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湾地区,多港埠城镇,工业集中,人口稠密。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过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倾倒入海,海湾水域环境首当其冲遭受污染。水域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根据海域的自然净化能力,合理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海量。然而海水的快速自净,主要靠潮流等动力因素对污染物的平流输运。因此,首先要解决入海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扩散问  相似文献   

2.
总氮为山东省渤海近岸海域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本文利用输出系数法评估了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研究了总氮陆源入海时空分布格局。结合山东省渤海近岸海水水质目标,运用入海负荷最优化法,本研究得到12条主要河流的总氮允许入海量为86,184 t/a,为达成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水质目标,总氮需减排60,505 t/a。基于陆海统筹考虑,本文分配了研究范围内各地市总氮削减量。本研究对有效改善山东省渤海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控制和削减入海污染是当前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防控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通过对2011年-2015年广东省主要入海污染监测统计数据的综合比较分析,表明广东省主要入海排污口污染减排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入海河流污染入海量仍呈上升趋势,局部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同时探讨了当前广东海洋污染减排的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基于环境容量的入海污染总量控制管理体系、推进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入海排污口减排效果、建立海陆统筹的海洋环保联动机制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唐山市加大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整治力度,入海污染物总量大幅减少,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入海排污口数量仍然较大,陆源污染物通过入海排污口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唐山市作为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城市,通过总结排查整治方法和监管措施经验,提出明确排污口管理责任、推进排污口分类整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开展排污口动态更新等监督管理措施建议,为渤海入海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排污口排查整治经验。  相似文献   

5.
渤海是我国唯一半封闭型内海,是我国近岸海域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海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渤海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不断重视,其水质恶化势头得到遏制,但由于缺乏陆海统筹、部门区域联动的控制机制,制约了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而构建支撑陆海协同监控和评价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措施。本文以莱州湾为典型应用场景,通过构建陆海污染源多级监测和评价分析系统,实现高精度多级陆海联动的入海通量监测评估、污染源解析、海域水质变化和入海排污响应分析等主要功能,进而为阐明渤海水质变化和陆源排污关系,建立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技术体系和高效精准的减排方案提供参考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以2016-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作为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分析了5年来渤海近岸海域的水质变化情况、富营养化情况、赤潮发生情况以及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结果表明,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呈现逐渐好转的趋势,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依然存在。文章通过介绍海洋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并提出了控制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措施,以期达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环渤海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秦皇岛近海海域岸地处渤海中部,海域开阔,少岬角,港湾,境内有秦皇岛港及北戴河风景区,鱼虾等水产资源丰富,戴河口一带是对虾产卵场。秦皇岛海域是兼有航运、渔业和旅游的重要海域。 秦皇岛市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由明渠经四条河流(戴河、汤河、新开河、石河)排放入海,河口地区污染尤为严重。为了探讨工业污染给秦皇岛海域带来的影响,开展了海域环境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处海河流域最下游,紧靠渤海湾湾底,海河流域五大支流由此汇合入海,近岸海域水质长期处于劣四类状况,入海河流整体处于劣Ⅴ类水平,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较低。通过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2020年天津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类、二类)面积比例达到70.4%,超过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16%的目标值54.4个百分点,8条入海河流全部实现消劣,直排海污染源自2019年7月稳定达标排放。本文通过梳理陆域污染治理的关键性对策措施,从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的污染治理以及直排海污染源和入海河流综合整治等方面,揭示近岸海域水质改善的质变过程,凝练“源头治理、通道管控”的治理经验,为巩固提升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效、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凌欣  韩雪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6):970-974, 980
渤海是半封闭型内海,陆源污染是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以海洋本身为空间范围进行污染防治仍是末端控制的方法。以陆海统筹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理论为基础,将渤海污染防治的空间范围延展到入海河流,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机制,实行海陆一体化的污染防治战略,有利于解决渤海的环境问题。流域?河口?渤海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机制可以从污染防治协调管理、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和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海海域的水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来,中国近海各海域先后开展了污染调查监测,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同时,对沿海污染源进行了调查。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资料,对中国近海几种主要污染物质的来源和海域的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1)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方式;(2)石油是海区最主要的污染物,东海近岸和渤海是油污染最严重的两个海区;(3)中国北部海区的有机污染比南部海区明显;(4)重金属污染仅限于局部近岸和河口海区,范围很小。  相似文献   

11.
有毒金属(Hg、Cd、Pb、As和Cr)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有毒金属在渤海及其沿岸入海河流中的水体、沉积物、大气沉降和生物体中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及可能来源。渤海海水未明显受到有毒金属的污染,除Hg外,其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近岸高,离岸和中部海区较低。沿岸河流和河口的沉积物中存在有毒金属(Hg、Cd、Pb和Cr)污染,但As污染不明显。渤海湾、锦州湾和莱州湾等的沉积物中Pb和Cd污染明显高于其它元素,这可能与有毒金属的沉积过程和迁移转化特点有关。沉积物中有毒金属含量的分布大体上呈现北高南低,河口处较高,并在渤海湾中部泥质中富集,而渤海中部海区较低。Cd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但其在沉积物中总量较低,尚不构成环境风险。渤海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有毒金属累积明显,陆源工业废水排放是有毒金属的主要来源,入海径流和大气沉降输入也是渤海有毒金属的可能来源。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国渤海、黄海的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大面积的石油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全海区的环境状况有较显著的改善。 渤海、黄海是我国北方两个重要海域。自七十年代开始,渤海、黄海由于沿海工业和海  相似文献   

13.
渤海无机氮水质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渤海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无机氮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对无机氮水质稳定性的预测可为渤海水质站位优化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本文以2002~2013年夏季无机氮趋势性监测数据为基础,用IDW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无机氮各类水质发生概率进行预测,并计算2014~2016年无机氮水质稳定性概率,将渤海无机氮水质稳定性划分为高稳定性区域、中稳定性区域和低稳定性区域,为渤海无机氮监测站位布设和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11-2020年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数据,分析了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变化趋势,总结了2017年以来特别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后直排海污染源治理成效,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量与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区相比一直处于低位,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开始,直排海污染源入海污水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和浓度比明显下降,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山东省、辽宁省属于直排海污染源排放量和排放强度高的省份;时间分布上,2018-2020年第四季度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结合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特征,建议应健全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管控体系,分类推进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精准整治,提升渤海直排海污染源监测能力,为深入开展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污染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北部湾被誉为中国最后的一片"净海",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但局部海域水质恶化问题突出。为推动广西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基于广西近年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陆域污染入海情况主要问题分析,确定广西近岸海域污染最主要来源于陆域污染。提出加强近岸海域工业企业管理与污染控制,推进城镇环保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港口、船舶和海洋工程的污染防治等四方面监管与污染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厦门海域海上污染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1998年,对厦门海域港口码头、船舶以及海水养殖等主要海上污染源进行了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港口、船舶排放入海的石油类达148.8t,远远超过工业污水中油的排放量;海水养殖排放的无机氮和地磷分别达538.4t和200.4t;P的排放量已超过生活污水,几乎与城市污水排放P的总量相当。海上污染源污染负荷比占12.3%,大于工业污水,已是污染物的主要入海途径之一,是影响厦门海域环境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强源。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概况及主要结果近十年来,在我国的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的共计45万km~2的有关海域上进行了多次的大型海洋环境污染调查,对污染物及各海域的污染状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采取了一系列减轻污染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我国沿海4万多个工业污染源的粗略统计,每年排入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共计66亿吨。其中的主要污染物有:石油13.8万吨,各种有机物694万吨,氨氮4.5万吨,酚7800吨,锌2.5万吨,铅1.5万吨,汞149吨,镉440吨,砷7300吨,铬3850吨,沿海各县每年施用化肥268万吨,农药18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众听周知,在海洋环境污染中,油污染是数量多,范围广,危害深的一种污染。据报道日本周围海域84%的污染是由石油引起的。对我国渤海海区的调查也证实了其主要污染是来自石油。石油污染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对沿海居民的生活环境、海洋生物的生长和水产资源造成危害,而且还会破坏海岸设施。影响气候变化,降低海洋自净能力。因此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海洋石油污染已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深圳全市共有直入海河道82条,陆源主要入海排污口(包括受污染的入海河流、入海人工渠道及重点企业排污口)53个.根据2013年上半年对深圳市主要入海排污口进行实地勘查结果和对应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陆源入海排污口现状,针对排污口排污超标情况严重问题,提出了开展综合治理工程对重点河流进行整治、加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等措施,为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海洋环境污染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普兰店湾局部海域无机氮污染,污染源主要来源于陆源,针对这个问题对陆源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范围主要是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通过对每条入海河流进行情况调查,分析污染原因,并跟踪调查监测入海排污口,并对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结论普兰店湾局部海域无机氮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入海河流,由于普兰店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