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压风水力喷雾降尘,是压风与压水一起从喷嘴喷出,形成高密度雾滴的一项矿山降尘技术。苏联七十年代开始推广,现正被作为常规防尘技术手段。卡垃干达矿区煤层的平均产尘能力达 20毫克/焦耳,应用这一技术十年,采掘工作面内的粉尘浓度降低一半,从而使尘肺发病人数减少 75%。 经对除、降尘器之外的其它防尘手段典型评价试验证明:对不同的采煤机型、不同的截割牵引速度,在任何风速下,这一技术措施均比其它措施效果好。如回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约为煤体注水时的20%、普通喷雾时的30%,为煤体注水加普通喷雾时的60%。当压风水力喷雾作面,当长度大于200…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煤矿井下喷雾降尘效率和改善作业环境,研究相关影响因素与降尘效果间的关系.基于自行设计的喷雾降尘试验系统,采用粉尘质量浓度测定仪对井下常用的螺旋形压力喷嘴在不同喷雾压力、喷嘴直径、风流粉尘质量浓度及巷道风速下的降尘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1)随喷雾压力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不断增加;但当喷雾压力增加至8 MPa后,继续提高喷雾压力,降尘效率的提高不明显.2)在相同喷雾压力下,随喷嘴直径增加,全尘降尘效率不断增加;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在喷嘴直径为1.5 mm时达到最大值.在耗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随喷嘴直径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均下降.3)在井下喷雾降尘中,当耗水量不受限制时,为同时确保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选择直径为1.5mm的喷嘴较为合适;当耗水量受限制时,宜选择直径为1.2mm的喷嘴.4)随风流粉尘质量浓度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有所提高.5)随巷道风速增加,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巷道风速对呼吸性粉尘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煤矿井下喷雾降尘,工作面风速对全尘降尘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煤矿生产中,粉尘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子"威胁着矿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因此,防尘问题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了,但一般的低压喷雾洒水降尘效果都不超过80%左右;如果采用高压喷雾降尘,从捕捉呼吸性粉尘的效果看,高压喷雾比一般喷雾洒水系统空气中含尘可减少70-80%,那么为什么高压喷雾能增加降尘效果呢?本文着重对高压喷雾降尘的物理过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喷雾降尘效率及喷雾参数匹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压力型雾化喷嘴沉降煤矿粉尘简单实用。为了更好地利用喷雾技术高效沉降作业场所的粉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到水雾粒度与水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进一步得到喷雾降尘效率与水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在煤矿井下进行试验验证。从而得出高效沉降粉尘应该用小口径喷嘴和较高的喷雾压力,但应限制在10MPa以下,超过该限值,降尘率提高甚微。2MPa以下的喷雾压力,降尘效率超不过50%,对水资源是一种浪费。当限定喷雾系统的水量消耗时,应采取减小喷嘴口径或减少喷嘴数量的方法获得较高的喷雾压力,从而获得较高的降尘效率。  相似文献   

5.
喷雾降尘是工业粉尘治理的常规技术手段,传统喷雾降尘技术存在降尘效率低、耗水量大及无法实现远距离降尘等缺陷。通过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喷雾降尘装置,并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试验平台,对该新型装置气流场分布规律、雾化粒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开展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式喷雾降尘装置能够将喷雾吹送至较远的降尘区域,实现远距离降尘,且装置尾部可抽吸周围含尘气体,与雾滴一并喷出,达到二次降尘效果;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组合式喷雾降尘装置的喷雾速度呈幂函数形式增大,随着与喷口处距离的增加,装置喷雾速度自出口沿下游呈指数函数形式衰减;负压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装置尾部产生的吸气量随供气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大;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装置的射程不断增大,增大供水压力对装置射程的提升较小;雾滴粒径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沿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雾滴粒径呈相同的变化规律;当供气压力一定时,装置的雾滴粒径随供水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组合式喷雾降尘装置在现场应用时,供气压力和供水压力分别为0.4 MPa和2.0 MPa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对综采工作面支架降柱前移时采用架间自动喷雾降尘措施的喷雾布置方式,喷雾参数的选择系统控制方式系统安装方式及安装方法进行了探索,并介绍了该项防尘措施在潘-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综采工作面支架降柱前移时采用架间自动喷雾降尘措施的喷嘴布置方式、喷雾参数的选择、系统控制方式、系统安装方式及安装方法进行了探索,并介绍了该项防尘措施在潘一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君 《安全》2021,42(6):58-60,68
为有效降低采煤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保证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和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针对现有高压喷雾降尘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保德煤矿综采工作面煤层实际条件,研制一套GPW/75综采工作面高压外置喷雾降尘装置.研究表明:此系统能有效克服现有高压喷雾降尘系统的问题,将降尘效率提高至92.95%.  相似文献   

9.
工业粉尘污染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喷雾是治理开放性粉尘的经济简便的方法,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效率低、消耗大,主要原因是喷雾系统参数不尽合理.为获得理想的喷雾降尘效果,以翻车机卸料时的矿粉为对象,研究了翻车机室内喷雾除尘机理和影响喷雾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喷雾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0.6%的某种湿润剂可以显著提高喷雾溶液的湿润性能;对不同粒径和浓度的粉尘采用与之匹配的喷雾参数,并采用对喷流技术,能增加粉尘与雾滴之间的团聚,提高除尘效率.将该技术应用于翻车机室粉尘治理现场,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矿井下自动洒水装置存在不管粉尘浓度高低都进行喷雾,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给工作带来不便等问题,研制了粉尘浓度超限喷雾降尘装置.该装置采用89C52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实现了粉尘浓度超限开始报警喷雾、粉尘浓度降低停止喷雾、防止水雾淋湿工作人员等功能.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使用方便、动作可靠,节约了人力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汽包喷淋清洗、喷淋管的制作、安装及喷淋清洗的方法。对汽包喷淋清洗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践,简要阐述了原料场水雾降尘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以及洒水喷枪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以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雾抑制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利用自行设计的全程透明的火焰加速管系统和细水雾实验系统 ,对不同水雾条件下的气体火焰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光电传感器与CCD摄像技术 ,笔者分析了不同水雾条件下的甲烷预混气体火焰传播速度、传播火焰阵面轨迹 ;探讨了水雾抑制气体火焰传播的机理及条件。实验发现了在一定条件水雾作用下的气体传播火焰阵面拉伸与火焰驻留的现象与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水雾对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抑制是由于水雾作用于火焰阵面反应区 ,降低了反应区内火焰温度和气体燃烧速度 ,减缓了火焰阵面传热与传质的进行 ,从而使传播火焰得以抑制 ;而水雾对气体爆炸火焰传播的抑制效果与水雾通量、雾区浓度、水雾区长度以及火焰到达水雾区的火焰传播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自备发电机房的灭火设计为例,介绍了水雾灭火系统的实现方法和设备选型步骤,提出提高水雾灭火系统的实现方法和设备选型步骤,提出提高水雾灭火系统的性能和灭火效率,有赖于火灾科学基础研究的积累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荷电喷雾烟气脱硫技术是在喷雾湿法烟气脱硫基础上引入荷电效应,使之在较低的喷雾量下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为了研究其脱硫机理,以实验室小试装置为基础,从气液传质人手对雾滴传质过程进行简化,考虑静电场中雾滴所受的库仑力与极化力,利用双膜理论建立荷电喷雾烟气脱硫过程的数学模型,对脱硫效率进行预测与分析.模型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模...  相似文献   

16.
对脱硝技术喷枪进行了结构设计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喷枪能够使还原剂的雾化颗粒平均直径在50μm,均匀度在85%以上,雾态氨水喷射可视距离在4 m以上;枪体采用的0Cr18Ni9耐热不锈钢能够抵抗喷枪在分解炉内的高温变形。在日产5 kt的冀东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烟气SNCR脱硝项目中得到了应用,脱硝效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华能汕头电厂煤场自动喷雾防尘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废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远射程喷雾降尘技术,研制并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整个煤场的喷洒降尘过程,可以有效防治电厂煤场的扬尘,取得较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该综合技术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18.
水喷淋作用下建筑通道烟气蔓延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在单喷淋作用下建筑通道内烟气的蔓延特性,并对不同喷淋压力条件下烟气质量流量、温度及CO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对比,对引起喷淋作用下烟气蔓延速度及烟气成分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喷淋压力对烟气的降温作用增强,降低了烟气在通道内的蔓延速度;同时,喷淋引起的烟气拥塞增加了流出喷淋覆盖区的烟气的CO体积分数,使得烟气毒性加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汽车喷漆、烤漆修理厂的事故隐患,采取的整改措施。整改后将使其达到安全卫生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在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特殊火灾场景下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有效性,通过模拟不同数量喷头掉落情况下的冷喷实验,研究分析喷头工作压力、有效喷雾流量、水雾覆盖范围及全包络情况。结果表明:喷头工作压力、有效喷雾流量及水雾覆盖范围受掉落喷头占比影响显著,当掉落喷头占比超过10%时,喷头工作压力和有效喷雾流量均达不到标准规定要求,且喷头射程下降、覆盖范围缩小,无法全包络变压器;当喷头掉落后,消防水直接从消防支管以水柱射流形式喷射,不仅不具备水雾灭火的能力,而且有引发变压器热油火灾扩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