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雅楠  杨帆 《环境保护》2016,(13):58-62
在因环境问题导致的侵权案件中,原被告之间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信息不对等,往往会导致因果关系难以证明。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外环境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分配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阐释了我国环境侵权案件因果关系证明制度的转变,建议在我国的环境侵权案件中可以引用部分因果关系学说理论,以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利益,推动环境诉讼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孙晨  杨帆 《环境保护》2020,48(6):59-63
由于环境侵权具有特殊性,我国立法中对于环境侵权逐步确立了在无过错责任下实行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但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贯彻。本文分析了立法与司法中关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问题的矛盾及其出现的原因,并主要对举证责任倒置与因果关系推定的界定和区别展开分析,指出了二者在概念、逻辑结构与举证责任分配上的不同,并基于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对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证明问题倾向于法律推定的形式,肯定了由举证责任倒置到法律推定的改革是一种立法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侵害案件的不断增多,正确分配举证责任,将有利于法院正确解决纠纷,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本文将针对环境侵权的特点,重点论述原告和被告各自应对哪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以及原告的举证责任和被告的举证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环境维权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因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农民致贫、返贫的情况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民环境意识和环境维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农民环境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朝霞  刘轩  高翔 《环境保护》2016,(16):61-65
同高度盖然性说、疫学因果关系说等的举证责任正置思维不同,《环境侵权解释》不仅确认了以举证责任倒置为基础的因果关系反向推定规则,还规定了原告关于排污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关联性的初步证明责任。针对关联性的证明,原告可从时间先后的关联性、空间距离的关联性、环境接触的关联性、致害物质的关联性、生态作用的关联性、疫学原理的关联性和概率统计的关联性等方面入手。运用这一原理对中国垃圾焚烧致病第一案进行检视,发现该案原告实际上已完成关于关联性的初步证明责任,而被告却未能完成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最终证明责任,理应推定因果关系成立,判原告胜诉。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颁布,其中关于环境污染责任虽然仅有4个条款,但它是在总结近些年环境侵权案件面临法律问题基础上形成。为更好地维护公众环境权益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陵权是指因为产业活动或者其他人为原因致使自然环境遭受污染或者破坏,并因而对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益或公共财产造成损害的事实。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伴而生,又与环境资源的稀缺密切相关。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就是环境侵权纠纷。与其他的侵权纠纷相比,环境侵权纠纷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环境侵权纠纷主体的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8.
张宝 《环境保护》2013,41(14):64-66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提供单位】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案例点评人】张宝【案例类型】环境民事案件【案例名称】曾某诉贵阳双辉钢铁公司等水污染责任纠纷案【主要争点】环境污染责任的因果关系认定【污染类型】水污染【裁判情况】一审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关键词】《侵权责任法》第66条举证责任倒置原告义务  相似文献   

9.
钟奇振 《环境》2009,(2):18-20
中国老百姓是最淳朴善良的,有句俗话讲“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面对自己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有的人选择“忍气吞声”将就着过日子,有的人“搭便车”指望别人去出头。  相似文献   

10.
环境侵权损害往往是严重的社会性权益损害。环境损害的受害人不仅应该从加害人处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损害赔偿,基于环境侵权行为的社会性,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受害人应该而且能够通过社会途径获得补偿。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财务保证制度、行政补偿制度等都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使受害人及时充分地获得救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中国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依然比较严重,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机制,就是要深化环境保护改革,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环境产权制度,完善环境权益,突破环境保护的“公地悲剧”,一方面应强调提高政府的管制作用,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明晰环境产权,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产权制度,通过完善产权制度,调节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同时应扩大社会环境权益,形成“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2013,(5):61
2013年2月26日,中华环保联合会2012年环境维权新闻发布会在国谊宾馆召开。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副秘书长冯晓星、谢玉红,秘书长顾问吕克勤,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复议处副处长季林云、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处罚处副调研员李铮,中华环保联合会的环保志愿律师和志愿律所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秘书长曾晓东主持,他指出本次新闻发布会旨在推动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推动环境司法的创新改革;号召社会各界尤其是公众和媒体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14.
汪榆淼  林燕梅 《环境保护》2013,41(10):54-56
【案例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例提供单位】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例类型】探索类【案例点评人】汪榆淼林燕梅【案例名称】如何处理土壤污染损害赔偿案【主要违法行为】环境污染侵权,违反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污染类型】土壤污染【违法企业所属行业】铅酸蓄电池生产行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由于环境侵权不同于传统的民事侵权行为,其法律救济存在着诉讼困难、救济不足、索赔困难等不少问题.为此,提出了完善环境侵权法律救济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环境法律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陈宇 《环境保护》2012,(15):53-55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关于噪声侵权的投诉案件也日渐增多。通过对噪声侵权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区别噪声干扰侵权与噪声污染侵权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噪声侵权从形式上看仅仅是被冠以噪声之名,是对侵权加以形式限制,但实践中绝不能忽视这一限制对侵权行为性质的影响。我们通常将噪声侵权归于环境侵权,然而噪声侵  相似文献   

17.
俞海  张永亮 《环境保护》2014,(18):49-51
当前我国因环境影响引发的邻避运动处于高发期,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频发的社会现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环境邻避运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我国环境邻避运动的趋势和特征,剖析了环境邻避运动发生的本质和内在原因,提出了化解环境邻避运动困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许凯 《环境保护》2013,41(10):74-76
跨国环境侵权一般指一国领域内的环境侵权行为造成了其他国家领域内人身或财产损失,或对环境产生损害与损害危险。这种国际性环境侵权事件一旦发生,所涉及的受害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经常位于不同的国家,因而当一件跨国环境侵权诉讼在某国法院被提起时,法官首先遇到的难题便是法律选择问题,即究竟应当以哪一国的环境责任法作为审理案件的实体法?因为每个国家发展水平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日益脆弱的环境现实必然产生矛盾--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环境侵害案件的不断增多,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法制建设不足,只是在近二十五年中立法工作才得以提速、加强.而这当中,对环境保护及环境违法处置方面的立法尤显不足,由此造成目前现实中的环境侵害案件,用传统诉讼制度来解决时,问题和缺陷日益显露.深入研究此类案件的特点,将有利于司法部门正确解决纠纷,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本文对环境侵害之诉讼要件中的诉讼主体的确定,诉讼请求的根据与范围、证明规则,以及诉讼时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利益、惩治危害环境行为的利器,在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证明标准有利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不同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应当结合其自身的特性,建制多元化、多样性的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