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前言荷兰位于欧洲三大河流的入海口,人口14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荷兰的供水大部分来自欧洲的莱茵河和玛斯河,其中莱茵河供给荷兰的地表水最多,每年达700亿米~3。但这些水流到荷兰时,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为了达到饮用水标准,净化工作非常困难。来自法国钾矿和联邦德国工业的废盐使莱茵河中的氯化物含量达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此外,莱茵河水还受到苯类、磷酸盐类或硝酸盐类的污染。河水中含有不同的有机氯化物和重金属,如汞、镉、铅、铜、锌等。此外,莱茵河水还用作发电厂和其它工厂的冷却水,然后这些用过的水又在高温下返回河流,从而使环境受到热污染。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河流,是与人类的生存、活动紧密相关的水环境。保护河流、控制其污染,维护良好的水环境,意义重大。 国外近廿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在50、60年代曾经严重污染的河流水体,如芝加哥河、底特律河、泰晤士河、莱茵河、莫斯科河、特拉华河口等,近年来有明显好转,水质大幅度提高。 随着工业发展、人类活动向高级阶段发展,向河流索取的水量及排放的污染物数量  相似文献   

3.
踏上瑞士国土,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绚丽多姿的花卉草坪,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犹如置身于花园之中。 据说,20年前情况却完全不同。那时,水源和空气污染严重,巴塞尔三大化工厂每天注入莱茵河的污水数量惊人。由于莱茵河在瑞士境内长达375公里,且与瑞士境内许多河湖相通,因此,莱茵河的污染,使瑞士境内所有河流、湖泊都受其害,鱼虾濒于灭绝。再加上废气、废渣、煤灰和煤气的影响,使得空气越来越糟,  相似文献   

4.
鲑鱼-2000计划:莱茵河流域管理成功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轲 《世界环境》2006,(2):62-65
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千米,河流总长1320千米.流域内有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奥地利等9国(表1).二次大战以后,莱茵河沿岸国家工业急剧发展,造成污染不断蔓延,莱茵河也被称为"欧洲的下水道和“欧洲公共厕所”.  相似文献   

5.
国外点滴     
莱茵河是西欧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瑞士中南的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西德、法国、荷兰等国,在荷兰著名港口鹿特丹入海。 莱茵河所经之处、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古迹众多,再加上清澈明亮的河水,曾使古今多少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为之倾倒。 但是,近几十年来,莱茵河却每况愈下,今不如昔。  相似文献   

6.
前言荷兰有一千四百多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该国主要依靠莱茵河和马斯河供水。莱茵河每年大约可提供水量七百亿立方米。河水流入荷兰境内时已遭污染,甚至用于净化取饮用水都极其困难(如由于受到法国和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的钾碱矿和工  相似文献   

7.
根据1976年莱茵河沿岸诸国的国际协议,为防治莱茵河的污染,荷兰在鹿特丹建设的综合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废水处理厂于1987年11月19日正式运行。这座耗资1.7亿美元的设施座落在多  相似文献   

8.
刘洪 《环境导报》1995,(6):30-31
Rhein-sued水质自动监测哨位于莱茵河德国黑森州与北威州交界断面.这个水质自动监测哨创建于1972年,目的是监测流入北威州境内的莱茵河水质、掌握水质动态状态,特别是对有毒物质、油类污染以及死鱼、缺氧等情况的监视.一旦发现污染情况监测哨就及时报警,并迅速通知下游北威州水与废弃物管理局和取水用户,以便其迅速作出反应.Rhein-Sued水质自动监测哨设置在距莱茵河源头640千米的Bad Honnef镇外、北威州境内的莱茵河东岸,现已具备常规化学、生物毒性、放射性等多种综合水质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12日,瑞士、法国、德国、卢森堡和荷兰5个莱茵河流域国家的代表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签署了新的莱茵河保护协议。新协议增加了保护莱茵河及沿岸动植物资源,恢复原始河道和预防洪水新的内容,还规定‘绿色和平’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观察员参加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的会议和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全长1320 km,流经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9个国家,在荷兰汇入北海。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莱茵河因受工业污染而水质恶化,直到80年代初,莱茵河一直被称为"欧洲下水道"。流域各国为了全面解决菜茵河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建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ntemational Commission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hine,简称  相似文献   

11.
城市概貌 荷兰位于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特河三大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是世界著名的一个低海拔国家,其国土面积的27%位于海平面以下,65%位于海拔高度1米以下。鹿特丹是荷兰仅次于阿姆斯特丹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荷兰三角洲地区,欧洲莱茵河和马斯河交汇处,城市的西部毗邻北海,总面积319千米2。  相似文献   

12.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法国、德国等9个国家,最后于荷兰汇入北海.该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万,其中2000万人的饮用水取自菜茵河.  相似文献   

13.
各缔约国参照保护莱茵河免受污染国际委员会于1963年4月29日的协议及1976年12月3日的补充协议,考虑到莱茵河水域化学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以及对海水产生的无法估计的影响,要求改善莱茵河水域因使用而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特别是航运及作为废液的受纳体。承认这种保护莱茵河水免受化学污染的国际行为,应看成是与其它保护莱茵河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引言具有毒性、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爆炸性、传染性等特性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危险废物在环境中任意堆弃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除造成燃烧、爆炸以及水体、大气的直观污染外,还会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的质量,酿成持续长久的无法治理的严重后果.国内外都有污染事例,造成环境污染.危险废物污染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甚至认为,危险废弃物和核战争、  相似文献   

15.
德国正准备在原有136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半的投资用来治理莱茵河的污染,这笔款项将由沿岸的排污厂家和用水单位提供。参加联合治理工程的有西德、荷兰、瑞士和法国。现在,他们已筛选出了27项优先治理的项目,其中主要是污染源和一些被认为受污染危害最大的地区。据估计,莱茵河中的污染物2/3来自于西德,法国将68%的硝基氯苯、三氯  相似文献   

16.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东南的阿尔卑斯山北麓,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和法国,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70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浩荡的莱茵河及其繁密的支流,构成了西欧便捷的水上运输网,自工业革命以来,莱茵河流域成为西欧重要的工业地带,著名的鲁尔工业区就位于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流域。二战后,各国在沿河西岸又建造了大批工  相似文献   

17.
素有“造陆元老”之称的荷兰,历史上又名“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荷兰全国4.1万平方公里面积均为低地,其中1/3海拔不到1米、1/4在海平面以下;濒临的北海多风暴,莱茵河经荷兰入北海.海潮和洪水曾多次把大半个荷兰吞没.荷兰人民饱受水患,与大自然英勇抗争.早在1000多年前荷兰人民就开始筑堤防洪、挖渠排水、拦海造田,把大片海洋、沼泽和湖泊变成农田.现在荷兰国土面积的1/4是向海洋要来的,荷兰人曾自豪地说:“上帝造世界,荷兰人造荷兰.”多少年来,荷兰的拦海造田作为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光辉典范被许多国家效仿.然而,荷兰人越来越觉得这种人为操纵海陆变迁的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诸多方面的环境恶化:1改变了地下水运行规律,使地下水位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境税(费)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地方自主性.受财政分权与地方竞争影响,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权衡形成了差别的环境税(费).本文利用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相关性检验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地方差别环境税(费)的空间特征与治污效果.结果表明:(1)环境税(费)地区差别较大,不同区域呈现“竞争到顶”、“竞争到底”和“错落分布”等空间特征;(2)大气环境税(费)的直接治污效果显著;(3)邻省水环境税(费)的提高通过“竞争到顶”显著抑制本省污染排放;(4)中部地区大气环境税(费)地方差异造成污染转移.据此提出考虑大气和水污染物特征、科学设定地区差别税率以及警惕“竞争到底”和污染转移对区域整体治污的不利影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世界环境》2009,(6):7-7
莱茵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圣哥达峰下,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教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和荷兰等国,于鹿特丹港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60公里,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莱茵河就是欧洲最繁忙的水上通道,也是沿途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不同的包装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也越来越大.例如:经常使用的包装材料——泡沫塑料等使用的的氟氯烷烃类物质导致臭氧层破坏;造纸污水等有毒有害物质和包装废弃物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包装废弃物进入江河、海洋造成污染并危及海洋生物;焚烧包装废物特别是塑料等对空气的污染以及加剧温室效应等等.如何解决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一、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