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梁塘河治理措施中的主体工程潮汐式生态滤床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平原河网地区污染河流中的N、P及有机污染物等的去除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潮汐式生态滤床混合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以潮汐式生态滤床为主体的治理工程运行稳定,河流水质趋好,且在受到污染冲击后,水质能迅速恢复。潮汐式生态滤床对[NH4+-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NH4+-N]去除率最高为99.42%,平均去除率为80.94%。潮汐式生态滤床对TP和IMn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34.37%和35.65%。潮汐式生态滤床内部硝化作用明显,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滤床内主要的优势菌属是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 (1.72%~12.61%)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ia,1.75%~8.75%)。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作为第一优势菌属,其相对丰度远超其他菌属,且随着滤床的持续运行,具有硝化作用的硝化螺旋菌属相对丰度增长显著。微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护鉴湖水质和县广阔平原河网的水环境,绍兴县决定兴建治污外排工程,初步设计已于10月30日通过会审。 该项工程将绍兴县的钱清、华舍、安昌、东浦、福全、湖塘、柯桥(州山片)和中国轻纺城等七镇一城的工业废水及部分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截污,集中处理后外排曹娥江。工程一期规模15万吨/日,干支管线总长41.02千米,投资1.57亿元,覆盖面积达185平方千米。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县级平原河网水污染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河网的水环境问题和影响因素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珠江三角洲河网的水体污染严重,水生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水环境容量形势严峻,治理任务艰巨。受人类经济活动、水资源时空分布、潮汐回荡、盐水入侵和人为浪费等因素的影响,河网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其中,人文因素是造成水质污染和水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此,需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来保护河网的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2009年入秋至2010年春,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为探讨河水受百年一遇大旱后降雨径流污染的状况,对昆明典型交通干道路面的降雨径流和河水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大旱后降雨径流污染的严重性和对河水水质的影响,并考察了曝气塘—浮石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处理大旱后由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导致的重污染河水的效能。结果表明,大旱后的前3场降雨径流污染程度较正常雨季降雨径流污染程度严重,SS、COD、TN及TP浓度平均高出1.3倍。大旱后的前3场降雨径流溢流会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该复合系统在塘调蓄—循环处理运行工况下能有效处理大旱后的重污染河水,对SS、COD、TP、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90%、96%、60%和90%,出水均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5.
常州市平原环状河网水环境改善方案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常州市平原河网水力特性,建立相应水环境模型,运用一维圣维南方程组模拟研究区河网水文变化,CSTR水质模型模拟水质指标COD、TN变化,利用2012年7月与2013年4月水文水质同步监测数据对模拟结果的验证表明,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研究区河网水文水质变化情况。并针对影响河网水质的3个要素(上游引水、污染源和自净能力)设置8个不同改善方案情景,分析河网水质与3个要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保证上游引水水质良好的情况下,上游开闸引水更有利于研究区主干河道新澡港河、老澡港河东支河与北塘河水环境的改善,而对于内部河道柴支浜南支河,则需提高上游污水厂出水水质的同时,改善该河段水生态环境,提高其自净能力。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水系改善措施和规划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典型高混接率分流制排水泵站雨天放江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分流制系统z泵站汛期降雨放江水质水量分析,在调查系统服务区特点、泵站运行和开展现场实测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1)由于管网系统混接情况严重,加上高水位运行、雨前预抽空等原因,Z泵站汛期放江频率高,污染严重;(2)放江污染物的EMC在不同雨型情况下表现不同,溶解性污染物随降雨量的增大而降低,而包含悬浮物的污染指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这主要与管道沉积物特征有关;(3)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泵站的放江负荷量显著增加。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前峰雨使得泵站放江污染负荷远大于后峰雨;(4)受雨型与预抽空的影响,不论小雨、中雨、大雨,SS初期效应均不显著;COD与TP主要来源于管道沉积污染物,初期效应显著;溶解态污染物初期效应显著,不受降雨雨量与雨型的影响;(5)为有效降低Z泵站降雨放江污染负荷,提出包括雨污混接改造、优化泵站运行、提高截流能力、疏通管道等措施在内的污染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传统水环境容量以90%保证率下的设计枯水流量作为计算条件,存在水文计算条件单一、计算结果固定等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表征水流方向不定、产汇流过程复杂、污染负荷分散的江南平原河网的水环境容量。以宜兴市官林镇水系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11水质模型计算河网控制单元水环境容量,以探究江南平原河网水环境容量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MIKE11模型法下官林控制单元COD、氨氮和总磷月均水环境容量为-152.80、0.92和-1.69 t;桐梓控制单元COD、氨氮和总磷月均水环境容量为220.23、4.49和1.45 t;皇新控制单元COD、氨氮和总磷月均水环境容量为15.42、0.90和0.14 t,呈现出明显动态特征。代表河道水环境容量与流量流速等水文要素有密切关系,市镇级等水质达标河道水环境容量与流速呈正相关,村级等未达标河道水环境容量与流速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平原河网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对二沉池出口污水进行了曝气和机械2种方式的混合絮凝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水质,在相同的投药量下,曝气混凝沉淀后的水质明显优于机械混凝沉淀后的水质,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分别提高:BOD5 6%~9%,COD 4%~6%,NH3-N 6%~9%,TP 15%~24%,SS 8%~18%。  相似文献   

9.
长湖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长湖13个点位的采样监测结果表明:(1)长湖的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超标,特别是化学需氧量(CODcr)、高锰酸盐指数(OC)、总氮(TN)、总磷(TP)等超标严重;(2)从总体上看,长湖水体监测点位的水质是,上游污染情况较重,下游的出水口及大湖湖心水质稍好;(3)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对长湖水质进行评价,水体已达到劣Ⅴ类.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运行后库区水质问题关系库区环境安全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把握三峡库区水质变化趋势是水污染治理的基础。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基于2004—2016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库断面(重庆朱沱)和出库断面(湖北宜昌南津关)水体DO、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水质监测数据评价库区水质,并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建立入出库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模型。结果表明:2004—2016年入库断面梅罗污染指数(Ip)为1.72~3.22,水质属轻污染—重污染,变化波动大;出库断面Ip为0.82~1.46,水质属清洁—轻污染,总体保持平稳;入库断面水质指标逐年偏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级标准,出库断面水质指标逐年偏向Ⅰ级标准,入出库断面首要污染物是氨氮,ARIMA模型预测显示未来入出库断面水质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