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对事故统计分析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反映出不少问题。1.由于事故报告表格较复杂,一些新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和基层企业事故统计人员无法适应。江苏省各市、县、区事故统计分析人员大都新从事统计工作,工作经验较少,对事故方面数据收集不全面,对事故的分类、事故损失、事故原因分析不熟悉,对事故描述比较粗浅简单,导致报表数据填写不全,有的事故原因分析不准,经济损失和工作日损失与实际损失出入较大,数据普遍偏低。2. 统计工作力量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省辖市安监局从事事故统计分…  相似文献   

2.
事故本身包括未遂事故和已遂事故(有人身伤亡)两种。例如,一个挂吊工在指挥吊车作业时,由于吊挂物捆绑不牢或者钢丝绳断裂等原因,造成吊起后的物件突然落下,一种情况是落下物件打伤了作业人员,另一种情况是落下物件没有伤人,前者是已遂事故,而后者是未遂事故。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事故隐患所导致的。所以,不能忽视未遂事故。一、抓未遂事故统计的必要性在事故统计分析过程中,对生产活动中的设备、环境和作业人员可能发生事故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律性,从而掌握预防事故的主动权。因此,就这一点来说,未遂事故与已遂事故对…  相似文献   

3.
A公司将装修工地发包给B公司(B公司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的资质),在承包过程中,2013年12月6日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施工人员贾某死亡。事故发生后,县政府依法组成了“12·6”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2月县政府对该起事故进行了批复,同意对该起事故结案。  相似文献   

4.
时事     
《现代职业安全》2007,(5):14-14
国务院近日公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原因和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依法追究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扰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事故处理的情况要向社会公布。草案还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事故调查组成员、有关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这个条例必将成为实施事故责任追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施工中,各种各样的物体打击事故对工人的危害十分严重。为探索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规律,笔者搜集整理了87起物击事故致人员死亡和重伤的安全,并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提出了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总结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有效遏制危化品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劳动保护》2004,(10):88-89
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多数化学品具有危害性,也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世界各地接连不断发生化学品爆炸、火灾和泄漏事故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危化品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所以,探索和总结危化品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对遏制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高事故报告质量的关键济南第二机床厂李准,许本祖所谓事故报告的质量,是指事故报告及其调查材料的真实程度和社会利用程度。质量高的事故报告,不仅有利于事故单位的整改,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起到举一反三的积极作用。因此,掌握事故报告质量的关键,对安全工作者有...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起TW-200杂物电梯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勘察和事故分析,找出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对制造、使用、安修单位和有关部门加强杂物电梯监督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事故分析刘晓华,周建敏实验室事故与实验存在的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分不开。日本大学曾对实验室事故类型进行过统计分析,其中玻璃器皿造成的事故占34.7%,药品起火与灼伤造成的事故占21.1%,使用刃具造成的事故占14.8%,操作机械...  相似文献   

10.
翻出一些陈年老帐本──过去的事故结案纪录,有时想想,如果再把这些事故拿出来分析,好象有些残忍,因为这对事故的当事人或当事单位无疑是一次痛苦的记忆。但是,从“前车之辙,后车之鉴”的教育思路来说,分析已定案的事故,把事故的血的教训,真实的原因,详细的真实的经过公诸于众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但愿我们的事故剖析,对当事人的记忆的痛苦能减到最低限度;而把它的教育意义放大到最大最大。让我们今后可以少听痛苦的呻吟,少看夭折的生命和淋漓的鲜血。为此,我们在行文中,将努力把事故单位、事故当事人的影响尽量淡化,对事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一起“矿井动力现象”事故,从发生这起事故的条件和可能性及其事故后的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该次事故不是一起“矿井动力现象”-煤与瓦斯突出,而是一次因放炮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指出了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总结了该次事故的经验及教训,同时也提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评估城市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基于我国对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管理制度和标准要求,设置了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的构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提出了我国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评估的体系框架,并以南京市某高层公共建筑为实例,运用模糊综合法对该高层公共建筑的事故灾难应急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该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定量评估得分为83.636 3,级别为“好”。研究表明,该评估方法能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出高层公共建筑的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并可根据定量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的提升和完善,为科学评估并提升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清 《安全》2010,31(3):12-15
本文通过数据统计揭示出水电施工中多发事故类型和总体原因,其中提升事故是常见事故类型之一。同时介绍了水电施工竖井卷扬机提升系统的典型安全事故并分析其主要原因,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从“事故链”的角度对提升系统安全事故的共性原因进行归纳、论述,具体讨论了提升系统安全事故的4M特征。  相似文献   

14.
傅贵  韩梦  贾琳  万井江  付汇琪 《安全》2023,(3):1-8+89
事故致因理论作为安全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明确其概念和发展过程对理解“大安全、大应急”等管理业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分类进行梳理。结果表明,1984年至今发表的事故致因理论综述文献中,将事故致因理论分为3个主要类别,即线性事故致因理论、多因素事故致因理论和系统论事故致因理论。其中系统论事故致因理论主要包括AcciMap、STAMP、FRAM和HFACS,这几个模型在社会技术系统事故发生机制的定量化描述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抽象性。动态事故致因“2-4”模型完全具有系统论事故致因模型的特征,它在社会技术系统事故发生机制的描述及预防对策制定上比以往模型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经国务院同意,对222名事故责任人作出如下处理:  相似文献   

16.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事故概率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机系统的事故类别进行了划分,利用可靠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人机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进行分析与计算,并通过实例分析计算压砖成型操作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全国死亡百人以上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了1990~2005年我国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此类事故共计25起,总死亡人数4340人。此外,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事故的类型、所属行业和发生时间等,找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最后,对死亡百人以上事故的预防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叉车事故是铁路装卸作业的惯性事故,本文研究了安装月合防护栏防止叉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表明,这种安技措施对减少叉车事故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陆译 《劳动保护》2004,(1):30-35
事故调查是通过收集事故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信息、痕迹与特征,并加以分析、鉴别与判断,从而揭示引起事故的原因。因此,事故调查是一个从果求因的逆向思维过程。在这种逆向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思路与思维方法显得特别重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收集、核实、分析与鉴定事故发生后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纷繁的现象、信息和面目全非的残骸,查找出事故的可能原因,通过科学的分析,逐一排除,最终认定引起事故的原因,这是国外事故调查工作的程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调查人员应当遵循的准则。查找事故的可能原因,广泛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改进安全工作,有效预防未来事故,才是事故调查最根本的目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编辑一些国外重大事故调查案例。研究和借鉴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或许能够对我国事故调查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炼钢厂几种重要危险进行分析,从事故模式、事候发生概率值两个方面,着手研究和分析防止事故发生、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