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安防》2006,(7):9
2006年11月20日至22日,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在京组织召开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第二次编制工作会议,公安部科技局领导、各地公安厅、局的代表、SAC/TC100委员、通讯委员、专家、企业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SAC/TC100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希清、委员兼副秘书长施巨岭主持.……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0日至22日,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在京组织召开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第二次编制工作会议,公安部科技局领导、各地公安厅、局的代表、SAC/TC100委员、通讯委员、专家、企业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SAC/TC100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希清、委员兼副秘书长施巨岭主持。SAC/TC100副主任委员公安部科技局三处处长李明甫代表公安部科技局副局长、TC100主任委员刘烁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安防项目的进展情况。副主任委员、中国安防行业…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27日,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1)在重庆召开了国家标准《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修订版送审稿)专家审查会。会议由分技委秘书长牟晓生主持,公安部科技局李明甫处长、张浩副处长,中国安防行业协会靳秀凤秘书长,SAC/TC100刘希清秘书长,中国安防认证中心刘剑锋副主任,SAC/TC100/SC1部分委员以及生产、设计、使用防盗安全门的专家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推举了SAC/TC100安防标委会秘书长刘希清为专家审查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永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陈加斌和哈尔滨…  相似文献   

4.
近期,2011年国际电工委员会/报警与电子安防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79)年会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承办,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SAC/TC100共同协办。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等15个国家的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以SAC/TC100副主任委员陈朝武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共七人参加了会议,来自中国、韩国的12名技术人员列席。  相似文献   

5.
首先恭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第五届委员会成立.您认为,当前SAC/TC100面临的最大机遇是什么? 谢谢.总体上来讲,SAC/TC100五届一次会议应该是很成功的,体现了务实和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日,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体防护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0/SCI)在上海市召开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送审稿)专家审查会。来自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标准规范处、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SAC/TC100/SCl、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公安部技术监督情报室、国家安防产品检测机构、公安技术防范管理部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生产、设计、使用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的专家共18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国安防标委会,SAC/TC100)成立于1987年,承担着我国安全防范报警技术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12月26日,SAC/TC100六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第六届委员会共有委员98名、顾问2名,还聘任了18名特聘专家。SAC/TC100自成立以来,安防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为满足公安业务应用和促进安防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安防》2007,(6):8-8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四届五次会议于5月31日在杭州召开。SAC/TC100第四届委员会委员、部分特聘专家和安防企业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公安部科技局谭晓准副局长、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二部服务业处段炼处长、浙江省公安厅孟涛处长和杭州市公安局陈伟常务副局长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分别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2020年,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围统安防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及国际发展方向,积极落实新标准化法相关要求,扎实推进务实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更好地保障安防行业发展和推动公安标准化工作构筑了坚实基础.在SAC/TC100秘书处的大力支持下,本期特别报道对SAC/TC100近期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00)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五届一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3-24日在京召开.SAC/TC100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特聘专家和应邀嘉宾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层体系结构B/W/S/S,C/S/S应运而生,在综合分析了B/W/S/S结构和C/S/S结构的基础上,以C/S/S结构为系统管理核心,由网络管理服务集、网络管理协议平台组成了一种B/W/S/S,C/S/S混合结构信息系统模式。为解决该混合结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笔者提出了将防火墙和强用户认证机制相结合的方案。由于防火墙的主要防范目标是来自于外部网络的攻击,对于自己内部网络却基本上不采取什么安全措施。当内网用户远程登录系统时,通过强身份认证系统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可以补充防火墙在安全防范方面的不足,有效地保障了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直接熔融插层技术制备聚碳酸酯/ABS聚合物合金/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了聚合物合金和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化降解行为.分别采用了无模式函数法(model-freemethod)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法(multivariate nonlinearregression method)进行动力学评价.由此确定了整个降解过程的表观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聚碳酸酯/ABS/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两种材料的热氧化降解模型是一个两步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3.
The explosion of the methane/air mixture and the methane/coal dust/air mixture under 40 J center spark ignition condition wa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in a large-scale system of 10 m3 vessel. Five pressure sensors were arranged in space with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he ignition point. A high-speed camera system was used to record the growth of the flame. The maximum overpressure of the methane/air mixture appeared at 0.75 m away from the ignition point; the thickness of the flame was about 10 mm and the propagation speed of the flame fluctuated around 2.5 m/s with the methane concentration of 9.5%. The maximum overpressure of the methane/coal dust/air mixture appeared at 0.5 m. The flame had a structure of three concentric zones from outside were the red zone, the yellow illuminating zone and the bright white illuminating zone respectively; the thickness and the propagation speed of the flame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thickness of red zone and yellow illuminating zone reached 3.5 cm and 1 cm, the speed reached 9.2 m/s at 28 ms.  相似文献   

14.
在20 L爆炸实验装置中,开展了3种不同中值粒径的EVA树脂粉尘/甲烷/空气所组成的杂混物爆炸特性研究,探究了甲烷浓度对粉尘爆炸下限、最大爆炸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添加的甲烷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仍使得粉尘爆炸下限得以降低,粒径较大的EVA III粉尘,当甲烷体积分数为1%时,爆炸下限降低约25%;粒径较小的EVA I粉尘,当混入甲烷体积分数为4%时,爆炸下限则降低80%;甲烷体积分数每增加1%,可燃粉尘最大爆炸压力上升约10%,但对于粒径较小的EVA I粉尘,当甲烷体积分数为4%时,最大爆炸压力的上升呈现突变趋势,上升近5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铝粉超细化后对烟火药剂性能的影响,将普通铝粉和纳米铝粉分别与氯酸钾、硫黄粉按照零氧平衡的同一配比(17%Al+63%KClO3+20%S)配制成烟火药剂,分别用0#样品和1#样品表示。用ARC、WL-1型落锤仪和MGY-1型摆式摩擦感度仪等试验装置从热安全性、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含普通铝粉的0#样品相比,含纳米铝粉的1#烟火药剂热分解的初始反应温度明显降低(118.67℃<123.3℃),反应到达最大温升速率所需的时间明显延长(4.94min>0.13 min),反应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明显降低(2.77 MPa/g<3.14 MPa/g),反应动力学因子明显降低(361.85 kJ/mol<409.41 kJ/mol),撞击感度明显下降(12%<100%)。这说明铝粉粒径对药剂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纳米铝粉的加入在加速烟火药剂反应进程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其反应的激烈程度、压力危险性和撞击危险性,即铝粉超细化后可以有效改善烟火药剂的性能,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为能更好地达到同步除磷脱氮的目的,对反硝化聚磷菌(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Bacteria,DPB)进行了富集培养,并对其中的典型菌株进行了特性研究.以校园生活区污水为研究对象,在温度为25℃,pH值为7.5,乙酸钠为碳源,进水COD为316.5 mg/L的条件下,采用三阶段的污泥驯化,对反硝化聚磷菌种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富集的典型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吸磷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结果表明,富集培养后的DPB在A/O/A/O-SBR系统(厌氧2h,好氧1.5h,缺氧1.5 h,后置曝气0.5h)中成为优势菌群,系统中COD、NH4+-N、TN、TP的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28.35 mg/L、0.87 mg/L、4.05mg/L和0.37 mg/L.分离鉴定出具有反硝化除磷能力的Z7、Z9两株典型菌株,其吸磷率均在50%左右.经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特性分析及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Z7、Z9为缺氧反硝化聚磷菌,与假单胞菌(Pseudomonas)最相似,其同源性均达99.9%.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241 Am核素衰变子体对241Am2Zr2O7烧绿石固化体晶胞体积的影响,根据递次衰变理论计算了241Am衰变子体种类及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值,并以Nd2Zr2O7作为Am2Zr2O7的模拟物,La作为241Am衰变子体Np的模拟元素,采用Sol-喷雾热解法合成了(Nd1-xLax)2Zr2O7(0.1≤x≤0.9)系列模拟固化体.利用XRD和SEM研究了该固化体晶胞参数(α、V)随x的变化关系以及其烧结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103 a后,241 Am核素的相对摩尔分数仅为最初的10-5at%,其子体237Np的摩尔分数将达到70at%以上,并在4.3×103a后达到峰值(约99at%).相较其他常规方法,Sol-喷雾热解法能在更低温度、更温和的条件下获得纯相的(Nd1-xLax)2Zr2O7烧绿石样品,且能保证其烧结体晶粒细小(约10 μm),结构致密,残余气孔率可减少到5%.(Nd1-xLax)2Zr2O7模拟固化体的晶胞参数(α、V)均随x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相同x条件下,其晶格常数理论值较试验值大0.2%,其晶胞体积在x为0.9时将膨胀约4%.(Nd1-xLax)2Zr2O7模拟固化体晶胞参数变化趋势与(Am1-xNpx)2Zr2O7固化体的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锅炉4年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从结构及管理上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改进维修,避免了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超深层孔隙地热水中NH4+和NO2-的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郑州市明化镇组细砂热储层为岩土介质,模拟地热水温度环境,分别开展溶质溴、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室内土柱淋滤模拟试验,对比研究其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由CXTFIT 2.0拟合穿透试验数据得到Br-在松散孔隙型细砂热储层中的纵向弥散系数在40℃时为3.735 cm2/h,20℃时为2.057 cm2/h.NO2-在运移过程中存在硝化作用,40℃时的硝化作用比20℃时强.NH4+-N在岩土介质中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由CXTFIT 2.0拟合试验数据得到氨氮在40℃和20℃的阻滞系数Rd,分别为79.14、107.3,但其硝化反应可以忽略.并且淋滤过程中,氨氮淋滤液的pH值逐渐上升,40℃时从7.46~7.68增大到8.78,20℃时最大值达到9.04.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基于电凝聚-紫外-膜联合工艺开发的便携式供水设备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研究了该联合处理工艺对水源水样中TOC、细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2.57 mA/cm2,通电时间20 min,水流量20 L/h,沉降时间20 min,紫外照射30 min时,为延缓电极钝化,兼顾处理TOC和细菌,必要时向水样中投加的NaCl要小于3 g/L.净化后的水质相比于原水样,TOC去除率达82%;杀菌率为99.3%;浊度去除率为99.6%,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研究表明,电凝聚-紫外-膜联合工艺净化水源水具有可行性,利用该工艺开发的便携式供水设备净化水质也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