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对西安市74户住宅(194个居室)和10个办公场所(25个房间)进行了甲醛、苯、甲苯、邻二甲苯等8种单体VOC及TVOCs浓度测定,发现西安市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整体超标严重.住宅和办公场所的甲醛超标率在80%—90%之间,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3.89和4.88;TVOCs超标率分别为77.9%和5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7.4和49.6.探讨温、湿度与甲醛和TVOCs浓度的关系发现,甲醛和TVOCs浓度都随温度增加而增加;甲醛浓度随湿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而湿度对TVOCs浓度影响不大.分析各种装饰材料与污染关系后发现,板材是室内空气中甲醛和TVOCs污染的最主要来源,白乳胶、壁纸、木地板次之.建议通过夏季晾置房间、减少板材使用和延长晾置时间(至少半年以上)等方式有效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儿童住宅室内环境污染现状,于2013—2014年,分别在上海、北京、大连、长沙和武汉,对8—12岁儿童家庭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城市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乙醛和TVOC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1),冬春季,大连和北京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平均浓度高于上海、长沙和武汉.夏秋季住宅客厅和儿童卧室内空气中甲醛和乙醛浓度均高于冬春季(P0.01).在夏秋季,上海和大连儿童卧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15.8%和20%,上海住宅客厅和儿童卧室内空气中乙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3%和10.5%.  相似文献   

3.
李思航  丁洋  牛璨  韩金保 《环境化学》2023,(5):1584-1592
为了解保定市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于2018年至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选取装修完成半年内的住宅居室和办公场所共79处进行了环境空气样本采集,分析了其甲醛、TVOC和苯系物含量,并评估了甲醛暴露对成年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保定市新装修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普遍存在且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住宅居室室内空气污染以甲醛和TVOC为主,办公场所室内空气污染以甲醛、TVOC和苯系物为主;室内甲醛浓度多分布在(0.10—0.15) mg·m-3范围内,室内TVOC浓度多分布在(0.60—0.90)mg·m-3范围内.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保定市住宅居室内装修环境空气甲醛呼吸暴露途径对成年人具有较高的致癌风险;办公场所室内装修环境空气甲醛呼吸暴露途径对成年人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且同样环境下,成年男性通过呼吸途径受到的甲醛致癌风险比女性更大.敏感分析结果表明,环境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和人的呼吸速率对风险评估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天津地区住宅,办公室、医院等装修后房屋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了监测。所监测的污染物甲醛、苯、氨气超标现象严重。其中甲醛浓度范围值为0.003-5.02mg/m^3,样本超标率为76.2%;苯浓度范围值为0.003-4.78mg/m^3,样本超标率为22.8%;氨气浓度范围值为0.004-24.75mg/m^3,样本超标率为80.7%。建议房屋装修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5.
复合空气污染净化液对人造板中甲醛的去除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室内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臭氧净化法、静电除尘法、负氧离子净化法、空气净化器、空气清新剂、甲醛捕捉剂等,这些方法中大多能耗较大,并且易产生二次污染,而复合空气污染净化液能够克服以上缺点,快速去除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等多种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混合气体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的氧化损伤作用,选用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染毒组。染毒组1到4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依次为:1.0+1.1+2.0+2.0μg·L-1、3.0+3.3+6.0+6.0μg·L-1、5.0+5.5+10.0+10.0μg·L-1、10.0+11.0+20.0+20.0μg·L-1,各染毒组混合气体的浓度分别是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10、30、50和100倍。用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每天染毒2h,共染毒10d,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肺脏中的氧化损伤指标。结果表明:染毒组小鼠的体重增加幅度均低于对照组,肝脏和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肺脏ROS、MDA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T-AOC、GSH、CAT、GSH-Px及SOD活力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ROS、MDA含量与混合气体的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SH含量与混合气体的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甲醛、苯、甲苯及二甲苯混合气体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具有氧化损伤作用,混合气体的联合毒性效应强于单一组分,ROS、MDA和GSH可以作为评价VOCs急性暴露对机体氧化损伤作用的敏感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7.
用热解吸/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杭州市居室空气中芳香族化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杭州市居室空气中共存在60种芳香族化合物,其中苯系化合物48种,非苯芳香族化合物12种,检出率大于50%的23种;在10种非苯芳香族化合物,茚、二氢甲基-1H-茚、二氢二甲基-1H-茚、六氢四甲基亚甲基奥、戊基呋喃等5种化合物的总含量之比为77%-96%,是主要的非苯芳香族化合物污染物,在48种苯系化合物中,苯、甲苯、乙苯、苯乙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1,2,4-三甲苯、1,3,5-三甲苯、乙基甲苯、丙烯基苯、乙基二甲苯、二乙基苯、萘等13种的总含量之比大于97%,是室内空气中最主要的苯系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环境舱法测试美缝剂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的方法,对市场常见的美缝剂产品的TVOC进行了测试,并研究了美缝剂的TVOC释放规律和主要污染物.同时对美缝剂的甲醛释放量进行了测试.通过对16种环氧树脂美缝剂产品的数据分析显示,美缝剂产品的甲醛释放量风险较低;75%的产品在第7天的TVOC释放量可达到500μg·m-3以下.但个别产品在28 d时仍有明显的VOC释放,显示其具有长期缓慢释放的特点.美缝剂释放的主要污染物为苯甲醛与苯甲醇,个别产品检出有甲苯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设置3种不同浓度(1/5、1/25、1/125的96 h-LC50)的苯、甲苯、乙基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处理健康仿刺参,检测仿刺参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在呼吸树、肠组织中的表达和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各苯系物处理组的仿刺参呼吸树和肠组织中,cat基因的转录表达变化显著;苯、甲苯、乙基苯、邻–二甲苯对呼吸树中CAT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其中乙基苯的诱导倍数最高,为12.0~19.8倍;6种苯系物对肠组织中CAT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大小顺序为:邻–二甲苯乙基苯对–二甲苯甲苯间–二甲苯苯。表明苯系物对仿刺参呼吸树、肠具有氧化胁迫作用,可能造成2种组织的氧化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苯系物处理后,仿刺参肠组织中cat m RNA相对表达倍数与CAT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仿刺参肠和呼吸树中cat m RNA相对表达倍数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为苯系物对仿刺参的生物毒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光离子色谱在室内空气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GC-PID和GC-FID两种方法分析了室内空气中的苯,实验表明,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运用GC-PID方法,分析北京市一些室内空气中的苯,结果表明,装修对室内空气中苯的浓度影响较大,特别是装修不到一年的办公室,其空气中苯的浓度超标率最高,达到30.3%.  相似文献   

11.
甲醛致骨髓造血细胞遗传毒性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相当一部分新装修的房屋室内甲醛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室内甲醛污染已成为中国的环境污染公害.2004年6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局确认甲醛是人类致癌物,然而甲醛是否能导致人类白血病?该公报指出:虽然有流行病学的证据,但是由于致病机制并不清楚,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得出结论.问题的关键是:甲醛或其衍生成分经血液向骨髓转移的分子机制,以及这些成分在骨髓中对微环境组分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重庆地区利用苏马罐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对加油站及其周边空气中苯系物进行了初步监测。结果发现,几种苯系物均有检出,各监测点苯系物总体浓度介于0.34-11.33 mg/m3之间,其中苯浓度最高,各点浓度为0.07-3.57 mg/m3,二甲苯其次,苯乙烯最低。从不同监测点来看,卸油区和加油区苯系物浓度普遍较高,环境敏感点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Time-weighted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selected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measured in chosen residences in a Tri-City area of Poland by means of passive sampling.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by dynamic technique – sorption tubes filled with Tenax TA sorbent. Results obtained by employing the two techniques were similar.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TVOC) parameters were also determined. An attempt was also mad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outdoor air pollutants on indoor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14.
Indoor air qua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Lisbon in sp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alysis of indoor air quality (IAQ) in schools usually reveals higher levels of pollutants than in outdoor environment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are to measure indoor and outdoor concentrations of NO2, speci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nd carbonyls at 14 elementary schools in Lisbon, Portugal.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May–June 2009. Three of the schools were selected to also measure comfort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carbon dioxide (CO2), carbon monoxide (CO), total VOCs, and bacterial and fungal colony-forming units per cubic metre. Indoor concentrations of CO2 in the three main schools indicated inadequate classroom air exchange rates. The indoor/outdoor (I/O) NO2 ratio ranged between 0.36 and 0.95. At the three main schools, the total bacterial and fungal colony-forming units (CFU) in both indoor and outdoor air were above the advised maximum value of 500 CFU/m3 defined by Portuguese legislation. The aromatic compounds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and xylenes, followed by ethers, alcohols and terpenes, were usually the most abundant classes of VOCs. In general, the indoor total VOC concentrations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ose observed outdoors. At all locations, indoor aldehyde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bserved outdoors, particularly for formaldehyde. The inadequate ventilation observed likely favours accumulation of pollutants with additional indoor sources.  相似文献   

15.
两种常见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家居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和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效果,将库拉索芦荟(Aloevera)和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两种植物放置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16d的甲醛暴露实验。结果表明,虎尾兰的甲醛耐受性高于库拉索芦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具有持续的甲醛去除能力(去除率达...  相似文献   

16.
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娟  黄耀棠 《生态环境》2010,19(12):3006-3013
室内甲醛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室内空气环境问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大量的植物净化甲醛研究表明,利用观赏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并符合公众需要和心理的污染修复技术。文章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机理及净化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植物可以通过茎叶的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开启来吸收甲醛气体,其经过植物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扩散以及维管系统进行运输和分布,最终被植物代谢和转化,而甲醛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是植物体内代谢转化甲醛的关键酶。同时,根际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更换吸附能力更强的基质或在植物叶面喷洒二氧化钛溶胶等方式也能有效地强化甲醛的去除效果。总结文献的植物筛选试验可以发现,五加科、唇形科、菊科、秋海棠科及蕨类的植物具有较好的去除甲醛效果。文章认为还需进一步加强筛选高效的净化植物、植物净化甲醛的动力学、提高植物净化甲醛能力的遗传操作以及开发联合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6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住宅的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甲醛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室内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在已有的报道中,盆栽观赏植物吸收甲醛的效果并未排除盆土的净化能力,由此植物净化效果显然缺乏科学性.选用6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将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中,对植物进行熏蒸实验.测得熏蒸前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叶面积,以净吸收率及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6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的大小.主要结论如下:(1)甲醛质量浓度是国际标准(0.08 mg·m~(-3))23倍情况下,6种观赏植物均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且因种类不同吸收能力大小不一.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绿萝(Epipremnum aureum)>垂叶榕(Ficus benjamina)>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hybr.).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广东万年青绿萝>虎尾兰>龟背竹>垂叶榕>四季秋海棠.(2)甲醛质量浓度是国际标准(0.08mg·m~(-3))57倍情况下,6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排序为:垂叶榕>虎尾兰>绿萝>广东万年青>龟背竹>四季秋海棠.单位叶面积植物吸收甲醛量依次为:虎尾兰>垂叶榕>龟背竹>广东万年青>绿萝>四季秋海棠.(3)根据净吸收率及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的差异,将植物的吸收能力分为两类,吸收甲醛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广东万年青、绿萝、虎尾兰、龟背竹、垂叶榕(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较低的植物有:四季秋海棠(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