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碱性长石,即K-Na长石系列,是地壳中分布极广泛,数量极多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碱性长石广泛分布在许多花岗岩、变质岩和喷出岩中。已知,在碱性长石的晶体结构中,Al是按四面体位置(T_1o、T_1m、T_2o、T_2m)分配的,碱性长石的结构状态就由这种分配决定。而Al在四面体位置中的分配方式又  相似文献   

2.
<正> 一、引言 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几个斑岩型矿床的薄片鉴定中,越来越感到“次生钾长石”这个术语过于简单化。事实上,原生侵入体中的斜长石显示出若干进化蚀变阶段。首先是出现钠长石的一些结构变种,然后是钠长石-正长石系列的碱性长石,最后是正长石本身。在所研究的斑岩体系中,以钠长石和碱性长石形式出现的蚀变广泛分布,而真正的次生正长石则不大常见。在中长石-奥长石斑晶中,比较普遍地发育有典型的钠长石交代长石。这种  相似文献   

3.
为较准确明了地表达碱性长石的有序化特点,以便深入地研究其结构状态,本工作试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碱性长石的红外有序度θ和相应谱带的光密度比D_2/D_1,据此计算出铝在四个硅氧四面体等效位置上的含量。计算结果与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测定碱性长石[SiO_4)四面体中的铝含量。  相似文献   

4.
<正> 一、前言本矿床产在桃山多期多阶段多次侵入的复式花岗岩体中。为了研究铀的成矿与不成矿花岗岩体中长石(包括钾钠或碱性长石以及斜长石)的光学特征及其结构状态,我们对若干个成矿岩体和数个尚未发现具有工业矿体的岩体,主要采用光学方法,红外(吸收)光谱法以及 X 光粉晶衍射法等对其中的长石成分及结构状态进行了测定。本文着重描述用费氏旋转台法测定长石的光学特征并探讨其结构状态,以找出铀的成  相似文献   

5.
火山岩中长石的成分与有序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粉末图测低对称晶胞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定长石晶胞参数的具体方法,并测定了庐枞盆地及娘娘山地区各种长石的晶胞参数。同时还一般地讨论及引述了碱性长石、斜长石、三元长石成分与结构状态的测定问题,并提出了用X光法同时确定三元长石及斜长石成分与有序度的可能性。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所测数据具体地确定了两个地区长石的成分和有序度,得出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UV/US(Ultraviolet/Ultrasonic,紫外/超声)协同对水中隐孢子虫的灭活机制,采用UV灯(功率为14 W)与US发生器(频率为20 kHz,功率为150 W)组合装置协同灭活隐孢子虫,考察pH、温度、浊度和HA(腐殖酸)对UV/US协同灭活隐孢子虫的影响,并通过SEM(扫描电镜)、蛋白质试验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对灭活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H对UV/US杀灭隐孢子虫的影响不大,碱性条件下灭活率略高于中性和酸性条件;温度对灭活率有一定影响,5℃下灭活率较低,随温度的上升,灭活率逐渐提高,25℃下10 min灭活率可达99%以上;悬浮物抑制隐孢子虫的灭活,浊度为40 NTU时,UV/US作用25 min的灭活率仅为93.88%;HA对灭活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ρ(HA)高于10 mg/L时,继续增大ρ(HA)对隐孢子虫灭活率影响不大.研究显示:UV/US协同作用对隐孢子虫的灭活机制主要是使其卵囊破裂,同时损伤了隐孢子虫胞内的DNA.   相似文献   

7.
<正> 引言石英在钾碱性长石或钠质斜长石宿主矿物中成粗粒交生而呈象形或楔形文字结构,凡具这种结构的花岗岩,通称文象花岗岩。过去主要在花岗伟晶岩中发现的文象花岗岩,在火成岩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根据其地质、岩石、地球化学和成矿作用等特征,将其分为长江系列,江南系列,苏州式和大龙山式。 长石是本区侵入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长石的结构状态和成分,不仅反映形成时的物理化学环境,而且还反映成岩后的热历史及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对它的影响,而这些作用同时也影响了成矿作用。对本区二十六个岩体四十多件长石样品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长石的成分、结构状态及出溶温度等可以提供岩石的成因信息,碱性长石的晶胞形变与本区岩体的成矿作用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分子技术在病原体检测诊断中的应用,建立成熟可靠的饮用水中隐孢子虫的分子检测方法也迫在眉睫.本研究直接提取饮用水浓缩液DNA,对隐孢子虫卵囊目的基因进行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简称qPCR)检测,并对该体系进行了综合优化.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冻融处理及不同DNA提取试剂盒对隐孢子虫卵囊DNA提取效果,结果显示,QIAamp DNA Mini kit配合冻融前处理(液氮/沸水5个循环)提取DNA含量较高,用这种方法可以提取到(4±1)个隐孢子虫卵囊DNA.本研究比较了隐孢子虫SYBR green染料法及Taqman探针法qPCR,结果显示,探针法和染料法均可以检测到10个18S rRNA基因拷贝(一个隐虫卵囊含有20个18S rRNA基因拷贝).采用该检测体系测定的去离子水和水源水中隐孢子虫的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了55%和46%;本研究提供了饮用水中隐孢子虫检测的一种可行性分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储层温度(95℃/1bar~1)和100℃/88bar)下,长石溶解于有机细分水溶液的模拟实验揭示了许多重要事实,这些事实对于含长石砂岩中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采用油田水中两种最常见的羧酸(草酸和醋酸),一种多元羧酸(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和一种酚(儿茶酚)。草酸盐溶液能显著提高长石的溶解速率,但这种效应在溶液中存在钙和镁时明显受到抑制。醋酸盐的存在能有效地缓冲地下流体的pH值,进而控制长石的溶解速率。在醋酸盐缓冲溶液里,当pH值由中性降为酸性时,钾长石的溶解速率增大。然而,这些结论并不表明溶液中只有醋酸盐离子存在,若其pH值与无醋酸溶液的pH值相同时,长石溶解速率会增加,在储层条件下,醋酸通过控制pH值而不是与铝和硅配合,间接地影响长石的溶解。 有些羧酸(例如EDTA)能与铝配合而不形成不溶性钙盐,所以EDTA比草酸可更大程度地促进长石的溶解。邻二酚(例如儿茶酚)溶解长石比草酸更加有效。极少量这些有机组分的存在可显著提高次生孔隙的形成。 在相似条件下,富钙长石的溶解速率大于碱性长石。因此,若获得有关长石组分的更多信息,则可改进有关孔隙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对长江下游某些火山岩盆地的碱长石,作了一些X射线粉晶工作,初步确定了其结构状态和成分,并探讨了它们的时空变化规律。我们认为,粉末衍射法对于快速测定其成分与结构状态,无疑是优越的。但对一些产于次火山岩相中的中等有序长石,粉末法的结果有时并不很理想,有进一步深入工作的必要。这类碱长石,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条纹化,加之其钾相又很可能是一些微斜程度不同的,具超微双晶的微斜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侵入岩长石铅、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说明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可划分为东区(宁芜以东宁镇和苏锡地区)和西区(宁芜及其以西至鄂东南地区).东、西两区的侵入岩长石铅和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在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它们的投影点明显地分为两个分布区。据铅同位素资料计算,长江中下游地壳形成时间主要是26-38亿年;据亮幔混合铅模式计算的μMix值表明,本区侵入岩和接确交代型矿石铅为壳幔混合源,以地幔源为主,前者幔源铅约占63-74%.后者幔源铅约占51-74%,层状含铜黄铁矿型矿体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壳。  相似文献   

13.
<正> 从文献中搜集了半深成岩与火山岩的57个均匀碱性长石的成分和晶胞大小数据,并选择了10个样品作了测量,以确定天然透长石—歪长石系列的成分分布。其资料绘于图1、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La)对金鱼藻(Ceratophylumdemersum)叶绿素总量、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代谢指标和细胞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金鱼藻对镧的吸收积累作用.结果表明,短期内低浓度(2—110mg/L)的镧对金鱼藻生长有一定刺激促进作用,但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及处理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并破坏细胞叶绿体结构;金鱼藻对镧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5.
如何用X射线粉末数据快速而准确地测定长石成分和结构状态,从来都是矿物和岩石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这问题在碱性长石已由Wright,等人建立的bc图及a与成分的相关图,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三峰法、201峰及400峰定成分等有关图表所解决。但对斜长石及高三元长石,问题还远未解决。70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始有了一些初步方案,例如α~*—γ~*图、卡敏采夫的Cukα2θ_(204-113)~-公式等等。但它们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例如用2θ_(204-113)~-定An时,对这两条峰测定的精度要求如何?这两条峰在粉末图  相似文献   

16.
马庄山金矿区位于星星峡一卡瓦布拉克地块、古生代岛弧东段北侧活动大陆边缘,有多种火山宕、次火山岩和侵入岩,而与金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海西中、晚期次火山岩。该矿区次火山岩有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隐爆角砾岩(简称花岗质岩)和辉绿岩。因此,在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分析基础上,着重对次火山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认为.该矿区花岗质岩为高硅富钾贫铝钙碱性同熔(1)型花岗岩类,岩浆源区来自中下地壳;辉绿岩则为富钠碱性正常型基性岩类,岩浆源区来自下地壳。前者含Co、Pb、Zn、Sn、As、Bi、W、Mo、An、Ag、Tc等元素较高,有重要找矿前景;后者含Ba、Pb、Zn、Tl、As、Bi、Au、Ag、Tc等元素较高,也可为成矿提供物源。这些认识,对该区次火山岩特征、性质、成矿关系和构造背景,以及进一步找矿都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音锡勒牧场草原植物群落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无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技术,对白音锡勒牧场2004年和2005年的48个样点的草原植物群落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WINSAN分类与DCA排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吻合度达83%,输出结果准确可信;2.研究区域有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两种草原类型,其中在典型草原内可划分为五个植物群落类型,即1)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群落;2)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冰草(Agropyron cirstatum)群落;3)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4)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冷蒿(Artemisia frigida)+一、二年生植物(annual—biennial)群落;5)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一、二年生植物(annual-biennial)群落,这五个植物群落类型反映了典型草原植物群落退化演替序列;3.研究区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的物种数量、生态种组类型等不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为研究区植物群落退化演替中的中度退化阶段,物种数量最多,生态种组类型最多,样点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标准系列加入回归法测定燃油中微量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燃油中含氮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析测定燃油中微量氮的简便方法。在待测柴油中加入一系列不同体积的吲哚标准溶液后,让油样在亚硒酸催化作用下,经浓硫酸预消解——稀硫酸回流消解、碱性条件下蒸馏及馏出液用稀硫酸接收,使其中的有机氮变为无机氮,继而转化成为可分析试样,最后用麝香草酚比色法一线性回归法算出柴油中的总氮。该分析方法的回收率在98.0%~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14%。  相似文献   

19.
氰化物的催化氧化脱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氰废水是一种普遍而剧毒的工业排放物,目前主要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但是,碱性氯化法因使用氯气或次氯酸钠而有操作危险和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有可能取代碱性氯化处理的新的脱氰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本工作主要是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催化氧化脱氰的反应条件,氰化物的吸附和分解,催化剂的筛选,连续工作容量和再生。一、实验本工作中主要用浓度为100 ppm 的氰化钾溶液进行试验。试验所用的活性炭除另外说明者外均为上海活性炭厂生产的粉末“试剂用活  相似文献   

20.
日本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由天然纤维和生物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新材料的强度是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的1.5倍,今后有望代替后者应用于汽车和飞机上,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这种新复合材料由山口大学教授合田公一等人开发,原料是生产衣服用的天然苎麻纤维和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作过程是,首先使用高浓度碱性溶液浸泡苎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