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矿井老空探放水方法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害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各级事故通报表明,透水事故是主要的重特大事故类型之一。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惊险未遂事故以及一般事故也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也就是说,要想消除这一起严重事故,就必须把这1000起事故隐患控制住。“海恩法则”的实质是指明了每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都是在隐患面前的自我麻木和责任缺失造成的,几乎所有的灾难都是多个漏洞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无伤害事故由于没有造成伤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事故的后果是具有随机性的 ,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应重视对无伤害事故的管理,做好无伤害事故的收集、调查、分析、统计、处理和研究,从中找出事故规律,以采取防范措施,达到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差错,即包括未遂事故、非伤害事故和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事件。美国安全管理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伤亡事故发生规律为 死亡重伤事故;重伤事故:无伤事故=1:29:300,推而广之,未遂事故多于“真实”事故。由于对差错心中无数,因而“小题大做”、“防微杜渐”等等就无从谈起。 为了加强对差错的管理,把工作做在事  相似文献   

5.
林静 《劳动保护》2012,(1):54-56
在安全领域,有一个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即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即使一些工业伤害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则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产生也是由于人的缺点、错误造成的.因而,海因里希理论把工业事故的责任归因于人.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生产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国际上有两大理论模型。一是海因里希法则,由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在1941年提出。这个法则指出,在机械事故中,每一件伤亡性事故背后,都有29起轻微伤害事故,300起未遂事件或隐患。因此也被称之为"1∶29∶300法则"。另一个是墨菲定律。由美国工程师墨菲提出,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的伤害。这两大理论模型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重视,并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南。海因里希法则告诫人们要重视隐患的排查治理,重视对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举一反三;而墨菲定律则告诫人们,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警钟长鸣,注意排除各种致祸因素,而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冲压设备机械的伤害事故的产生也不例外。为此,从冲压设备机械伤害事故的两起案例入手,具体分析形成事故的因素并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由起重设备或起重作业所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起重作业过程,是一个由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吊物及其他有关因素(如环境影响等)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这个系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无论哪一部分受到阻碍,出现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就会构成事故。本文将就起重伤害事故发生后,怎样进行分析与处理的问题作出阐述。 一、起重伤害事故的现场处理及报告程序 发生了起重伤害事故,应首先进行现场处理。事故单位必须尽一切可能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要认真保护事故现场,一切可能与事故有…  相似文献   

9.
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对日本林业历年发生的各种劳动伤害事故调查表明,林业劳动的重伤事故、轻伤事故和未遂事故之间的发生规律基本符合海因利希的1:29:300法则。林业劳动伤害事故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比例一般为1:4或1:5。日本林业劳动伤害事故及其费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职业伤害事故在海洋油气开采特别是海上钻井过程中频繁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作业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造成人员伤亡,预防职业伤害事故至关重要。首先对亚太海域钻井职业伤害事故按照工种、作业类型、事故发生位置、人员受伤部位、工龄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分析事故的原因,总结事故发生规律,找到预防海上钻井职业伤害事故的重点监督工种、重点保护部位并提出重视新人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监督,做好警示标志,减少事故高发位置人员的数量等预防对策,并为进一步改善海上钻井安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事故本身包括未遂事故和已遂事故(有人身伤亡)两种。例如,一个挂吊工在指挥吊车作业时,由于吊挂物捆绑不牢或者钢丝绳断裂等原因,造成吊起后的物件突然落下,一种情况是落下物件打伤了作业人员,另一种情况是落下物件没有伤人,前者是已遂事故,而后者是未遂事故。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事故隐患所导致的。所以,不能忽视未遂事故。一、抓未遂事故统计的必要性在事故统计分析过程中,对生产活动中的设备、环境和作业人员可能发生事故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律性,从而掌握预防事故的主动权。因此,就这一点来说,未遂事故与已遂事故对…  相似文献   

12.
随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林区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电能在林区的广泛利用,牵动了林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林区电气设备的不断老化和人们普遍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的实际情况,致使电气事故时有发生,在众多触电事故中,220V是发生事故最多的电压,林区电气设备事故的预防应引起相当重视。电气事故可分为电流伤害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其它电路故障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导体,电流通过人体而导致的触电伤亡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是指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吸收辐射能…  相似文献   

13.
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攀钢(集团)机制公司金工车间近23年来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并利用统计分析图对金工车间人身伤害事故的月度变化趋势、时段分布、伤害部位及事故原因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揭示金工车间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规律,并提出安全管理建议,希望为机制公司及金工车间预防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班组是企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班组员工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触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是企业各类事故的主要发生群体。因而,开展“以人为本、规范作业行为”的班组安全管理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关键。经对我公司93人次人身伤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4类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1.未确认行走路线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8.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2.未确认上级的指令出现误操作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的6.5%,一般为重伤以上事故或设备事故;3.未确认操作对象及环境是否安全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发生频数…  相似文献   

15.
姜文士 《劳动保护》2021,(10):55-55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很多企业在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定义和事故指标时,均已考虑了未遂事故,但在平时工作中又将主要精力聚焦在既遂事件上。由于未遂事故包含的范围相对宽泛,往往是随机动态发生的,又没有损失性后果,而且事后又非常容易被恢复,所以经常因各种原因被忽略,制度和执行变成了两张皮。未遂事故的严重程度介于事故隐患和既遂事故之间,是既遂事故的前兆信号,很有必要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并予以良好的分析和处置。  相似文献   

16.
杨璇 《劳动保护》2009,(8):33-35
我国目前有非煤矿山近10万座、矿种有180余种。2009年上半年,我国非煤矿山领域发生事故450起、死亡580人,同比分别下降32.3%、29.7%;发生较大事故22起、死亡93人,同比分别下降38.9%、39.2%,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法》第 4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这就是说在安全法律法规方面 ,国家有明文规定 :从业人员应该享有足够的“知情权”。纵观发生事故的类别 ,不外乎有违章冒险作业、麻痹大意、安全设施不完善等等 ,但也有个别地点存在危险因素 ,从业人员在不了解危险因素的情况下 ,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例如 :某厂一名职工在洗刷车辆的时候 ,发生触电事故 ,当即死亡。该厂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冲刷车辆的高压水泵有一接线头漏电 ,该水泵又无漏电保护装置 ,该职…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安全生产事故规律.提高事故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期.无锡市惠山区安监局对本地2005年10月至2012年3月期间.工贸企业中发生的工亡1起1人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一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会来 《安全》2000,21(6):21-21
安全呼叫确认制是企业职工在作业前和作业中,为避免发生伤害事故,用通过呼叫的形式,使作业人员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对安全状况加以确认以达到保障安全目的的一种制度。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工作(特别是2人以上同时进行一项工作)必须通过安全呼叫才能确保安全。否则,易发生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下面笔者介绍的几起事故案例,都是因为忽视安全呼叫确认工作才造成的。 案例1:1998年12月28日,某厂检修设备完毕后,工段长安排人员把检修平台上的废旧备件搬运到车间的一个角落。为了节省时间,工人们在平台上、下分为两组搬运。  相似文献   

20.
起重机在高压线下工作,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触电事故,而且后果相当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历年来流动式起重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起重事故死亡总人数的24%,仅次于桥式和门式起重机。近几年,锦州地区发生了多起流动式起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及人身未遂事故,而且有些事故是重复发生。因此,有必要分析事故原因,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流动式超重机触电伤害事故原因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的触电伤害事故,受多种因素影响,从人、机、环境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