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超声波对污泥破解及改善其厌氧消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蒋建国  张妍  张群芳  陈懋喆  杜雪娟 《环境科学》2008,29(10):2815-2819
利用槽式超声波发生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处理,研究超声波对污泥的破解效果以及破解后污泥消化产气能力的改善情况,分别比较超声波发生方式、处理时间、功率和声能密度等因素对污泥破解及厌氧消化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处理后的污泥在厌氧反应初期.其产气速率增长较为明显.同时,单频超声波处理后污泥的厌氧产气累积增量高于双频超声波,为40.93%.而双频超声波处理后污泥的SCOD溶出量大,比单频高23.5%.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除垢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强声场处理流体,使流体中成垢物质在超声场作用下,其物理形态和化学性能发生一系列变化,使之分散、粉碎、松散、松脱而不易附着管壁形成积垢,从而达到防垢的目的。系统地介绍了超声波用于锅炉循环水除垢的技术研究成果,全面阐述了该技术在锅炉循环水除垢方面的优势,并就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子工业的零、部件大部分采用超声波清洗。其优点是对一些复杂的零、部件以及用普通方法难以达到完全净化的细小零件,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它不但可以去掉零件的油脂,还可以除去其它无机杂质和一些物理性脏物,像灰尘、纤维等。因此超声波清洗已成为电子工业零、部件净化不可缺少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清洗方法。超声波清洗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孔化作用,发生强大的撞击力量,使物体表面的油脂和脏物脱落在溶液中,使零、部件表面净化。超声波的产生是利用晶体的电压效应(对晶体压电式而言)。晶体受电场作用时会产生机械变形,当施交变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波破碎活性污泥中的细胞壁,使细胞的胞液渗出,达到污泥干化的目的。通过研究利用超声波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原理,不同条件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处理后活性污泥性质的改变情况。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超声波技术研究的深入,利用超声波处理活性污泥的方法将日趋成熟。超声波作为一种清洁的手段一定会广泛应用于废水的处理工程中,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书珍  康迪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7):2696-2704
为了探索超声波预处理提高厌氧发酵产气量的机理、优化超声波预处理工艺及分析超声波预处理的能量效益,利用因子分析法和通径分析研究不同发酵阶段各环境因子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以及发酵初始环境与甲烷产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超声波预处理工艺,并且分析了超声波预处理的能量效益.结果表明,在40 k Hz和0.20 k W下,适宜的超声波预处理能显著提高厌氧发酵总产气量(p0.05),牛粪预处理17.68 min后与玉米秸秆预处理19.94 min混合发酵,甲烷产量最高为177.20 L·kg-1(以TS计),显著高于CK(未经预处理组,p0.05),其能量效益也最高,为1835.14 k J·kg-1(以TS计).超声波预处理通过改变发酵初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酵过程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来使发酵系统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产气量.超声波预处理是一种能量输入的预处理方式,产气量高于CK处理组,但其能量效益不一定大于零.因此,在优化超声波预处理条件时必须对其能量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能为超声波预处理条件的优化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铝粉表面超声波化学镀Ni-Co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铝粉表面进行镀Ni-Co合金层的研究,为制备新型的空心陶瓷吸波材料提供基础原料。方法利用超声波化学镀法。结果铝粉经过超声波化学镀Ni-Co合金,质量增加平均百分率达到了89.0%,通过SEM,EDS和XRD分析,表明在铝粉表面形成了Ni-Co合金层。结论利用超声波化学镀法能够在铝粉表面形成Ni-Co合金层。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研究及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曹秀芹  陈珺 《环境工程》2002,20(4):23-25
本文分析了超声波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并对超声波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同时提出可以利用超声波分解污泥作为形成微生物隐性生长的一种方法 ,并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日益严峻,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污泥过程减量化技术已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超声波以其"绿色、高效"在污泥过程减量化工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探讨了超声波促进污泥过程减量化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概述了单独利用超声波及超声波与其他技术联用促进污泥过程减量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低强度超声波在污泥过程减量化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超声波空化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机理和超声波辐射促进微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的分析研究,提出将超声波应用于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同时设计了利用超声波空化反应单元作为污水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艺,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在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直接进行超声波辐射提高生物处理能力的工艺。分析了超声波强化污水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污水厂生物脱氮碳源不足和剩余污泥难以处置的问题,探讨了利用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作为生物脱氮外加碳源的可行性。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考察了超声波声能密度、时间和pH对剩余污泥可生化性(BOD_5)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破解剩余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声能密度为2. 0 W/m L,超声波时间为40 min和pH=7. 0的条件下,剩余污泥ρ(BOD_5)为2195 mg/L,增加为原来(88 mg/L)的24. 9倍,大大增强了其可生化性。超声波破解前后剩余污泥的大肠菌群检测结果证明,超声波破解也可将致病菌灭活,使剩余污泥无害化。在以3种剩余污泥产物为外加碳源的反硝化实验中,利用最佳参数条件下处理的剩余污泥为碳源时反硝化效果最好,反应仅进行14 h,ρ(NO_3~--N)从108 mg/L迅速降至3 mg/L,去除率达到95%以上,NH_4~+-N几乎无积累,整个反硝化过程完成仅需24 h,表明采用优化后的超声波预处理条件可以有效提升以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反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SMBR处理中的超声波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低强度超声波强化低温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污水生物处理中最优超声波参数的选择。结果表明,功率密度为0.27 W/L、辐照时间为20 min时,超声波对低温SMBR中COD去除的强化效果最佳。SMBR对NH3-N去除效果达到最佳时,超声波功率密度和辐照时间分别为0.27 W/L和15 min。综合考虑,选择更有利于低温时NH3-N去除的超声波参数:功率密度0.27 W/L、辐照时间15 min。经此超声波处理后COD、NH3-N的强化效果在24 h均能保持,故可设置超声波处理的时间间隔为24 h。  相似文献   

12.
废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中,需考虑对偏光片的处理。在超声波和加热作用下,利用强碱对废液晶显示器面板上的偏光片进行剥离,分析了温度、碱液浓度和超声波频率对偏光片剥离效果的影响。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王水对剥离偏光片后的玻璃基板进行酸浸,分析各浸出阶段的铟溶出特性。结果表明,在超声波作用下,在一定温度(50~80℃)内,利用Na OH溶液可实现废液晶显示器面板偏光片的高效分离;当温度为70℃、超声波频率为45 k Hz、Na OH浓度为0.1molL时,偏光片的剥离仅需37 min;Na OH溶液为0.1和0.3 molL时,化学剥离过程中未发生铟元素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液相脱气技术是利用高强度超声波产生的"超声空化"现象脱除液相中多余气体的一种方法,是超声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本文主要对超声波空化引起的液相脱气原理和脱气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详细介绍了超声波液相脱气技术在冶金领域以及环境、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主要成果,同时指出超声波液相脱气技术是常温条件下一种稳定、快速、有效且对环境无污染的脱除液相中剩余气体的方法,也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种常温脱气技术。  相似文献   

14.
Zoos新超声波移动支付技术,不需依赖NFC芯片,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就可运作。实际操作中,Zoosh同NFC技术并无二致:将两只手机靠在一起“碰一碰”,交易即可完成。稍有不同的是,NFC是通过芯片发出响应,而Zoosh则是通过装备来监听超声波通讯。利用超声波,手机通过麦克风、扬声器就能完成近距离“相认”,而不必改造手机。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强化内电解对对-硝基苯酚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讨论了超声波与内电解处理的可行性。优化超声波、内电解和两者联用的条件,利用常用流程处理10mg/L模拟废水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超过96%,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分析了超声波对内电解强化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和机理,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萃取是近年来在样品预处理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技术,与其它萃取方法如索氏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比较,它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其应用目前还较少。文章介绍了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及其进展,并展望了超声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辅助萃取是近年来在样品预处理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技术,与其它萃取方法如索氏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比较,它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但其应用目前还较少。文章介绍了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及其进展,并展望了超声波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声波单独及与硝酸联合作用于铅锌矿区附近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了超声时间、功率和泥浆浓度对重金属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单独作用能够促进重金属向溶液中转移,尤其对于C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Pb、Cu、Zn的作用有限;超声时间和功率的增加(≤700 W时)、泥浆浓度的降低对重金属的去除有利。超声波与硝酸同时作用对于Pb和Cu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但对Zn和Cd没有效果;先超声后酸化有利于Cd的溶出,但是对于Pb、Zn和Cu没有效果。在超声波与硝酸的联合作用中,硝酸起主要作用,超声波对反应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声波处理含工业废机油的污水,阐述了超声波对裂解含油污水中油分子的作用主要是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在空化作用产生空化泡后,在局部形成瞬间的高温高压并进而产生强烈冲击波使得泡体周围的油分子键断裂,形成自由基,而后随着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在污水表面形成一层大分子薄油膜,达到裂解复杂油分子除油的作用。文章通过实验得到了超声波的作用时间、超声功率和频率(40 kHz和28 kHz)对污水作用后对污水粘度和裂解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频率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功率的增加,污水的粘度下降不断加快,裂解效果先增加后降低,约在70 W左右出现最大值;而在相同功率时间下频率为40 kHz的超声波比28 kHz的超声波作用含油污水后对粘度和裂解效果的影响更大;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污水的粘度和裂解效果将持续下降,但是存在临界值。  相似文献   

20.
在室温条件下,将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部分剩余污泥进行超声波处理后,与原剩余污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置于水解罐中进行水解酸化反应,考察超声波泥投配率及水解时间对水解酸化开发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泥投配率越大,溶解性COD(SCOD)的增加量就越大,但是将全部剩余污泥进行超声波处理的水解酸化效果不及部分污泥进行超声波处理的效果好.SCOD随SRT的增加而增加,0~6 h之间的增加率较高,达20%.刺余污泥中磷和氨氮值较高,本试验对磷和氨氮在水解酸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也进行了监测,便于为后期的回收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