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班前安全讲话是指企业基层单位中,在每天上岗前,以作业班组为单位,由班组长向本班组成员布置当班工作内容、提出质量标准,特别针对作业安全注意事项进行的警示教育活动.实质上,它是班组作业危险性分析和预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针对装置检修作业具有的危险性,从作业许可、进退料作业、排放作业、拆装作业、清洗作业、吹扫作业、蒸煮作业、置换作业安全以及现场管理安全等方面入手,介绍了装置检修作业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不开挖埋地燃气管线的情况下,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理论对城市燃气长距离输送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建立了城市燃气长距离输送作业单元危险性评价表,对燃气输送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石油化工生产中进设备作业的危险性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就如何确保进设备作业的安全结合工作实际从安全隔绝、办理票证、工艺处理、人员监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爆炸危险性场所作业静电安全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石油化工生产特点,对爆炸危险性场所作业中有关静电危害及安全防护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从流速控制、接地措施、静电消散技术、人体静电防护等方面提出一些较为具体、可行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危险性极高的成品油管道抢修动火作业,结合当前实际抢修中的一些做法,探讨一些常见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特殊的安全控制措施,提出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洗车作业是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对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洗槽车间的洗车过程中易发生的事故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并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1年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对动火作业、入罐、登高作业、动土、临时用电等带危险性的作业都作了要办理相应许可证、经审批后才能进行的规定。实践证明:化工企业票证的申请、审批制度是确保化工检修与作业时人身安全、生产安全、设备安全的重要举措。《安全生产禁令普及教材》中对票证的执行范围、执行程序、办理方法等规定作了较详细、具体的介绍,这不仅为检修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票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规范提供了依据。可见,安全票证是广大化工职工从事检修、施工作业的指导票和扩身符。可是笔者在…  相似文献   

9.
海洋环境调查常具有很强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随着我国海洋调查事业迅速发展,海洋环境调查工作安全隐患问题也日趋凸显。结合现阶段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安全生产监管需求,积极推进我国海洋环境调查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从海洋调查船舶管理、调查仪器设备操作、深海作业风险等方面研究了我国海洋环境调查安全管理形势、分析了海洋环境调查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汽车油罐车装卸作业多发的火灾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这些因素影响,提出了实用而可靠的标本兼治的防火措施。这将对于改善汽车油罐车装卸作业的安全操作和提供火灾危险性评价依据,减少和避免装卸作业火灾,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原理对某新建醋酸装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HACCP原理应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通过对某醋酸装置的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其危害程度。运用HACCP原理,找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控制技术,并验证其效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醋酸充装站、醋酸泵、醋酸精馏塔采样口醋酸浓度超标,醋酸外操岗位8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85dB(A)。结论 HACCP可以运用到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控中,为预防、控制和监督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个人因素事故致因模型出发.探讨了潜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个人因素与事故发生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不同的个人因素对于潜在危险的感知认识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工作行为的安全程度;讨论了以控制导致事故发生的个人因素为出发点.用以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提出在现代安全科学领域中,不仅要解决职工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更要强调职工个人的社会性,在工作之中的成就感,被尊重的程度.这样才能达到充分激励职工、加强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工艺危害分析为核心的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包含的6个要素,以此阐述工艺危害分析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工艺危害分析的3个不同层次的工具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明确了工艺危害分析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严格遵循国家有关部门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相关标准情况下,进行无线电干扰系统的实验和操作中,发现当系统长时间使用时,按照电磁辐射相关安全标准设置安全间距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文章根据实验数据,对电磁辐射相关安全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对国家安全标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考虑电磁辐射危害时不能仅仅将人体作为点来考虑,应充分认识到人体作为等效天线的特征以及吸收功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以应力作为目标函数,优化模孔位置的方法,以此设计的挤压凹模,能提高其强度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以叉车内门架的模拟试件挤压凹模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明易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两种方式,从安全环保角度作了分析对比,指出船舶运输的安全隐患,阐述事故的严重后果;探讨管道运输克服相应安全隐患的物理根源.阐明管道运输是更为安全的运输方式.仪长输油管道的投产使原油运输由船舶运输改为管道运输,指出SCADA系统有力促进了仪长输油管道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7.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在线检维修作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对重大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杜绝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对企业特别是海外来大陆投资的企业,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手段,致使不少企业屡次出现安全事故。为了减少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度,要求企业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建立“以人为本。以制度和伦理道德为约束的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系统”。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探讨了相关的几个理论基础,最后给出了人性化安全管理的实质。通过该系统的管理执行,使企业在尊重人权、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安全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企业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其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化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应用,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及种类逐渐增多,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石化企业的发展面临安全生产新挑战.本文从石油化工原料产品、化工反应装置等方面人手,分析了石化企业的主要危险源,并分析了常减压蒸馏装置、催化裂化装置、聚丙烯装置、延迟焦化装置及汽油加氢装置等常见生产装置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对脱硫塔更换填料中的危险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对策,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