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市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气颗粒物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已经成为我国北京等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中的首要污染。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大气中的PM10和PM2.5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秋季在北京市设立了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通过对所采集到的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对比来分析大气颗粒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并建立起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风力、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对应关系来分析各种气象因素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不同区域的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差异较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同一地点同一采样时间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对比发现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同于PM10,这主要是与采样点所处的环境中不同污染源影响的强弱有关;气象条件稳定时,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时间变化的特征主要取决于所在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变化情况;气象条件是影响PM10和PM2.5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风力的增强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城市大气颗粒物表面半醌自由基的测定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上海市城区和郊区两个典型站位的大气颗粒物样品,通过二氯甲烷萃取分离并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ESR)分析测定吸附在颗粒物表面的稳定自由基.结果显示,测试样品的波谱特征表现为显著的三重信号峰,且g因子值均在2.00379—2.00395范围内,通过与醌类标准物质图谱比对,可以判断颗粒物表面至少吸附1种邻位半醌自由基.对自由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自由基浓度的时空变化和粒径分布特征显著:闵行采样点的半醌自由基浓度远高于普陀采样点;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夏秋季半醌自由基浓度低于冬春季,其中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半醌自由基在不同粒径颗粒上的分布,呈现PM2.5>PM10>TSP的变化规律,说明自由基更容易富集在细颗粒上.  相似文献   

3.
贵阳市秋、冬季大气PM_(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贵阳市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会城市,地处山间盆地,多微风、静风的气候条件,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本研究按功能区选取贵阳市10个代表性点位,以PM2.5中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分秋、冬两个季节采样,深入讨论了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浓度水平、污染特征以及可能的污染来源,以期为贵阳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实验材料与方法设置10个采样点,分别为云岩师大(文教区、交通干线)、云岩区检察院(行政区、交通干线)、合群路(商业综合区)、  相似文献   

4.
PM10作为大气污染物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探究大气PM10浓度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黄、渤海滨海带包括京、津和辽、冀、鲁、苏等工、农业大省,区域大气PM10污染的时空分布和来源特征具有复杂性和典型性。在锦州、北京、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和盐城7个城市布设10个采样点,含7个城市点和3个农村点,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颗粒物的采样;同时,于冬季1月和夏季7月在锦州、天津和烟台进行合计60 d的加密采样,藉以确定研究区域大气PM10的时空分布和来源特征。结果表明,黄、渤海滨海带大气年均PM10总浓度为(129’18)"g·m~(-3),单月最低值出现在2015年7月盐城农村样点15"g·m~(-3),最高值为2015年3月北京城市点307"g·m~(-3)。盐城大气PM10浓度(城市点(85’27)"g·m~(-3)和农村点(66’35)"g·m~(-3))显著低于其他样点大气PM10浓度。渤海滨海带中西部的京(140’68"g·m~(-3))、津(169’60"g·m~(-3))两市大气PM10年均浓度显著高于东部的锦州(125’41"g·m~(-3))和烟台(109’31"g·m~(-3));而且黄海滨海带大气PM10年均浓度(114"g·m~(-3))显著低于渤海滨海带年均浓度(136"g·m~(-3)),总体上表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征。黄、渤海滨海带城市点和农村点年均浓度分别为(129’18)"g·m~(-3)和(112’30)"g·m~(-3);农村点春冬季大气PM10浓度和城市点浓度相当,无显著差异,夏秋季大气PM10浓度略低于城市浓度,表明农村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情况也较为严重,需受到关注。区域内PM10浓度季节变化整体表现为春冬高、夏秋低。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初步判断黄、渤海滨海带PM10属于复合来源,大气PM10浓度约30%的变化与降水、人均能耗和沙尘天气相关。黄、渤海滨海带大气PM10浓度的昼夜变化不大,大气PM10浓度与气温呈现正相关,与风速和降水呈现负相关,表现为受各种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巍 《环境生态学》2022,4(4):28-32
为了解兰州市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居民室内外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分别于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在兰州市城关区和榆中县设置多个采样点,采集室内外大气PM10样品,利用ICP/MS分析其中Cd、As、Ni、Pb、Zn、Cu和V的含量,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了居民对几种重金属经呼吸...  相似文献   

6.
气象因素对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重要影响。分析不同季节PM10质量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进行颗粒物污染预测,可以为污染物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兰州市PM10污染特征,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兰州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并利用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PM10的质量浓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M10的质量浓度与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温度越高,PM10质量浓度越低。当风向为NW和NNW时,PM10污染相对较轻;而当风向为NE和ENE时,PM10污染比较严重。兰州市属于典型的河谷城市,四面环山,气流闭塞,风速过小导致城区大气污染物不利于向城区外扩散。PM10的质量浓度与气压呈正相关,兰州市冬季气压较高,PM10质量浓度较大;夏季气压较低,PM10质量浓度较低。降水能够对环境空气中污染物起到清除和冲刷作用,对可吸入颗粒物去除作用显著。PM10在无降水日的平均质量浓度为263.47μg·m-3,所有降水日的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171.71μg·m-3,比无降水日降低34.83%。  相似文献   

7.
利用GC-MS对2008年5月至11月淮南市5个采样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内PM10及其中16种PAHs的浓度特征、季节变化规律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PM10浓度均偏高,超标率为14%—238%;PM10浓度水平为谢家集田十五小大通三小淮化集团理工校园.研究区内16种PAHs浓度总量的范围在15.20ng.m-3—111.58ng.m-3之间,平均浓度为64.36ng.m-3,4环以上的稠环芳烃占总浓度的86%.PAHs总量的季节变化与采样时环境温度显示出较好的负相关性,即秋季春季夏季.运用多环芳烃比值综合判断,淮南市大气PM10中PAHs主要以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混合来源为主,石油源和木材燃烧来源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济南市大气降尘的变化规律,探讨降尘的气象影响因素,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济南市区及县区共21个采样点采集了降尘样品,研究了济南市降尘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降尘通量与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的相关性,并通过构造降尘通量和各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标准化回归方程,计算了各气象因子对大气降尘变化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2018年济南市降尘通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春季高秋季低,降尘通量在4月到达全年峰值(11.97 t·km~(-2)·30 d~(-1)),超过生态环境部2018年首次颁布的大气降尘国家考核目标标准(9 t·km~(-2)·30 d~(-1))的33%,且市区的降尘通量稍高于县区的降尘通量;21个采样点中,只有紧邻工业园区的蓝翔技校和受道路施工影响的建筑大学两个采样点降尘通量超标,分别为9.56 t·km~(-2)·30 d~(-1)和10.18 t·km~(-2)·30 d~(-1),其他采样点均不超标,跑马岭的降尘通量最小,为4.71 t·km~(-2)·30 d~(-1),济南市区各行政区降尘通量变化较大,县区差异较小;降尘通量与环境空气中PM10、PM2.5的质量浓度相关性均不高,说明降尘对环境空气的直接影响不大,泉城广场点位和清洁对照点位的降尘对环境空气影响高于其他点位,应加大措施控制降尘;3种气象因素中风速对降尘通量的相对贡献率达到50%以上,济南市大气降尘通量主要受风速的影响,风速较大时,降尘通量增加,县区采样点的降尘通量还与湿度有一定负相关,气温对降尘通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京市郊区雾的外场实验观测资料及采集的雾水样品分析,探讨南京市郊区雾水中Hg和雾天大气污染特征.郊区出现雾天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造成PM10,CO和总烃浓度先增加后降低,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与雾的生消基本同步;雾消散后SO2,PM10和NOx的浓度比雾前高2.5-10倍.雾水中汞浓度在2.956-7.205 μg·l-1范围内,平均为5.471 μg·l-1,浓度高值出现在雾的维持阶段;对Hg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作相关分析,其中汞与大气中CO的相关系数为0.939,说明其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2007年2月在攀枝花市不同功能区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42个和污染源样品32个,采用超声抽提GC/MS方法测定分析了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显示攀枝花市PM10颗粒相PAHs单体浓度范围为0.34~416.45ng/m3,总量浓度范围为24.56~2569.66ng/m3;攀枝花市5个采样点中河门口片区PM10多环芳烃单体浓度范围为5.64~416.45ng/m3,污染最严重。源样品测定结果分别为扬尘78.74ug/g,煤烟尘6.12ug/g,钢铁工业尘30.54ug/g,焦化尘3187.42ug/g。应用比值法和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对污染源进行识别,燃煤和炼焦是攀枝花市PAHs的主要来源,对攀枝花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的分担率分别为55.8%、19.9%。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于2018年12月3日-2019年1月1日在辽宁省西南典型城市葫芦岛市和朝阳市分别布设3个城区采样点,在区域传输点龙屯水库布设1个采样点,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n=201).使用离子色谱检测样品中的Na+、Mg2+、Ca2+、K+、NH4+、SO42-、F-、Cl-和NO3-的质量浓度.观测期间PM2....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设立采样点,分别于春、夏、秋、冬的四季代表时间段采集PM_2.5样品.在实验室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测定样本中硫的总量;同时,利用离子色谱测定细粒子中硫酸盐的含量,探讨大气PM_2.5中含硫化合物的季节变化,气象因子以及污染天气对含硫化合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气细颗粒中总硫、有机硫、硫酸根的年浓度值分别为5.41±3.61、1.46±1.54、11.85±7.23μg·m~(-3).有机硫占总硫的比值春季为15.6%±10.2%,夏季为27.1%±14.0%,秋季为27.5%±21.7%,冬季为22.4%±13.3%.有机硫占总硫的平均比值夏、秋两季略高于春、冬两季,说明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气溶胶中硫酸盐转化为有机硫.冬季污染天气下有机硫/总硫的比值为28.2%±12.4%,明显高于非污染天气下有机硫/总硫的平均比值14.2%±10.9%.硫酸盐和有机物在大气颗粒物中的汇聚,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浓度同时增多,可促使PM_2.5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表汞释放通量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方凤满  王起超 《环境化学》2004,23(1):109-110
大量研究证实土壤中的汞可以释放到大气中 ,是区域汞多介质环境污染的重要特征之一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地表覆盖类型与森林土壤存在很大差异 ,其地表汞释放的研究对了解汞的多介质循环有重要意义 ,本文测定了长春市七种不同地表类型的汞释放 ,并分析了其释放规律 .1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在长春市区范围内 ,选择七种不同的地表类型 :煤炭堆放地 ,沥青地面 (公路 ) ,裸地 ,草地 ,市区森林土壤 ,郊区森林土壤 ,郊区空旷地 .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测定土壤挥发性汞释放通量 .同时 ,采集大气样品与土样 ,测定大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鞍山市秋季大气细颗粒(PM2.5)中污染元素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4年10月在鞍山市6个监测点位采集PM_(2.5)样品,运用富集因子和相关分析法对元素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Fe、Ca、Zn、Mg、Na、Pb元素浓度含量之和占所有检测的12种元素浓度的98.13%,是主要的污染元素;鞍山市秋季大气细颗粒物中污染元素主要来源于钢铁冶炼、机动车尾气与燃煤的混合型污染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气采样器采集上海市某工业区焦化厂,电厂和氯碱厂的大气颗粒物(PM10),结果显示,工业区中低环化合物占优势;焦化厂、电厂和氯碱厂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是萘、苊和菲;煤炭燃烧是该工业区焦化厂和电厂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氯碱厂多环芳烃可能主要是来自于其上风向的焦化厂,二者可能有弱的相关性;苯并(a)芘含量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大气能见度、气候变化以及人体健康的重要污染物,研究大气中PM10的污染来源对于了解城市中大气的污染状况和制定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长春市的净月公园、劳动公园、君子兰公园、体育学院、儿童公园、客车医院、工商学院和邮电学院作为受体采样点,于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期间,采用KC-120型中流量PM10/TSP采样器(青岛崂山应用研究所)进行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采样,共采集40个受体样品。样品经预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了样品中的Be、V、Cr、Mn、Co、Ni、Cu、Zn、Mo、Ag、Cd、Sb、Ba、Tl、Pb、Na、Mg、K、Ca共19种无机元素,将经过标准化后的760个数据代入EPA UNMIX6.0软件对长春市大气中PM10进行源解析研究,其中,Min Rsq=0.89(89%的数据方差可由该模型解释),Min Sig/Noise=2.50。结果表明:长春市大气中的PM10主要有3个来源:源1为燃煤尘或工业扬尘,贡献率为19.5%;源2为机动车尾气或土壤风沙尘,贡献率为13.1%,源3为城市综合扬尘和其他未知尘源,贡献率为67.4%。对这3个源进行相关性分析,3个源间的相关系数并不是理论值0,而是在-0.553~0.345间变化;源1和源3间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553;其次是源1与源2,为0.345。由此说明,长春市的PM10污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将UNMIX模型的解析值与测量值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总物种的解析值与测量值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0.98),每个物种的解析值与测量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713~0.980,相关性强,二者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冬、夏两季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于2013年2月、7月对北京、天津、石家庄及4个国家大气背景点进行了PM2.5及PM10的采样,分析了质量浓度及9种水溶性离子,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颗粒物污染冬季重于夏季,冬季污染水平石家庄天津北京,夏季污染天津、北京石家庄,区域内PM2.5与PM10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冬季为0.8796,夏季为0.8424,说明整个区域颗粒物污染有较为相近的来源,大气颗粒物污染表现出区域性特征;(2)京津冀地区PM2.5及PM10中的9种水溶性离子浓度规律为NO-3、SO2-4、NH+4Cl-、Ca2+K+、Na+F-、Mg2+.该地区水溶性离子污染冬季最重为石家庄,夏季则为北京;(3)在京津冀地区二次离子NO-3、SO2-4、NH+4是主要的污染离子,3种离子质量浓度总和在PM2.5、PM10中冬季分别占48.9%、27.8%,夏季分别占58.7%、48.5%.二次离子主要集中在PM2.5中,其对细离子浓度的升高起到直接作用,且二次离子的构成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整个区域向硝酸型污染转变,二次离子的季节分布也呈现区域特征,冬季NO-3离子质量浓度比重最大.夏季则为SO2-4;(4)粒径越小富集水溶性离子的能力越强,在PM1中分布了50%以上的水溶性离子,73.9%—94.8%的水溶性离子分布在PM2.5中.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主城区春夏季不同粒径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通道采样器,采集重庆市主城区PM1.0、PM2.5和PM103种粒径的颗粒物样品,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1.0、PM2.5和PM10日浓度均值分别为0.057 mg/m3、0.075 mg/m3和0.120 mg/m3,主城区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对3种粒径颗粒物样品中的碳组分、水溶性组分以及无机污染元素组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室内降尘粒度、磁学特征与重金属污染垂向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通某高校为采样点,采集3个校区教学楼不同楼层室内降尘,测试并分析样品的粒度、磁学特征、重金属污染的垂向分布规律,讨论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品的粒度特征在垂向上呈明显波动变化,在人流量大的教学层,粒度特征受教学活动影响;在人流量小的办公层,粒度大小与楼层高度有关,即随楼层增加,粒度逐渐减小,如校区3教学楼1-3、7、9层粒度分别为35.4、29.0、28.8、27.3、23.2μm.室内降尘磁性矿物主要以亚铁磁性矿物和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为主,χARM值垂向变化趋势与χlf基本一致,指示单畴颗粒对样品磁化率贡献较大.各校区教学楼不同楼层Cu、Zn、Pb、As元素富集因子(EF)值由10降至接近1,指示随楼层增加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严重污染到无污染;校区3教学楼1—5楼重金属污染程度均相对较高(内梅罗指数平均为20.08),6层及以上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内梅罗指数平均为9.01),说明随着楼层的增加,重金属污染总体呈降低趋势.小于20μm粒径颗粒对重金属元素As具有较好吸附作用,大于20μm颗粒对重金属元素吸附作用较弱.饱和等温剩磁(SIRM)与重金属元素As具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2=0.4351),用SIRM可快速指示室内降尘重金属元素As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0.
天津城区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青  蔡子颖  张长春  穆怀斌 《生态环境》2010,19(9):2225-2231
根据中国气象局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2009年的气溶胶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天津城区PM10和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M10和PM2.5年均质量浓度为153.24和68.78μg·m-3,其日均值超标率近半,表明南部城区尤其是交通干道附近气溶胶污染较为严重;PM10和PM2.5质量浓度逐月变化呈现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其日变化特征呈明显的双峰型,早晚污染高峰主要受交通源影响;气象条件对气溶胶质量浓度作用显著,气溶胶质量浓度与气温正相关,相对湿度的增高易导致细粒子吸湿性增长,但高湿状态下易引起降水有利于气溶胶的湿清除,西南气流和偏北风是PM10和PM2.5高浓度的主要影响风向,静小风易造成气溶胶堆积,高风速可引起PM10排放增多,但对PM2.5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