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采用氧化还原—中和—絮凝沉淀综合工艺处理含铬、镍等离子的电镀废水.总铬去除率达99.5%,镍离子去除率达99.1%.处理后的废水总铬浓度平均为0.22mg/L,镍离子浓度平均为0.25mg/L.处理后水质清澈透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国家及辽宁省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高效载体生物床工艺对温州某电镀基地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项工艺技术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铜及总氰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试验连续运行2个月以上,在进水COD及重金属浓度均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保持COD平均去除率为62.3%,出水COD浓度降至60.0mg/L左右;出水总铬、六价铬及总氰浓度分别降至1.0mg/L、0.2mg/L及0.3mg/L以下;出水总镍与总铜平均浓度分别为0.33 mg/L与0.27mg/L,远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浓度限值,保障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某上市企业,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一股化学镀镍废水,该类废水中含有各种络合剂及助剂等物质,严重影响重金属镍、磷酸盐等去除;用酸性氧化沉淀+离子交换深度处理法工艺处理该镍系废水,经调试运行表明该方法处理稳定可靠,处理效果优良,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三标准,即出水总镍≤0.1 mg/l、总磷≤0.5 mg/l。  相似文献   

4.
镀镍漂洗废水水质单一,含有较高浓度的镍离子,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本工程采用离子交换-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镀镍漂洗废水,利用离子交换系统浓缩回收废水中的镍离子,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回收利用有用金属、废水中水回用等特点.回收的Ni2+经进一步处理后可返回生产工序使用,处理后出水可回用到电镀生产漂洗工序中.镀镍漂洗废水中Ni2+质量浓度由424 mg/L降至1.0mg/L以下,CODcr由150 mg/L降至20 mg/L以下,SS由28 mg/L降至2mg/L以下.系统Ni2+的回收率能达到99%以上,废水回用率超过65%.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制剂法对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含镍废水和含铬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并在连续试验条件下考察了工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生物制剂深度处理工艺对含镍废水和含铬废水中镍、铬的去除效果好,出水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的限值要求;生物制剂协同氧化工艺对含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显著,对于浓度较低的前处理废水(COD<400mg/L时)的COD去除率平均约为90%,最高可达95.2%,可以直接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规定的限值标准。  相似文献   

6.
采用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表明,印染废水在进水COD、BOD5、SS浓度分别在800、4002、00 mg/L,色度400倍的条件下,经处理后,外排废水COD、BOD5、SS浓度分别为27.2、25、32 mg/L,色度40倍。该工艺运行管理方便,剩余污泥量小,能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为使酸性矿井水总铁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要求,将中和沉淀与絮凝工艺相结合,分析了CaO、NaOH、PAC等药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水总铁浓度为466 mg/L、Fe~(2+)浓度为15.6 mg/L、pH=3.04的条件下达到同等除铁效果,采用CaO作为中和剂的投加量少于NaOH;在单独投加1 200 mg/L CaO的情况下,pH达到7.43,总铁及Fe~(2+)浓度分别降至5.7 mg/L和0.06 mg/L,总铁去除率达到98.8%;选用CaO投加量为1 000mg/L情况下的中和沉淀上清液(pH=6.26)进行絮凝强化处理,当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30mg/L和0.2 mg/L时,总铁浓度由11.8 mg/L降至0.28 mg/L。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采用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可行性,采用"水解+A~2O生化+混凝沉淀+臭氧催化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系统出水COD≤60.00 mg/L,氨氮≤3 mg/L。通过试验确定工艺设计参数:生化处理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90.66小时;生化处理运行负荷1.23 kg COD/m~3·d;臭氧投加量40.00 mg/L;PAC药剂投加量为400 mg/L。  相似文献   

9.
酵母菌-活性污泥法吸附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性能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研究了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 1977)、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1225)和活性污泥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吸附与还原性能.结果表明,解脂假丝酵母对废水的pH适应范围广.当pH=3.2~6.0时,25g/L菌体对电镀废水中30.2 mg/L总铬的去除率达85.0%;对27.7mg/L Cr6+的还原率高达100%.2株酵母协同处理电镀废水,可以有效的提高铬的生物吸附效率,对30.2 mg/L 总铬的去除率达91.1%.曝气生物吸附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是本研究中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最有效的方法.10g/L酵母菌,5g/L活性污泥处理50.3mg/L 总铬、46.2mg/L Cr6+水样8h后,去除率达93.8%;而当污泥浓度为10g/L时,去除率高达99.5%.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铁碳微电解+pH中和+固液分离+催化氧化+氨氮吹脱+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富马酸生产废水。总处理水量为100t/d;进水水质:COD:13600mg/L、氨氮:550mg/L、色度:100倍。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氨氮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采用物化混凝沉淀+生物选择器+氧化沟处理制革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25003500mg/L、BOD510003500mg/L、BOD510001200 mg/L、硫化物401200 mg/L、硫化物40100 mg/L、氨氮40100 mg/L、氨氮4060 mg/L、总铬≤50 mg/L时,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CODcr≤100mg/L、BOD5≤20mg/L、硫化物≤0.58mg/L、氨氮≤10mg/L、总铬≤1.5mg/L。该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耿土锁 《环保科技》2004,10(1):21-23
论述了制革废水综合治理工艺 ,即包括鞣革含铬废水的回收工艺 (加碱沉淀、压滤脱水和氧化提纯 )以及混合废水的治理工艺 (气浮池和氧化塘 )。铬回收结果可使含铬废水的铬从 2 2 0 0~ 35 0 0 mg/L降低到 1~ 1.4 mg/L,去除率高达 99.95 %~ 99.96 % ,满足国家废水排放中对铬的排放要求 ,提纯后的铬达到回用质量 ,可彻底消除二次污染 ;气浮池和氧化塘相串联具有能耗低、污泥含水率低和便于资源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研究沉淀-Fenton氧化对甲基硫菌灵生产废水的预处理,考察SCN^-和CODcr的去除效果。先加入Cu-SO4和Na2S2O3对SCN^-进行沉淀,考察CuSO4和Na2S2O3加入量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对沉淀后水样进行Fenton氧化,通过改变pH值、H2O2浓度、Fe^2+浓度、反应时间等得出该农药废水在常温下的最佳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沉淀处理后的废水,pH值为4、H2O2投加量为6~7 g/L、Fe^2+投加量为1.2~1.5 g/L,氧化时间为2~4 h,CODcr浓度从12 000 mg/L降至3 600 mg/L,总去除率达到了70%。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生物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电镀工业园区的物化出水,重点考察了本工艺对进水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强化工艺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氨氮,混凝沉淀工艺能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当进水COD在200~ 350 mg/L、氨氮在20~35 mg/L时,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的标准,即COD≤80 mg/L、氨氮≤15 mg/L.  相似文献   

15.
特种分离电去离子技术处理低浓度含镍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镀漂洗水为主要来源的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多为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难以处理的一类污染物,其彻底处理方法是实现电镀工艺的闭路循环与零排放。针对这一研究目标,讨论了通常用于纯水制备的电去离子(EDI)装置内部构造的适应性改进,并利用自制EDI膜堆对低浓度含镍废水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条件下,对于Ni2+含量为40mg/L,pH为5。7的原水,EDI淡化水的Ni2+浓度低于0.1mg/L,浓缩水浓度则达到1060mg/L。研究表明,利用EDI技术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可同时实现出水纯化和重金属离子的有效浓缩,回收有价金属和纯水资源,实现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16.
含铬电镀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电镀厂产生的高浓度含铬废水,研究了硫化钠还原沉淀法回收电镀废水中的铬的可能性。讨论了pH、投药量、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变量对铬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6,工业硫化钠(60%)投加量为4.0g/L废水,搅拌速率170r/min和反应时间t=90min的条件下能够将原水中初始浓度为533.1mg/L的三价铬C(rⅢ)和530.0mg/L的六价铬[C(rⅥ)]分别降到42.9mg/L和0.01mg/L。此时铬渣中三氧化二铬(Cr2O3)含量为29.5%,满足回用要求。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去除残余的三价铬C(rⅢ),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讨论了重金属捕集剂(FZ)对其去除的最佳条件。在上述条件下出水中总铬(TCr)浓度最终降到0.94mg/L。  相似文献   

17.
碱性条件下化学法处理大同齿轮厂混合电镀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大同齿轮厂电镀车间外排废水中既含CN- 离子 ,又含Cr6+及Ni2 +、Zn2 +、Cu2 +等重金属离子的现状 ,在碱性条件下 ,采用先氧化破氰 ,再还原六价铬至三价铬 ,最后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 ,使处理后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某企业污水站采用UASB-CASS工艺处理玉米酒精生产废水,为解决其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根据废水水质特点,对企业现有工艺进行改造,采用水解酸化-改良UASB-填料CASS工艺开展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前置水解酸化有助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改良UASB有助缩短反应器启动时间和,CASS池中填料的投加有利于活性污泥附着、生长更新,该组合工艺在进水水质波动的情况下,出水COD质量浓度由工艺改造前的100.0~ 150.0 mg/L降至50.45~80.38 mg/L,出水NH4+-N质量浓度由工艺改造前的1.0~3.0 mg/L降至0.31 ~ 0.62 mg/L,大大削减了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9.
高效复合混凝剂净化含油废水技术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混凝剂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对破乳、混凝沉降、粗粒化等单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及破乳剂是净化含油废水的技术关键,工艺采用的混凝剂为NTCF及破乳剂CW01,试验可将CODCr 从932 mg/L降至125.4 mg/L,最佳可降至77.88 mg/L,排水口含油量降至8.7 mg/L,透光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20.
用稻草和含碱废液制取黄原酸酯并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稻草和金属铬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铬反应废液为主要原料制备黄原酸酯,并用来处理模拟的含铜废水和湘潭电缆厂实际的含铜废水。试验考察了废水的pH值、铜的初始浓度及酯的用量对铜脱除率的影响。含铜20mg/L。的废水经处理后,Cu2+浓度可降至0.05mg/L。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