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萃取法处理含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以甲苯做萃取剂萃取硫化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中苯胺类物质的方法,确定了萃取级数、萃取剂配比 和萃取时间等工艺参数。经过萃取,废水中的苯胺类物质与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达95%和88%以上,萃取后的废水 可以进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化学氧化技术处理硝基苯生产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硝基苯和苯胺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含有的大量硝基苯、苯胺类物质及其衍生物。这些物质的生物可降解性较差,并对生物具有毒性。对含硝基苯和苯胺的废水采用ClO2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处理后,硝基苯和苯胺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出水中硝基苯、苯胺和COD的浓度分别降到2.5mg/L、1.5mg/L和100mg/L以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结合GCMS法,选择弗罗里硅土为分散剂,样品与分散剂比例为1∶4,正己烷∶丙酮(1∶1)为洗脱剂,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19种苯胺类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1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1~10mg/L,相关系数(R)在0.9973~0.9999,3个浓度梯度下方法平均回收率87.3%~109%,相对标准偏差(n=6)为0.796%~4.91%,方法检出限为0.017~0.075mg/kg。该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可以满足土壤中19种苯胺类物质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苯胺泄漏对水体的污染应急测定项目应选择苯胺和邻苯二酚。邻苯二酚是苯胺降解的中间产物,邻苯二酚同样具有较大毒性。挥发酚的测定不能准确反应水中所含的邻苯二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没有邻苯二酚的监测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苯胺泄漏对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应急监测需要。文章综述了邻苯二酚的主要测量方法。参照前苏联渔业水体中有害物质邻苯二酚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比较了近年来测定水中邻苯二酚不同方法的检出限,基于邻苯二酚的毒性考虑和具备霹F苯二酚的多种测量方法,建议建立邻苯二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5.
环境荷尔蒙物质及其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齐文启  孙宗光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2):531-533,536
介绍了环境荷尔蒙物质的种类,致毒机理培的分布情况,并对ppt,ppq量级的超微量环境污染物质主要是二恶英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对监测分析今后的发展,如解决监测信息代表性,多种有机成分同时分析技术,污染综合指标监测及二恶英类物质的监测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6.
钟平方  彭惠民  彭方毅  蔡强  何苗 《环境科学》2010,31(11):2673-2677
含酚、苯胺类废水是环境中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以漆酶分析酚类及苯胺类底物的动力学特性为基础,建立酚类、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催化0~10mg/L酚类及苯胺类底物的反应速率,作出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标准曲线,采用漆酶筛查并检测了3种焦化废水中非挥发酚类含量.结果表明,漆酶的酚类及苯胺类底物主要以多元酚、氨基酚及多元胺为主,其中酚类的最适pH在7.0左右,苯胺类在4.5~5.0之间,各底物Km值大小在0.4~10mmol/L之间.除联苯胺外,分光光度法所得到的标准曲线均具有较好的一级反应动力学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6以上.3种焦化废水中邻苯二酚含量分别为190.5、265.8和155.3mg/L,回收率介于91.9%~115.8%之间.  相似文献   

7.
王伦  周运友  孙益民  杨耿 《环境科学》1995,16(2):63-64,49
在计算机上运用自编程序绘出苯胺的三维荧光光谱,确定苯胺的特征荧光峰,提出了三维荧光光谱法测定苯胺的分析方法。苯胺浓度在2.0×10-7-5.0×10-6mol/L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相对标准偏差为2.5%,检出限为1.0×10-7mol/L。用于工业废水中苯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硫测定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避免了使用含汞的吸收液,但如何实验条件控制不好,试剂空白值及标准曲线的斜度就会不符合《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的值,本文郑重从操作技巧方面对二氧化硫测定的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吸附胶束絮凝(AMF)法可用于去除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为了对其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加以控制,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铝盐为模型,通过Zeta电位、表面张力和平均粒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吸附胶束絮凝法对苯酚、苯胺的分离去除及苯酚、苯胺对其吸附胶束絮凝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的存在没有对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絮凝产生明显的影响,由于Al3+的存在,推测苯酚以络合物的形式吸附在胶束的斯特恩层,并可通过铝盐对胶束的絮凝而与水相分离去除,其去除率在40%~50%左右。而极少量的极性有机物苯胺可使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絮凝发生较大改变,推测苯胺的存在抑制了絮凝胶团的形成。当苯胺浓度低于100 mg/L时,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该研究为胶束絮凝分离溶解性有机物提供了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实用分析方法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危害性严重的一类持久性有害污染物。含量极微,测定难度大。通过试验对比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富集技术和液相色谱、气质联机测定方法对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是实验室条件下,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优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紫外法和氯化锂对苯胺菌进行复合诱变,可以提高苯胺菌的苯胺分解率,能极快地高效率地分解苯胺废水中的苯胺.  相似文献   

12.
水体中石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问题一直是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我们经过长期的工作,曾先后提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分光度法分别作为炼油厂排放废水中微量与常量石油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并经石油部颁布为标准分析方法(部标准)。在方法的实际应用中,仍然遇到一些问  相似文献   

13.
用蛋白磷酸酶抑制法测定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类物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类物质的方法。从鱼肝脏中分离的蛋白磷酸酶2A被微囊藻毒素抑制,并且抑制与毒素剂量相关,抑制模式表现为典型的S型曲线。根据末知样品存在时蛋白磷酸酶的相对活力,可由本研究得出的标准曲线及公式,计算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囊藻毒素类物质。研究表明,在一年的观测周期内,即使没有可见的水华发生,东湖及鱼池中仍有可检测出微囊藻毒素类物质。  相似文献   

14.
优势菌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及脱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不完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前在水解池中投入了主要用于脱色的优势菌群,经3年多的运行,系统的脱色率均稳定在90%以上。从池中取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各单株菌脱色能力实验,对其中具有最佳脱色能力的菌株进行偶氮染料活性黑KNB的脱色产物的化学分析,从而探讨水解池中染料的脱色机理。结果发现:分离到的10株菌对试验染料有较好脱色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产物只有苯胺类物质的存在。该菌的脱  相似文献   

15.
微电解与I-BAF组合工艺处理硝基甲苯废水中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电解-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I-BAF)组合工艺对硝基甲苯废水进行现场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硝基甲苯废水的处理效率高,费用低(0.23元/t),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当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8h时,硝基甲苯(MNT、DNT和TNT)、苯胺类物质、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5.1%、72.8%。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醚为提取有机相,提取前先经碱化,提取后加酸使苯胺成盐,吹去乙醚,用HPLC法测定苯胺类化合物。方法适用于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检出限:苯胺3.0ng,邻硝基苯胺0.5ng,对硝基苯胺1.0ng。线性范围:苯胺0.817-13.072μg/ml,邻硝基苯胺0.1464-2.3424μg/ml,对硝基苯胺0.253-4.048μg/ml。精密度(CV):苯胺2.38%,邻硝基苯胺1.09%,对硝  相似文献   

17.
辛俜 《环境保护》2005,(12):54-58
2005年11月13日13时.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无然气集团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公安消防部门迅速出动.于14日凌晨4时把明火扑灭。可始料不及的是.这次扑救所用的5000吨消防用水.竟然裹挟着爆炸中泄漏的近100吨的苯类物质。绕过污水处理系统而流入市政管线,在与热电厂排水合流后直接进入松花江.酿成了一起重大的水污染事故!一场保卫国家环境安全的战役就此拉开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辽河三角洲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含量光谱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石油类污染在油田区域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了解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含量是评价土壤石油污染的前提条件。与传统大量野外实地土壤采样,然后试验室分析石油类物质含量,进行土壤石油污染评价方法相比,提出利用少量野外土壤石油类物质分析,结合大量野外光谱测量的方法进行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分析。该方法不仅快速、省钱、省时、省力,而且能满足宏观分析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含量、评价油田开发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需要,并能为制定油田开发管理保护对策提供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19.
ZnO催化剂对苯胺光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以太阳光,氙灯为光源,ZnO为光催化剂,对苯胺光降解行为进行研究,考察了溶液的初始浓度催化剂量,溶液pH值对苯胺光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苯胺光降解符合准 级动力学规律,氧不足的条件下苯胺降妥的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20.
SO_2是大气监测中重要的监测项目之一。我国推荐的分析方法有碘量法和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碘量法仅适用于浓度为150毫克每立方米以上的较高浓度试样分析。盐酸副玫瑰苯胺法虽能测定部分较低浓度的样品,但其吸收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氯化汞,易造成二次污染。我们以甲醛、邻苯二甲酸氢钾、环己二胺四乙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