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三网融合试点的工作的开展,十余年前就开始讨论的三网融合问题,终于迎来了破局的一天。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进程,三网融合将在2015年全面实现,在推进的过程中,大量融合性业务必将逐渐诞生并被放行,老百姓也将享受到三网融合带来的实际好处。  相似文献   

2.
<正>一、三网融合的概念界定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目前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是高层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上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向人们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目标并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逐渐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3.
三网融合,指的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广播网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上的融合,即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三个网络的互联互通,在业务层面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在经营层面上相互竞争又互相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推进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经济不景气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于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通知,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仅以深圳市为例,根据试点方案,到2012年底,全市"三网融合"的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据了解,三网融合以后,信息产业及上下游产业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融合也使得广电、电信、移动等相关单位由竞争变成合作关系,势必发展出新型的服务体系。作为小区中必不可少的安防设备之一的楼宇对讲系统,也必将借三网融合的东风,掀起一场楼宇对讲产业的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5.
前言:三网融合将传统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进行融合,随着三网融合一线入户,将为智能家居提供便利高效的网络传输环境。三网融合后,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灯光控制、智能电器控制、智能安防报警、智能背景音乐、智能视频共享、智能门锁控制、可视对讲系统、远程监视系统,还包括电视、电话、电脑上网等可使用三网融合后的统一端口,带宽得到提高,组建家庭高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不再是虚话。届时,使用一台智能管家电脑直接接驳到电视上,就可实现IP电话、可视电话、IPTV、高清HTPC、家居安防系统等多样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建数字化住宅社区最为关键、基础部分--网络建设(包括:数据、语音、电视)提出一种应用技术--"三网融合技术".在文中,对"三网融合技术"的总体网络拓扑结构、总体建设要求、三网中数据、语音、电视在"三网融合技术"中的各自建网目标、解决办法,最为关键是提出有一家运营公司来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一、三网融合给智能家居产业带来无限商机 三网融合下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需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电信三方面的综合布线技术,通过家庭管理平台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智能家居产业商机无限. 1.智能家电产品功能升级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核心之一就是智能家电系列产品.在传统的家电上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增加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家电控制模块,从而能快速便捷地接入到物联网之中.未来智能家居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智能家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其他子系统作为智能家居控制的辅助性功能被添加.  相似文献   

8.
《中国安防》2012,(5):32
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通知,要求在"十二五"期末国内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推动实现三网融合,并进行商用IPv6宽带试点,使其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500万。  相似文献   

9.
近日,烽火网络在广电领域再传捷报。凭借过硬的技术方案、完善的服务体系,烽火网络PON+EoC成功中标河南省广电网络双向改造项目,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业务在家庭用户中的快速应用。据了解,建设三网融合省级集成播控平台、加快有线电视网络设施改造、提升数字电视平台服务功能是《2012年河南省信息化建设专项方案》的具体要求。河南有线完成省内广电资源整合后,急需在全省范围内完成广电双向网改造。通过此次网改。河南广电希望能够真正实现全省广电网络的整合改造,建设一张满足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融合、可互联互通、可管理与高可信度的综合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10.
视频分析在安全和监控上的应用正日趋普及。视频分析由最初的基于PC的应用,发展到可以嵌入到视频平台的多个设备中(如摄像机、编码器、存储器等)。智能视频分析可以自动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视频监控的效率。基于元数据流的智能视频分析则从分析过程中挖掘出相关的元信息,从而更加有效地传输和存储。使用元数据流不仅便于事后的检索,而且可以进行高层的数据分析(如数据挖掘)。在IP及三网融合技术的信息系统下,智能视频分析作为基础功能的提供者,为新的信息服务创造了必要条件。由智能视频分析所得的元数据为银行、零售业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持,可协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决策。随着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提高,必将给安防视频监控带来更深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安防》2012,(4):72
近日,烽火网络在广电领域再传捷报。凭借过硬的技术方案、完善的服务体系,烽火网络PON+EoC成功中标河南省广电网络双向改造项目,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业务在家庭用户中的快速应用。据了解,建设三网融合省级集成播控平台、加快有线电视网络设施改造、提升数字电视平台服务功能是《2012年河南省信息化建设专项方  相似文献   

12.
雷翔 《中国安防》2016,(4):26-29
正当前,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并成为提高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和组织形式。在安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也愈演愈烈。经过多年发展,安防产业规模、技术、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防+"的新概念也不断被提及,安防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创新融合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应用以及新的解决方案不断产生,兼并与并购也已经成为了安防产业融合和跨界合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一、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环境传感器、图像感知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按数据流向和处理方式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感知层是利用RFID、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环境传感器、二维码等手段获取物体的信息,实现全面的感知;传输层是通过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等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到数据中心,实现可靠传输;应用层是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经过智能处理,真正达到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  相似文献   

14.
安防系统和消防系统的应用都十分广泛,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室内还是户外,都有这两大系统的应用。这两大系统如同安全卫士一般,时刻守护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人们的生活更安全放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安防和消防开始趋于一体化,本文将从一些比较独特的角度来说明二者的发展关系,从而让读者对其融合的方式与意义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你的房门正被非法打开!"也许有一天你在上班时间会意外收到这样一条信息,这非常有可能不是愚人节的捉弄,请相信此条信息的准确性,因为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帮助下,人们的家庭"安全"将会得到这样的保障。近年来,智能家居市场有了较大的起色,尤其是在三网融合、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大潮下,该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环境和契机,很多产业的不同企业都坚信同样的信念:山那边遍地是黄金。于是这个市场不再平静,活跃着越来越多的掘金者。安防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子系统,在人们的智能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在智能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迎来"早春"的智能家居将对家居安防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智能家居市场表现出什么样的发展特点?安防企业进入智能家居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准备或转变?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与一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西北大风区高速铁路接触网可靠性,提出将脉动风引起的弓网离线因素融合到接触网系统可靠性分析中,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脉动风风速时程,利用高斯分布统计脉动风分布概率,通过GO-FLOW法构建接触网系统可靠性模型,运用MATLAB对融合弓网离线故障率接触网系统可靠性进行仿真,并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脉动风对弓网受流产生一定影响,融合弓网离线因素后,接触网系统可靠度明显下降。研究结果可为接触网可靠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一、前言AIoT是一个新造名词,巧妙的将"AI"与"IoT"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这个单词诞生的时间不长,但热度却很高,与5G、云计算、大数据等一起成为信息技术的主流词汇。AIoT关联的两个技术: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人工智能可以上溯  相似文献   

18.
刘宝林 《中国安防》2014,(11):44-47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CIF、DCIF、D1、720P/1080P高清、4K超高清,或IPo IT、DVRX.0等概念,都只是对技术的描述或某种包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和技术发展趋势,而满足可视化安全为基础的业务管理和个人安全生活的需求才是视频监控发展的源动力。正是这种源动力让视频监控技术与IT、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融合,不断推出家庭监控、手机监控、智能家居等一系列针对民用安防市场的解决方案和新产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蓿安防监控产业进行再次变革,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或许将会改变民用安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我们迈入了3G元年,3G技术的种种优势给安防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思路。如何实现3G平台与安防产品的融合,成为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对3G与安防融合应用做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在煤矿综合信息系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综合信息系统及工业以太网,总结了工业以太网在煤矿综合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的逻辑拓扑结构,讨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中控制信号、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的接入方式,并分析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三网合一在煤矿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