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土地资源退化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1991~2003年),在辨析土地资源退化定义和分类基础上,将土地资源退化分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非农建设用地占用、森林砍伐、天然草地退化和湿地萎缩7大过程.通过全面分析这些退化过程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揭示出中国土地资源退化的整体态势和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我国土地资源退化总体态势较为严重,尽管部分改善,但总体恶化;土地资源总体退化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中非农建设用地占用和湿地萎缩过程指数变化最为明显,造成土地资源退化程度最为严重.②土地资源退化集中于天然草地退化和非农建设占用过程,占66.27%,土地资源改善主要是沙漠化治理和森林恢复过程,占57.5%.③土地沙漠化和石漠化过程发生了逆转,面积总计减少了约15 578km2,但我国沙漠化治理过程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北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河流域沿线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正在不断扩大.④约60%的非农建设用地增加来源于耕地占用,其中70%以上分布在东北、华北和沿海地区等高产粮区,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⑤耕地的损失必然造成土地开发复垦压力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大量生态用地被开垦为农田,如湿地资源退化面积的50%以上转化为耕地.这些分析和评价结果将为我国制定土地资源退化治理和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日趋脆弱,生态功能逐渐减弱,土地退化问题十分严重。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并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土地退化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黑龙江省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等方面,其土地退化是在地形地貌复杂、土壤侵蚀、自然因素组合不够协调等自然因素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等人为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退化土地的治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各种复杂的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土地退化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山地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受到严重污染等方面。更值得指出的是:据1999年遥感调查结果,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41333km^2。占到全省土地面积的36.88%,平均侵蚀模数达到1340t/km^2。对云南省的土地退化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概要分析,进而提出了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系指通过风蚀、水蚀、次生盐渍化和污染等一个或多个过程导致的土地生物或经济产量的下降或丧失。风蚀是中国干旱土地上的主要问题,风蚀导致的土地沙质荒漠化面积为37.1万km2,水蚀主要发生于丘陵及山区,已影响到179.6万km2的中国土地,其中水蚀导致的退化土地面积为37.8万km2,受次生盐渍化影响退化的土地面积为6.3万km2。中国46万km2或占耕地面积的40%耕地缺P,33万km2或1/3的耕地缺K。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北方,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占30.1%,过度农垦占26.9%,过度樵采占33.7%,水资源利用不当占9.6%,工矿交通建设导致的占0.7%。在中国南方,因滥伐导致的土地退化占37%,陡坡开垦占35%,不适当植树造林占18%,工矿交通建设占10%。该文讨论了土地退化成因和危害之后,介绍了建国40年来中国土地退化防治成就,还提出了退化土地防治策略,如提高公众参与退化土地防治意识,强化立法和开展监测和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山西矿区退化土地复垦途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围绕矿区退化土地的复垦种植问题,从适生物种筛选、种植方式选择以及对退化土地培肥熟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试验结果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把绿肥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作为矿区各类型退化土地复垦的先锋植物,是快速培肥熟化、恢复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荒漠化本身在广大的亚洲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在总共43亿公顷的土地中,从地中海沿岸到太平洋海岸的亚洲拥有17亿公顷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地区。退化的地区包括中国、印度、伊朗、蒙古和巴基斯坦正在扩大的沙漠。叙利亚的沙丘,尼泊尔被侵蚀的陡峭山坡以及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被砍伐的森林和过度放牧的高地。从荒漠化和干旱所影响的人数而言,亚洲是最严重的大陆。为了提高效率,荒漠化的防治活动必须谨慎地根据每个国家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做出安排。  相似文献   

7.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环境》2003,(2):33-38
大约20亿hm^3的土地由于人类活动而发生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15%。世界2.55亿hm^2的水浇地中有2500万-3000万hm^2的土地因盐分积累而严重退化。所有可用土地中有23%受土地退化的影响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机动车辆毁地和旅游等人为活动给浑善达克沙地东部的森林—草原交错带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野生动植物资源枯竭等。为了使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土地资源并对退化沙化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山西矿区退化土地复垦途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围绕矿区退化土地的复垦种植问题,从适生物种筛选、种植方式选择以及对退化土地培肥熟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试验结果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把绿肥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作为矿区各类型退化土地复垦的先锋植物,是快速培肥熟化、恢复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孙钰 《环境保护》2012,(11):72-73
5月23日至25日,由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国家林业局、新华通讯社和韩国山林厅联合主办的“亚洲防治土地退化、荒漠化及干旱区域媒体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召开,韩国、印度、埃及、乌兹别克斯坦、泰国、越南、孟加拉以及中国等国共计40余名媒体记者和管理人员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6月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之前的一次媒体准备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退化的成因与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质量退化是我国土地资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土地质量退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人为因素背后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从防治土地质量退化的法律制度来看,我国仍有许多立法不太完善。因此必须尽快制定或者修改有利于防止土地质量退化的相关立法。同时,通过综合治理、加强行政执法、鼓励公众参与等防治土地质量的退化。  相似文献   

13.
地球的荒漠化现象我们居住的地球,由于气候异常的变化,人类的不正常活动,造成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如过度开发、耕种土地造成土地贫瘠;牧区放牧过度,毁坏草场;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缺少完善的排灌系统导致土地盐碱化,这些都是荒漠化的原因。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垦利县环保局赵建华,薛芳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和十分宝贵的财富,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土地的科学利用和管理保护。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与所有其它自然资源有着共同之处,即过度使用会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多,素质低下,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开发中土地损严重。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切实控制人口增长外,还必须制订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培养地力,防止土地退化,坚持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陕北风沙滩地区土地退化机理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分析研究区环境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退化的发生机制、时空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对退化性土地进行有效整治和生态重建的技术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生态学,以地面监测和遥感原理、遥感反演、建模手段浅谈土地退化监测与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区典型的岩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不合理的工矿开发,特别是遍布全省农村的工矿乡镇企业滥挖、乱采、无控制的污染排放,是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乃至土地资源丧失,土地退化(荒漠化)的不利人为活动因素,研究了工矿开发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成因,防治对策,提出防治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复垦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破坏与退化的加剧,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因土地破坏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危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滑坡、泥石流、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人类开始对土地所遭受的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采取补救措施,土地复垦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土地退化方法应用初步研究——以闽西沙县东溪流域为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综合运用137Cs、土壤磁测等新技术手段,结合土壤结构水稳性、CEC等部分土壤理化指标,对闽西沙县东溪流域坡地不同部位的土地退化特征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中137Cs含量与坡度呈很强的对数关系(R=-083),表明土地退化随坡度的增加而加剧;②土壤表层磁化率富集系数与坡度呈较强的对数关系(R=-063),表明土地退化随坡度的增加而加剧;③不同地貌部位以及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其土壤部分理化指标,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一定的退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