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 7Al NMR法应用于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形态分布的测定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分别测定的Alb 和Al13 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后其形态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Alb(或Al13 )的含量有所降低 ,但仍是优势形态 ,Ala(或Al单)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  相似文献   

2.
水解聚合铝溶液中形态分布的定量模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 ̄(27)Al核磁共振(NMR)法,并应用“MINEQL”化学平衡模式计算法,对采用不同反应途径制得的聚合铝(PAC)溶液中的化学形态分布规律进行了定量模拟研究和对比。模式计算结果与两种实验定量分析结果都较为吻合,结果表明,在水解聚合铝溶液中较稳定的化学形态主要有五种:一种单体形态[al_a],即Al ̄(3+),Al(OH) ̄(2+),Al(OH)_2 ̄+;3种聚合形态[Al_b],即和以及一种溶胶或凝胶形态[Al_c],即Al(OH)_3(am).这些化学形态的分布和转化不仅取决于溶液的化学特征,而且也取决于制备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应用Al-Ferron法于悬浮体系中聚合铝的形态分布表征,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就不同碱化度聚合铝的形态分析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方式对Al-Feron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比色管混合测得Ala为21.54%,低于磁力搅拌方式结果(24.52%,25.22%,25.06%).应用磁力搅拌方式可以获取较好的重复性与更多初期反应信息.颗粒物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浓度与粒度分布,成一定线性关系,可以从中加以扣除.在本实验范围内因其溶解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多个碱化度聚合铝的实例研究表明,Al-Feron法完全适用于颗粒物悬浮体系中的形态分布表征  相似文献   

4.
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 ,研制出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简称PASC)混凝剂。应用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及现代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如pH滴定法、光子相关光谱(PCS)、超滤膜过滤法、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法、29Si-NMR法红外光谱分析、流动电流(SC)及微电泳测定技术、透射电镜技术、烧杯实验等对PASC的水解 -聚合历程、聚集体大小与结构形貌、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聚硅酸与铝水解产物间的相互情况、电动特性、残留铝含量及混凝机理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综合分析研究。试验了PASC混凝处理由高岭土和腐殖酸配制的模拟水的除浊和脱色效果 ,试验了PASC混凝处理黄河水、水库水、炼油厂含油废水和油田含油污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在PASC中 ,聚硅酸与铝的水解产物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对铝的水解 -聚合历程、水解聚合物的大小及结构形貌、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带电特性以及混凝效果等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与聚合氯化铝(PAC)相比 ,PASC具有较高分子量 ,稍低的正电荷 ,较低的Ala 和Alb 含量 ,较高的Alc 含量 ,较低的残留铝含量 ,较宽的pH值适用范围和较好的混凝效果 ;制备方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制备出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和不同Al/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混凝剂,分析研究了PASC中Al(Ⅲ)的水解-聚合历程以及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的相互作用,探讨了PASC溶液的酸解聚。  相似文献   

6.
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及其吸附特性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为探讨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在复合絮凝作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选取4种典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聚合铝与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和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复合后的凝聚絮凝特征及其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聚合铝与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复合能够使其絮凝效能相互促进,而聚合铝与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的复合只有在药剂投加量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对絮凝效能起促进作用.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引入聚合铝后,使聚合铝的吸附量降低,而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的引入使聚合铝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吸附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应用Al-Ferron法于悬浮体系中聚合铝的形态分布表征,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就不同碱化度聚合铝的形态分析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方式对Al-Ferron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比色管混合测得Ala为21.54%,低于磁力搅拌方式结果(24.52%,25.22%,25.06%)。应用磁力搅拌方式可以获取较好的重复性与更多初期反应信息。颗粒物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浓度与粒度  相似文献   

8.
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形态及带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以AlCl3·6H2O、NaOH、盐酸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碱化度(B)及不同Si/Al摩尔比的系列聚硅氯化铝混凝剂(PAS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微电泳技术研究了PASC中铝的水解产物形态分布及铝的水解沉淀物的带电特性,考察了B及Si/Al摩尔比对PASC中铝水解产物形态分布及带电特性的影响情况,并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B对PASC的形态分布有较大  相似文献   

9.
聚合氯化铝(PAC)对腐殖酸有机溶胶混凝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定铝总量[Al]T的不同羟铝比(r=[OH]/[Al])的PAC溶液对有机溶胶进行混凝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表面张力(σ)与有机溶胶的COD去除率呈正相关.根据溶液表面张力与溶质水合能力的关系和不同羟铝比的聚合氯化铝中各种羟铝配离子的相对含量,探讨聚合氯化铝对有机溶胶的混凝机理.  相似文献   

10.
混凝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动力学转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采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并结合电泳测定研究了混凝过程中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的水解形态动力学转化及稳定性。结果表明,AC在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解形态完全不同于PAC的预制水解聚合形态,其电荷及分子量均明显低于聚合铝且不稳定,AC随混凝条件如投加浓度、PH和混合时间而变,而PAC-25水解聚合形态不随混凝条件变化,始终保持稳定状态,AC水解沉淀规律与理论计算相符并形成无定形Al(OH)3絮体颗粒  相似文献   

11.
作者发现PAN(1-(2-吡啶偶氮)-2-萘酚)-Al3+络合物在乙醇介质中具有很强的荧光.本文建立了用PAN-Al3+新体系荧光法测定微量铝的方法,该法简单、快速,用于天然水样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碳,氮,硒和铝在酸化水体中的形态特征。被研究的典型酸化水体中4种元素的最主要的形态分别为DOC,NO3^-,Se(IV)和AlF2^+。分析了这些元素的形态与水体中39种测定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几主要形态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PACS的形态及电导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借助于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PACS的聚合形态考察了电导率随碱化度(γ),加入的Al^3+/SO^2-4摩尔比及熟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了熟化时间对PACS电中和能力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4的加入可提高聚合氯化铝的聚合度,PACS聚合物的聚合度随着γ的提高及熟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大,PACS的电和和能力随着熟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ACS溶液(Al^2+含量为0.18mol/L)的电导在  相似文献   

14.
羟基聚合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的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定量研究了HPAFC的形态分布,结合酸解聚实验和酸反一实验结果,综述了其形态分布特征,在碱化度B为1.0~2.0内,nAl/nFe=9:1时,单体和二聚体(Al+Fe)达20%~60%,nAl/nFe=5:5时达30%~50%,nAl/nFe=9:1时,中间多在络合物(Al/nFe=5:5时达5%~20%,nAl/nFe=9:1时,溶胶(Al+Fe)  相似文献   

15.
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聚合氯化铝PAC和自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原料制备了复合絮凝剂 (PACO)。采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溶液中铝盐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考察了O A、碱化度B和熟化等因素对铝盐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碱化度B为 2 .0 ,有机高分子与铝盐质量比 0 A从 0增加至 4时 ,Ala 含量从 2 0 .45 %缓慢降至 1 8.52 % ,Alb 含量从 49.54%升至55 .0 1 % ;当O A =1 ,B从 0 .5升至 2 .0时 ,Ala 含量从 65 .2 6 %降至 1 8.95 % ,Alb 含量从 2 6.76 %升至 53 .1 3 % ;此外 ,当熟化时间由 2 4h增加至 72h时 ,PAC中Ala 含量下降了 5 .93 % ,而相应PACO中Ala 含量仅下降 2 .62 % ,表明PACO溶液相对于PAC溶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依据碱滴定实验结果和磷酸根对Al(Ⅲ)水解-沉淀过程作用机理,建立了磷酸根存在下Al(Ⅲ)水解-沉淀过程的简单理想热力学模型。按此模型计算出的pH-B曲线与滴定pH-B曲线能较好地吻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l(Ⅲ)-磷酸盐溶液体系中Al(Ⅲ)水解-沉淀的特性,并为研究聚磷氯化铝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天然湖水表面微层砷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建栓 《环境科学》1995,16(4):61-63
采用玻璃板表面微层水样器采集表面微层湖水,利用高效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联用技术测定水样中亚砷酸盐,砷酸盐,-甲基胂酸盐(MMA)和二甲基胂酸盐(DMA)含量,并和相应表层湖水(水面下的0.5m)中相同4种不砷形态含量对比,结果表明,4种砷形态在湖水表面微层和表层中的含量分布有较大差异,表面微层水中的含量通常高于表层水,它们在湖水表面微层中具有一定的富集现象,富集倍数分别为As(Ⅲ)1.66  相似文献   

18.
Al(Ⅲ)和Fe(Ⅲ)共聚合及其混凝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氯化铝(Al(Ⅲ))和氯化铁(Fe(Ⅲ))干法(即热分解怯)共聚合。通过图谱分析,初步确定了共聚物的存在;用硅藻土模拟水样的混凝实验结果表明,铝铁共聚物是一种既不同于单聚铝,也不同于单聚铁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19.
无机高分子铁钙铝混凝剂PFCA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IPC)能进一步提高煤泥水的处理效果,降低有机高分子助凝剂的用量。本研究在合成得到β-PFS溶液的基础上,引入钙铝离子共聚得到PFCA液体产品。含Fe^3+8%的PFCA液样通过添加晶种和活化剂的方式,极易制成偻剂产品。本文还运用透射电镜分析了PFCA与水中煤粒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聚合铝中的3种铝形态及其总铝含量的传统测定方法分别为Al-Ferron逐时络合光度法和EDTA络合滴定法.这2种方法各自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将微波消解技术应用于逐时络合比色法以便快速测定聚合铝溶液中的总铝含量.研究表明:(1)Ferron混合显色液配制好后存放与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大,用微波辐射处理Ferron混合显色液30s后即可使用,克服了传统光度法中必须存放5d的缺点;(2)微波消解极大地缩短了聚合铝与Ferron之间的解聚/络合反应时间,聚合铝显色溶液微波消解2min即可方便地定量测定铝盐水处理剂中的总铝含量,克服了传统络合滴定法的不足和烦琐.同时用改进的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验证了这种总铝测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