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燃煤烟气中汞污染的现状及蛭石吸附剂研究的进展情况,对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蛭石在单质汞的吸附脱除方面存在的潜力,为今后燃煤烟气中单质汞的脱除提出了一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燃煤电站汞的排放状况,并指出了汞危害性以及我国面临的脱汞压力,论述了烟气中汞存在形式以及影响其存在形式的因素.探讨了当前燃煤电站利用现有污染控制设备进行协同脱汞的研究进展,包括:燃烧器/反应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SCR)、电除尘器(布袋除尘)(ESP/FF)、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等设备.提出了脱汞吸附剂处理问题,并对今后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燃煤电站汞污染已经成为继SO2污染之后的又一重大污染问题。燃煤烟气中汞污染的控制研究是目前重要的环保课题之一,开发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的烟气脱汞技术已成为研究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做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对未来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7,27(4):300-300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赤泥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特别是利用生产氧化铝废弃物赤泥脱除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赤泥作为吸收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有害气体,将赤泥用水调配成液固质量比为(10~15):1的赤泥稀释浆,在填料吸收塔中与燃煤烟气逆流接触,吸附、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在经过循环吸收至赤泥浆的pH为中性时,  相似文献   

5.
电厂燃煤过程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电厂汞控制技术分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汞,燃烧后脱汞技术为主要汞控制排放工艺,其中吸附剂吸附方法的研究较为广泛。基于国内外近几年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综述了汞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燃煤电厂烟气中的汞成为继SO2、NOx和烟尘之后又一公认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我国已正式立法控制燃煤电厂汞排放,这使得燃煤电厂汞排放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不同形态汞的理化性质不同,元素态汞( Hg0)较之氧化态汞(Hg2+)和颗粒态汞(Hgp)更难去除,因此,脱汞的前提是提高Hg0的氧化率。介绍并简单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汞排放控制技术:燃烧前控制(清洁燃煤发电技术)、燃烧中控制(煤基添加剂技术和炉膛喷射技术),和燃烧后控制(利用现有的烟气控制设备协同控制),并对我国脱汞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赵毅  齐萌 《化工环保》2018,38(3):256-260
燃煤烟气中汞的排放控制是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法可将烟气中不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然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综述了国内外燃煤烟气氧化法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非催化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的优势与局限,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选择使用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氧化剂以及催化剂,研发高效、低成本、可回收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溶解法、吸附法、化学法和鳌合法等4种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从机理上分析了烟气脱汞技术的工艺过程,对脱汞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汞是煤中最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之一,燃烧产物中汞的排放为火电厂锅炉汞污染的主流。烟气中的汞主要采用活性炭或者其他吸附剂、飞灰再循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等手段来去除,但普遍存在吸附剂价格昂贵、经济效应不高,具体脱除效应不明显、仅适用中小型火电厂锅炉等实际问题。为配合脱汞市场,需要在完善测试手段和控制手段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多组分污染物联合脱除汞反应的竞争机制和活性/选择性调控规律、吸收剂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大容积/大流量反应器内超低浓度污染物的富集/反应机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在火电厂烟气零价汞形态转化机理、汞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以及高效价廉吸附剂的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燃煤电厂烟气中汞排放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氨法在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排放的CO2、SO2、NOx等气态污染物会造成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的大气环境问题。减少和抑制燃煤电厂燃烧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是实现清洁生产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氨法烟气治理技术作为电厂排放烟气处理的新兴技术,以其污染物脱除效率高、耗能小、二次污染低、脱除副产品可资源化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已在部分燃煤电厂得到成功的应用。对氨法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了氨法烟气治理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