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1年.可口可乐公司一款维他命水饮料高调登陆中国,并把英文“Vitaminwater”翻译成“维他命获得”.以标榜自己时尚、营养、健康补水的标签。尽管这款饮料每瓶的售价高达12-15元,令人咋舌,但依然受到不少大城市白领和年轻人追捧,然而它真的能像广告中那样为我们带来健康吗?在大洋彼岸,美国联邦法官刚刚栽定,该款维他命水饮料不过是一种含糖的“零食”,涉嫌披着“健康”的外衣误导消费者。而对于市面上一系列所谓的维他命饮料,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健康,选择谷物、粗粮,最后吃到的却是各类甜味添加剂、果味酸奶多糖精、低脂花生酱热量反而更高……包装上打出"健康"口号,成分表里却满是远离健康的食品添加剂。赶快提高警惕,认清这些隐蔽度极高的伪健康食物吧。1.谷物饮料谷物饮料听起来很健康,也成为很多人喜爱的早餐饮料,然而谷物饮料真的如名字听起来的那么健康吗?其实不然,如300ml的谷物饮料所含的膳食纤维才不到2克,含糖却高达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认为喝白酒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多喝点也没关系。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关键还在于控制饮用量。谎言1:酒兑饮料很时尚时下,喝酒兑饮料成了一种饮酒时尚。红酒加雪碧,威士忌加冰红茶,啤酒加可乐……各种"混搭"组合数不胜数。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较低,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0月3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禁止在中小学销售碳酸饮料。这一规定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认为是"与国际接轨,保护学生健康"的一个举措。说是"与国际接轨"有一些夸张,不过英国和法国的确禁止了在校园内销售含糖软饮料。在美国,洛杉矶、费城、迈阿密等城市也禁止或者进行了限制,而加州更在2005年把这种限制变成了法律。"碳酸饮料"顾名思义,是加入了二氧化碳的饮料,比如苏打水、汽水等。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多地指可乐、雪碧之类的甜饮料。这些饮料有什么问题,以致触犯众怒,被禁止在学校内销售呢?流行的碳酸饮料都是甜的。饮料要达到多数人喜欢的甜度,需要10%左右的糖。不管是蔗糖还是高果糖浆,这些糖都太多了。比如经典版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达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达能")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隶属于法国达能集团达能中国饮料,主要生产脉动维生素饮料。湖北达能成立于1997年,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新工厂于2014年12月正式投入生产。新工厂在建设时优化设计布局,并充分吸收了此前工厂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安全与职业卫生防护及企业安全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改进。"WISE"保障职业健康"WISE"(英文含义是"使……知道;告诉、教导")就是管理者承诺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纠正现场员工不安全行为、保证员工在安  相似文献   

6.
1号抗氧化标兵——番茄 番茄中含有丰富的茄红素,而茄红素的抗氧化能力是维他命C的20倍。可以说是抗氧化的超强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茶在可可、咖啡与茶三大饮料中,茶是最具健康文明的饮料,这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茶叶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抗衰延寿的佳品。据科学研究证实,茶内的茶多酚对抗衰老作用大于维生素E18倍。同时,茶中富含的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防治心  相似文献   

8.
工会管不管劳动保护?我们厂工会的同志说得好:中央有通知,全总有规定,群众有要求,不管怎么行?工会不但要管还应该挺起腰杆理直气壮地管,敢于为群众说话,督促协助行政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去年夏天挺热,按国家规定应当供应清凉饮料的时间过去半个月了,工人还没喝上清凉饮料。在一次厂工会劳动保护委员会议上,机动科劳保委员孙文旭说:“天气这么热,不供应清凉饮料,工人受不住呀!铸造车间大炉工人鼻子部热得直流血。”还有的委员说:“只知道生产,不管工人健康,生产也上不去。”会后,厂劳动保护委员会与安技组、福利科、工资科…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觉得塑料瓶装食油、酱油等既轻便又不易破碎,其实,这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盛装可乐、矿泉水、雪碧等饮料的塑料瓶主要是用聚丙烯制成的,内含有害的乙烯单体。用其盛水等非脂性的饮料无妨,但用来盛装食油等脂溶性的有机物,乙烯单体便会逐渐溶解出来。此外,这种塑料瓶较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表示,功能型运动饮料可能会提高体能,但它们同时也危害牙齿健康,让人失去美丽的笑容。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果汁饮料由于酸性太高,会对牙齿造成损伤,哪怕只喝上几口。他们警告说,每天定次摄入运动饮料足以弱化牙齿表面。如果在痛饮后立即刷牙,对牙齿产生的危害将更大。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家表示,功能型运动饮料可能会提高体能,但它们同时也危害牙齿健康,让人失去美丽的笑容.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果汁饮料由于酸性太高,会对牙齿造成损伤,哪怕只喝上几口.他们警告说,每天定次摄入运动饮料足以弱化牙齿表面.如果在痛饮后立即刷牙,对牙齿产生的危害将更大.  相似文献   

12.
"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在微博中语出惊人。而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也判断:"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12月23日《长江日报》)虽然龚也长随后改口称,400倍有点夸张。但塑料化剂危机持续发酵,从白酒开始,再到酱油醋等调味品,甚至饮料,"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如此现实无疑让人忧虑,也给我们带了多重拷问。一是食品中的塑化剂来源于何处?整个食品领域,到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水温进入身体更健康呢?日常饮水时应该饮用的是温水,最佳水温为18℃~45℃。过烫的水不仅会操作牙的珐琅质,还会强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粘膜。长期饮用热水会导致各种器官起变化,比如说,喜欢62℃以上的热茶的人的胃壁变得容易受损伤,所以大冷天喝的水也不宜超过50℃。当然,也有不少人钟情于凉饮料。他们认为:凉饮料或凉水更能解渴。其实并非如此。很早以前就发现,凉水喝得越多,反倒解不了渴。如果喝温度接近体温的水,不但利于吸收,还能更快止渴。而且喝了凉饮料后体内的温度会产生骤变,由此会引起声带组织痉挛,造成一段时间失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可乐型饮料充斥市场,从豪华的城市商场到乡村小店,品种可谓琳琅满目.但是,可乐型饮料泛滥的潜在危害,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早在这种饮料尚未大量投放市场之前,食品卫生界的有识之士就大声疾呼,可乐型饮料必须慎重对待.卫生部也曾明文规定:凡直接从国外进口的成品碳酸饮料、可乐型饮料及其它饮料,只允许供应外宾;利用进口原液在国内装灌的,主要用于旅游点供应外宾;其余的可乐型饮料(必须是不加咖啡因的)其成份必须有卫生安全评价证明,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证明,方能在市场上销售.  相似文献   

15.
健康地安度夏季 ,必须牢记下述三诀。(1 )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 ,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 ,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 ,影响消化和食欲 ,如大量饮用 ,还会增加肾脏负担 ,影响肾功能 ,故应少喝饮料多饮水。(2 )不宜睡砖石地上 :夏天 ,有人喜欢睡在砖地或水磨石板上 ,谐称“地面空调”。然而 ,因砖石地阴冷潮湿 ,有较强的渗透性与聚湿性 ,易使人体受寒受潮而诱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3)不宜“快速冷却”:炎夏 ,人们外出归来 ,为尽快消汗除热 ,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但由于人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  相似文献   

16.
每逢夏日,盐汽水被劳动保护 部门作为防暑饮料推广。其实,多摄 入食盐是会危害人体健康的,况且全 国第三次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许 多地区居民的人均日食盐摄入量为 13.5克,有的甚至高达17克以上, 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5克以 下的标准。因此,我认为防暑清凉饮 料中不宜加盐。盐汽水等含盐高温保健饮料, 是专供高温作业人员饮用的劳动保护 饮料,不是供一般人饮用的清凉饮料。 饮用对象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据调查,在高温环境中劳动的作 业人员,每天随汗排出的钠盐可达15 ~25克,这个排出量是大大高于一般 人的日摄入量的。科学研…  相似文献   

17.
汽车这一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越来越难以逃脱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纠缠。为此,各国的科学家纷纷列出了未来汽车的"饮料"清单。 水和柴油混合的燃料 法国研制出一种被称为"Aouagole"的由柴油和水混合而成的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健康体检、健康分析、健康宣传、健康维护、健康保障"五位一体"的"健康兰铁"管理体系,从横向、深度层面开展职工健康维护和慢性病防治,以期达到降低健康风险、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从广泛开展职工慢性病防治、实施重点人群全覆盖等方面阐述健康行动计划的实施,分析3年健康维护管理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进行长期探索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酷暑让人大汗淋漓,只想在空调房里待着,吃点凉的。要注意,以下"五凉"特别伤身,应该避免。一要少吃生冷寒凉食物一要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夏天,冰西瓜、冰牛奶、冰啤酒等冰凉的食品和饮料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些食物进入胃里,使胃里血管收缩、温度下降,细菌繁殖变快;同时,由于它们不易消化,增加胃的负担,进一步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当人吃下过多生冷的食物或饮料,身体需要动用更多阳气去包裹它们,使其温度升高,才能被消化吸收。长期如此,身体免疫力必然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为什么喝了这些饮料后会感觉良好什么是能量饮料?根据我国现行《GB/T 10789-2015饮料通则》,能量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是含有一定能量并添加适量营养成分或其他特定成分,能为机体补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释放的食品。光看定义可能你会感到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