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国家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批评。其实,加拿大政府一直主张批准《京都议定书》,但遭到国内工商界尤其是石油生产大省艾伯塔省的反对。认为实施了《京都议定书》以后,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失业率必然上升。加拿大政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不断向议员们游说,并做通了各方面的工作。加拿大众议院终于在去年底以多数票通过了“支持政府批准《京都议定书》的议案”。至此,加拿大完成了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程序。到2012年,加拿大将在目前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波恩会议取得的成果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远 《环境保护》2001,(9):35-38
3月28日美国以《京都议定书》不符合美国利益为由而提出拒绝签约,从而使《京都议定书》面临夭折的危险。本文总结了波恩会议为挽救《京都议定书》而取得的积极成果,并提出其成果是在发展中国家做出了重大让步和允许发达国家用更多的森林植被等消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的妥协下取得的,其效力比原议定书大大降低了。  相似文献   

3.
为完成《京都议定书》减排任务日本大买中国排放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根据旨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上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开展的业务。《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规定,发达国家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所削减的部分可以作为自身的排放权使用。《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日本和中国都是缔约国。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开幕,会议持续至12月11日。德班气候大会的结果不能算完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期限问题仍然待定。  相似文献   

5.
杨伟利 《环境》2006,(10):67-69
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而《京都议定书》所引入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约(JI)3个灵活机制也随之进入了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两周"马拉松式"的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闭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多哈会议通过了对《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的修正等一揽子决定,结束了长达7年的《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  相似文献   

8.
李树华 《交通环保》2005,26(2):49-53
综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演进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向来以激进著称的加拿大自由党主席迈克尔周一提出要修改加拿大有关碳的消费税规定。以控制气候变化。 迈克尔还指出,加拿大不能达到《京都议定书》有关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限制要求。在一月选举中击败自由党的保守党主席。加拿大首相斯蒂芬也说,加拿大将不能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  相似文献   

10.
本期讨论的话题: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因此,《京都议定书》只给工业化国家制定了减排任务,但没有对发展中国家做这个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