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浅谈长江船舶污染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是内河航运业的黄金水道,在随着长江水系不断开发利用,航运业突飞猛进的同时,长江船舶污染也正在加剧,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分别于98年6月给予曝光,长江船舶污染问题得以成为各级领导和世人关注的热点。本文对长江污染的现状、特点、原因进行浅析,提出了几条整治措施及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航运业的迅猛发展,长江水域的各种船舶急剧增加,船舶污油及生活垃圾严重污染长江,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使长江水质、生态环境、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转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长…  相似文献   

2.
李可芳  孙静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29-131
通过对长江三峡库区、影响区水质同步监测及污染源的调查,本文对库区内长江干流、支流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长江干、支流水质中除总磷和粪大肠菌群超标外,部分支流的有机物也严重超标,说明长江干、支流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针对库区长江干流超标项目和污染源调查情况认为,对库区内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是防治三峡库区水质污染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生态廊道的建设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在梳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风险防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3大领域,从空间格局、系统治理和制度政策3个方面初步设计了保护任务。  相似文献   

4.
1988年11月13~15日,长江沿岸城市环境保护网络第三次会在重庆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特邀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国家环保局政研司和水处、四川省建委、上海市环保局以及长江沿岸十九个城市,22个单位共75名代表,重庆市副市长李长春亲临会议。会上,曲格平局长就长江沿岸城市的环境保护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长江是世界大江,也是我国的命脉,长江水质污染将会对国家产生重大的影响,过去“九龙治水”的办法是治理不了长江  相似文献   

5.
1997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在长江三峡库区开展了水质同步监测,辽宁环境遥感研究中心在这次活动中承担了长江三峡库区卫星影像图的编制任务。长江三峡库区卫星影像图是利用美国陆地卫星,1997年的卫片资料,用通过三波段合成并经图像处理后的资料做底图进行编制的,其范围为重庆至宜昌段。影像图上清晰地显示出库区段、嘉陵江、乌江及其它支流入江口等地区的植被分布状及生长情况,并依据重庆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1997年5月长江三峡库区段水质同步监测数据标示出17个水质监测点位及水质类别,为宏观地体现三峡库区大江截流前的环境生态、自然…  相似文献   

6.
长江沿线城市酸雨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江沿线六城市的酸雨现状比较分析,论述了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天气系统对酸雨形成的影响,并对沿江城市酸雨强度及分布进行了划分,提出了我国自东向西第一、二级阶梯地形的分界线即为长江沿线二个不同酸雨区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长江三口及西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及8月对长江三口及西洞庭湖18个断面进行了浮游植物的调查,共检出6门72种,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方面,在11月份最低,8月份最高,变化范围为1.32~275×104cells/L,平均密度为32.75×104cells/L,其中,长江三口平均密度为35.39×104cells/L,西洞庭湖为25.88×104cells/L;优势类群方面,长江三口以硅藻门的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瞳孔舟形藻(Navicula pupula)、双头辐节藻(Stauroneis smithii Grun)为主,西洞庭湖则以蓝藻门的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绿藻门的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为主;多样性方面,长江三口Shannon-Wienner指数及Margalef指数分别为1.31和1.01,西洞庭湖Shannon-Wienner指数及Margalef指数分别为1.40和1.10,通过对浮游植物和水环境因子数据进行CCA分析可知,水温(WT)、总氮(TN)、总磷(TP)是影响长江三口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而WT、pH值是影响西洞庭湖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长江经济带耕地承载力,给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和中部崛起提供参考,该文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研究结果表明:(1)从2015年到2019年,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的趋势,5年下降率为7.91%;(2)长江经济带人均生态承载力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5年下降率为2.37%;(3)长江经济带耕地利用呈生态盈余状况,且生态盈余在逐年上升,5年的增长率为10.39%;(4)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耕地的利用现状内部分异大,根据11个省市核算结果分析人均生态足迹呈3个级别、人均生态承载力呈4个级别、生态盈余呈2个级别。综上所述,长江经济带涵盖的11个省市内部分异大,长江经济带整体耕地生态较好,耕地压力较小,土地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要求。该文通过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研究2015-2019年长江经济带耕地承载力动态,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张义  周心劝  曾晓敏  冯娇  刘玉荣 《环境科学》2022,43(4):2062-2070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之一,高度密集的工业活动正加剧该区域的环境压力.工业活动是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但长江经济带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及典型行业污染特征仍不清楚.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等公共数据库获取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93个工业区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Cd、Cr、Cu、P...  相似文献   

10.
一部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 曾让亿万中华儿女为之激动。小小屏幕,展示了一幕幕秀美壮观的画面:冰川争奇的长江之源,江水咆哮的虎跳峡,高楼依山的城镇,峰奇流急的江南水乡……观看之余,无人不感叹:壮哉,长江!美哉,长江! 如今,假若你从重庆顺江而下,不仅能复见这些壮景,而且又多了一道景观:一条条黑色、褐色、黄色的污水浊流,从岸边扑进江中;一片片白色、灰色的泡沫,浩浩荡荡地顺水而下;无数个塑料盒、酒瓶和各种垃圾,糟糟蹋蹋拥裹起伏漂流。大量的漂浮物途经葛洲坝水利枢纽时,便聚集在坝前,影响了发电厂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据1979年对我国532条(个)江河湖库共234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我国水体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根据1981年对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污水排入量的统计资料,年排入长江的生化需氧量达72万多吨,其中重庆市  相似文献   

12.
陈军 《环境》1995,(4):23-24
众所周知,港口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是水运客货轮的始发和终止站,又是水陆联运中铁路、公路、管道运输和外贸进出口货物的装卸站。我国沿海有70多个主要港口,长江水系年吞吐量在10万吨以上的港口有近200个。港口装卸正向专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港口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  相似文献   

13.
李斌 《沿海环境》2001,(11):4-7
最近,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近20家新闻单位组成的“中华环保世纪行·保护长江生命河”记者团从上海崇明岛出发,沿江而上,对长江沿线的水土保持、环境状况进行采访。无语东流的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长江养育了4亿多华夏儿女。长江的安危,事关全中国的安危。一路走下来,记者却发现,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几大问题正困扰着这条流淌了数百万年的母亲河。实施十周年的《水土保持法》明文规定:修建铁路、公路和水工程,应当尽量减少破坏植被;在…  相似文献   

14.
长江水灾与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经验与教训1湖泊和湿地生态破坏严重,导致蓄水调洪能力降低湖泊退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也是长江的主要调蓄湖泊分布区,目前湖泊萎缩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严重。50年代江汉湖群的湖泊数为1066个,到90年代初减少为182个。建国后的...  相似文献   

15.
冯俊  成长春 《环境保护》2023,(Z2):22-26
化工污染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痛点。破“化工围江”,治“长江病痛”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文章梳理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意义、现状,绿色低碳转型的突出难点,提出以“一盘棋”思维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和降碳减排,打造世界级绿色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助力长江经济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潘晓雪  马迎群  秦延文  邹华 《环境科学》2015,36(8):2800-2808
为了解"引江济太"调水过程中长江、望虞河对贡湖营养盐输入特征,于2013年8月和2013年12月引水期间对20个采样点各形态N、P质量浓度的沿程和时间变化以及百分含量占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不同的引水期,长江-望虞河-贡湖段水体各形态N、P沿程和时间变化均表现不一:长江引水经望虞河入贡湖后,水体NO-2-N、NO-3-N、NH+4-N和TN质量浓度均较长江和望虞河段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贡湖段DON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长江和望虞河段,但长江-望虞河段水体各形态N中NO-3-N质量浓度最高.长江和望虞河TP质量浓度总体表现平稳,而各形态P质量浓度在两个引水时期内有所变化.从时间变化来看,2013年8月水体的DON和TP质量浓度总体上高于12月;而NO-3-N和DOP质量浓度总体上低于12月.总体来说,两个引水时期内,NO-3-N和TPP是望虞河经长江引水的主要N、P形态;而贡湖经望虞河水体输入的N、P主要形态分别为NO-3-N、PO3-4-P和TPP.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与黄河源头接壤,是长江、黄河重要的水源发源地和涵养区,其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安全。经过多年的努力,四川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省长张中伟。  相似文献   

18.
着眼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实际需求,从多个维度展开长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思考,梳理总结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2年来在协同治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下一步长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工作建议.研究认为:1)长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具有4个方面的核心内涵,即治理主体协同、治理目标协同、治理措施协同和绩效评估协同,其目...  相似文献   

19.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的三大河流之一。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将在长江沿岸及其流域内兴建一系列的大型现代化企业。这些企业建成以后,由于“三废”排放,长江水环境质量将受影响。如果长江水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我国大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其后果很难设想。因此,研究长江水环境的  相似文献   

20.
风成沉积物的产生、搬运和沉积过程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时,长江中下游广泛分布沙山和黄土,对于它们是远源搬运而来,还是近源堆积一直存有争议。对青山、九江、定山和红光这些典型沙山和黄土剖面进行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获得346个新数据结果,将其与潜在物源区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进行对比,结合这些地层的沉积时代和区域内已报道的物源示踪结果,发现在末次冰期青山沙山和九江黄土的碎屑锆石来自近源的江汉平原,定山沙山和红光黄土的碎屑锆石来自赣江。长江中下游沙山和黄土的发育属于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质被东亚冬季风吹拂和高大地形阻挡发生沉积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