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资讯     
正2020年7月11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规划纲要(2020—2035年)》高层次专家论证会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A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黄润秋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必须牢牢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打牢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4,(3):150-151
<正>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如何?今年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将有哪些安排?如何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回应生态环保热点问题。黄润秋表示,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肯定了过去一年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正9月25日,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中国县域绿色发展(仙居)论坛在仙居举行。本次论坛以"守护绿水青山,推进绿色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县域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向、新路径。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等出席论坛开幕式。黄润秋表示,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域绿色发展举足轻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与关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持之以恒地探索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于2022年12月26日以线上会议方式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在此刊发主持词整理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现代气候变化对中国热量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我国的气候变化将更复杂,对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将更为明显。将农业气候资源作为综合气候信息系统来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探讨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热量资源的影响,对气候条件与农业气候热量资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及用蒙特卡罗法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热量资源变化,评价了这一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中澳两国均是面临的严峻挑战,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两国的迫切任务之一。本研究主要比较了中澳两国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机制安排、政策与行动,并选择敏感脆弱的水资源领域为研究分析对象。基于对比研究,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二是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综合管理决策能力建设,努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创新管理机制;三是尽快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专项基金;四是推动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五是学习澳大利亚将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纳入与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相关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开展相关研究和试点。  相似文献   

7.
现状 2009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届时与会各国将缔结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协议,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先后签署和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我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其首要任务是在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框架下建立完善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世界各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英国和新西兰的范例,为我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完善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最核心的依据;其次,建立适应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以及评估机制;再次,设立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中心协调机构,保障评估的高效性以及可靠性;最后,在未来的气候变化综合立法中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化,从而为这一制度提供最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副部长黄润秋、副部长翟青介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李干杰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乃至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8月24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编辑部在陕西西安联合举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70年进程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与技术年会环境管理分会年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报告。会议由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主持,来自生态环境部及直属单位、地方环保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团体、媒体等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原因出发,进一步阐明气候变化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影响,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全面梳理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程,将其分为机制建立、谈判停滞、谈判回暖、谈判升温四个阶段,认为当前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存在气候变化问题复杂、减排责任分歧明显、减排能力不足、合作机制有限等挑战。面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发展规划,通过专项性规划、低碳试点、市场化机制等手段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并对未来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着力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新一轮的气候变化会议刚刚在墨西哥坎昆闭幕。会议之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11月23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报告》概述了2009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可喜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进入法制化和社会化阶段,并在立法上有着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很多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但缺少一部权威的、综合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气候变化应对法",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和具体举措,并以此法为  相似文献   

15.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组织之一。WWF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旨在督促并协助各国共同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方案,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到期,面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达成新的气候变化协议迫在眉睫。届时,如果没有更为有效的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方案,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将会要人类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6月7日,合作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20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日本环境大臣丸川珠代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主持,来自日本外务省、环境省、国立环境研究所(NIES)等近80位日本政府官员、学者、企业人士以及中国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以及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企业界100余名代表参加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路相宜 《环境保护》2022,(16):70-73
<正>今夏,全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国内也出现超强高温天气,并引发话题关注,气候变化成当前最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于近期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在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做出系统谋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中国城市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整合和应用多学科研究成果以最大程度地使区域和全球获益。今天,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社会科学的视角被引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气候传播的关注重点是如何使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更准确、高效地传播到目标受众,从而调动更多利益相关方一起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中。考虑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成效发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底刚闭幕的巴黎气候大会通过《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制度框架,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又一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机制《巴黎协定》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根据公约的目标,并遵循其原则,由《公约》缔约方大会一致通过的适用于所有国家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行动做出了  相似文献   

20.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6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2009年工作安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