进行对比。最后对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数据,从满足排污许可证关于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污许可量管理要求的角度,提出了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状况评估方法设计框架,包括污染物连续达标排放判定依据和最优排放控制量核查技术,并基于案例城市火电、钢铁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放数据对上述大气固定源排放管理绩效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落实《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及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的编制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对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针对燃煤电厂、钢厂、水泥厂等的超低排放要求也日益严格规范。准确监测超低排放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对污染控制设备运行和环境管理尤为重要。选取了适用于钢铁行业复杂烟气环境下的烟气分析仪,分别进行了实验室混合标气条件和某钢铁企业烟气条件下的烟气检测,并选取几种典型烟气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监测结果的趋势变化与在线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其绝对误差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结果表明:高温红外分析仪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现场应用能力,能够满足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7.
环境监测     
X83 .200100542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魏复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一2000,16(特刊)一2一44 环图X一73 本专题为国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址控制的重大举措而设立的有关监测技术研究,目的是为大型和特大型排污企业污染物排放总址提供监侧计量技术的支持。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攻关技术关键确定的理由;攻关目标与专题分解;取得的主要成果;效益评估及推广应用前景。本文介绍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污水流址测流槽标准化与系列化研究;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烟尘、烟气排放总量监测技…  相似文献   

8.
氧化沟在皮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环境工程》1994,12(3):8-12
本文简要论述了皮革废水的工艺处理流程及氧化沟处理技术,详细介绍了氧化沟的设计计算过程和调试运行结果,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合同要求,达到和接近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冯波 《环境保护》2001,(7):15-16
按照法律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应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作为国家环境执法的唯一技术依据。但是,自1999年3月起,还是出现了两套机动车排放标准并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按产品质量标准模式管理污染排放标准,混淆了自愿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技术法规)之间的本质区别。今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编号后,由两局联合发布。同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对重叠发布的和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审批发布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清理,重新审批、编号和发布。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工作将重新走上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控制工业污染,国家提出一控双达标的要求,到2000年末,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要控制在规定的排放指标内,并要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我省印染漂洗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服装业的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引进,成了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但是,广东许多印染企业,由于规模属中小型,投入治理污水的资金占成本比重大,而且流程短,一般的技术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有的虽已建了治理设施,因运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欧3排放法规和欧2排放法规的对比,阐明了欧3法规实施前后汽车行业、电控企业、催化器生产企业、石化行业、汽车维修/销售行业、政府管理部门,乃至车主将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国产欧3车的开发状况及其催化器技术的最新进展表明:中国的整车开发技术及排放控制技术完全有能力配合北京在2005年将要率先实施的相当于欧3的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具有非常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重型柴油车PM2.5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车载排放试验对国Ⅱ、国Ⅲ、国Ⅳ重型柴油车尾气在实际道路排放的PM2.5和碳氢化合物进行样品采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离子色谱仪和碳质分析仪对PM2.5各组分进行测试分析,采用五气分析仪对HC进行在线分析.结果表明,重型柴油车PM2.5和HC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22±0.12) g/km和(0.57±0.45) g/km,且排放因子随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EC和OC是机动车尾气PM2.5的主要组分,分别占总质量百分比的38.87%~42.87%和16.22%~19.96%;水溶性离子中含量较为丰富的组分主要是SO42-、NH4+和NO3-,分别占总PM2.5质量百分比的7.64%~8.85%、2.22%~3.97%、1.91%~2.73%;元素中含量较高的组分为S、Na、Ca、Fe、和Al;PM2.5和HC的排放因子随车速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贺泓  翁端  资新运 《环境科学》2007,28(6):1169-1177
从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和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2方面综述了国际、国内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柴油车颗粒物捕集技术和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并展望了相关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肖文安 《交通环保》1995,16(1):13-17
本文结合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修订,论述了控制汽油机废气中一氧化氮(NO)排放的迫切性。根据泽尔多维奇(Zeldovich)的理论,详细分析了汽油机中NO排放物的生成机理。本文还对汽油机中影响NO生成的当量比、废气百分率和点火正时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废气再循环(EGR)、稀薄燃烧技术和经还原反应法等项控制的NO排放的措施,尤其认为废气再循环(EGR)是汽油机近期采用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是引发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针对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企业中过度排放且无法有效计量的问题,探讨了检测法与核算法两类二氧化碳排放计量方法,简要概述了现行的二氧化碳排放检测技术,并对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拓展做出了分析阐述,为二氧化碳排放检测技术研究以及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业锅炉不同于电站锅炉,其规模小、负荷波动较大,且大多燃用未经洗选加工的原煤,故燃煤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治理不能简单沿用当前电站锅炉的治理模式。基于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和治理现状,结合国家和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企业发展方向,从工艺技术路线、关键技术装备、智能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因地制宜进行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和高效脱除并实现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文论述了石化企业无组织排放废气的污染特征和产污环节,提出减排对策,并以某石化企业为例,说明其无组织排放废气减排措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子鼻技术可对不同行业的工业废气污染源进行智能鉴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20种不同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进行建模区分,并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判别因子分析法(DFA)分别对5类不同行业的工业废气污染源建立了行业鉴别DF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不同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实现很好的区分;鉴别模型可以实现不同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气污染源的准确鉴别。研究表明电子鼻技术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企业排放废气的特征信号,从而实现对工业废气污染源的智能鉴别。  相似文献   

19.
我国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库VOCs排放标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方政府、VOL(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库和治理企业进行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时面临排放标准选择困惑的现状,根据地方行业性标准>国家行业性标准>地方综合标准>国家综合标准的标准选择顺序,对我国部分地区(北京市、上海市、厦门市、重庆市)现行的相关排放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汽油储库,全国均执行GB 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北京市除外);②对于原油及成品油(汽油除外)储库,各地区优先执行本地区《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其次是本地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后是国家的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北京市、上海市、厦门市和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NMHC(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分别是GB 16297—1996标准限值的42%、58%、83%和100%;③工业企业VOCs排放标准或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NHMC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约为GB 20950—2007标准限值的3‰,因此准确选择排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显示,生态环境部应尽快修订GB 20950—2007,将适用范围扩大为原油及成品油或VOL储库,并适度加严标准限值,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吕红  温汝俊  张懿 《环境保护》2016,(23):49-52
排放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基本技术手段。国家标准(技术法规)在技术权威性、适用层级与公共政策之间有时难以平衡或兼容。自愿性排放标准具有增加排放标准的有效供给、发挥标准引领技术等现实意义和作用。自愿性排放标准设立需遵循控制排放标准限值严于强制性标准、可控因子更多等原则;设立上,可在国家现有标准体系中增添和发展,行业协会等制定发布等。重庆在自愿性排放标准研究、制定和运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思路和尝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