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1 滇池水质标准研究的依据和原则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我国的环境政策目标有关的环境基准资料、我国的地面水现状、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综合分析而制定。由于滇池是昆明地区综合利用的主要对象之一,它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昆明城市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兼有渔业养殖、旅游、航运、纳污、蓄水防洪等多种功能。但是,由于滇池流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滇池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属国家重点保护水域之一,它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作用,是昆明城市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发展,滇池的自然发展过程受到人为的干预。近三十多年来,滇池湖面由320平方公里减少到306平方公里。湖盆平均抬高了47厘米,至使调蓄水量减少了5000多万立方米,现在昆明市区每年排入滇池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达1.538亿吨;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3.
滇池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属国家重点保护水域之一,它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作用,是昆明城市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然而,滇池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发展迅速,严重地影响了昆明的社会与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盘龙江是滇池最大的入湖河流,径流量约占滇池水资源的三分之一,由于沿河生活和工业污水的加入,水质逐年恶化,1988年测定:由南坝下泄滇池的氮、磷各为930吨和80吨,COD约为600吨(一年),因此,加强盘龙江的水质管理,对于保护滇池水资源和沿岸用水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滇池水系是我国十三个重点保护水系之一,古往今来,滇池对维护昆明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滇池水质日趋恶化,已危及昆明城市用水,制约着昆明市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加快综合整治滇池的步伐,根据《滇池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特公告如下: 一、增加投入,加快滇池治理步伐,保护好滇池,是全市人民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为此,需要尽快实施滇池防洪保护和污水资源化工程,外流域引水济昆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和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草海底泥疏挖工程和滇池流域环境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几项重大治理项目,遏制滇池水源恶化趋势,为昆明加快经济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更多的水资源和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6.
1 前言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区的南部,滇池流域的下游,是流域内的最大蓄水体。它对昆明人民的生活影响极大。在许多方面滇池对昆明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具有的重要功能有:提供生活用水水源;作为农业灌溉的蓄水调节水库;作为运动和娱乐场所;养殖渔业和其它水生生物;提供工业用水水源。这些功能都离不开滇池水资源,这也足以说明开发和保护滇池水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滇池是昆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资源,又是重要的风景区。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省人大批准的《滇池保护条例》第三十四条和市人民政府昆政发[1989]91号文件《关于成立昆明市滇池保护委员会的通知》精神,在市委、市人大的关怀和领导下,经过近四个月的紧张工作,昆明市滇池保护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于1990年1月24日正式成立,挂牌办公了。这是我市环保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保护滇池的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依法保护滇池、依法治理滇池  相似文献   

9.
滇池是西南三省最大的湖泊,位于昆明市南郊,属金沙江水系。湖面积290平方公里,库容量13亿立方米。湖底平坦,湖水较浅,平均水深4.5米,最大水深10米。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渠有13条,呈向心状流入滇池,螳螂川是滇池的唯一出口,水量平衡不稳定。滇池水域封  相似文献   

10.
草海是滇池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对草海可调配水资源的量化分析,从空间、时间安排角度提出近期、远期如何利用水资源调配置换草海水体,并指出水资源调配是一条见效快、成本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滇池水质污染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排污河渠进入滇池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即点源污染,第二方面主要是来自滇池周围面山、农田及磷矿开发区因降雨而产生的湖区径流污水、即面源污染。第三方面为伴随泥沙和水生动、植物残体  相似文献   

12.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位于昆明市北郊,总面积600Km~2,占滇池汇水面积的1/5,正常年产水量为滇池年交换量的42%,担负着盘龙江沿岸近3万亩农田的灌溉及昆明市90%以上人口的生活用水的供给,因此,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在昆明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具  相似文献   

13.
以环滇池生态廊道为例论述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廊道总体规划思路。以环滇池区域良好生态本底为基础,从滇池生态保护与治理需求出发,科学评估区域现状问题与发展潜力,通过湖滨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和环湖慢行系统实施,贯通环滇池湖滨生态系统,形成一条依附于滇池沿岸并向城市内部渗透的生态绿脉,在进一步巩固夯实滇池生态保护治理成效的基础上,塑造集生态、文化、休闲多元功能于一身的环滇池生态保护屏障,推进滇池保护治理成果的共建共治共享,实现滇池自然生态系统与昆明城市生态系统的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资源调配措施改善草海水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海是滇池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重点。通过对草海可调配水资源的量化分析,从空间、时间安排角度提出近期、远期如何利用水资源调配置换草海水体,并指出水资源调配是一条见效快、成本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汇入滇池的主要河道有35条,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湖体。河道整治工程是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之一,在滇池水污染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可追溯到"九五"期间。基于"九五"以来的滇池水污染防治规划,总结了滇池流域河道整治工程的发展历程,即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全面提速时期。分析了滇池河道整治工程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以环境效益为主,表现为污水收集率提高、河道水质改善、河道入湖污染负荷削减和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风险降低等。总结了河道整治成功的经验,探讨了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提出滇池流域河道整治应由工程治河向生态治河转变,下一阶段整治重点是河道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24条主要入滇河道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超标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对盘龙江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主要24条入滇河道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劣Ⅴ类水质断面明显下降,由70.8%下降为8.3%;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占比逐年上升,由0%上升为41.7%。滇池流域整体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断面超标率逐年下降,CODCr、总磷、溶解氧三项指标超标率分别下降了83.3%、45.8%、33.3%,LAS已不再是污染因子;但氨氮、总磷、CODMn等仍是入滇河道水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盘龙江水质逐年向好,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是盘龙水质改善的影响因子,但不是决定因子,相应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完善优化排水系统、防洪调蓄、河道管理能力提升是水质向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保障用水安全,建立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滇池流域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阶梯水价政策的实施效果,采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对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收费政策实施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排污收费制度、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和阶梯水价政策对降低滇池流域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提高流域用水效率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且各政策实施绩效水平较高,综合效率值均值为0.902;影响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收费政策的主要因素为单位COD排放工业增加值,可通过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或者排污费改税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有效实施的环境经济政策,适当调整政策的征收标准,有利于提高各政策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9.
滇池草海水质变化趋势和特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滇池草海2002—2011年的年均值水质监测数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滇池水环境质量地方评价规定》,运用综合水质指数法(WQI)计算得到综合水质指数,结合滇池治理工程,对草海10年来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第一类重金属指标水质评价优良,2004—2007年,草海的第一类项目水质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达到10年来最差情况。第二类分类指数为72~92,评价为严重污染,不安全级别。2009年水质最差,第二类污染物指数成为WQI的贡献值,是草海的主要污染物。第三类分类指数为3~32,水质优良,水质安全程度为安全级。2滇池水质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富营养类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表征滇池流域20多年来的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和Muller地积累指数法对滇池湖体及其5条主要入湖河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时空特征评价。就空间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滇池湖体,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即草海污染程度大于外海,并且滇池湖体中污染程度最高的重金属为Cd;(2)对于滇池主要入湖河流,两种方法得到一致的污染程度排序:运粮河>新河>船房河>盘龙江>大清河;(3)关于入湖河流中污染程度最高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为:船房河、大清河、盘龙江是重金属Hg风险最高,而运粮河和新河是重金属Cd的风险最高。而通过地累积指数评价法得到,5条河流均是重金属Cd的污染程度最高。评价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较之地累积指数法还另外考虑了污染因子的毒性特征而产生的。就时间变化分析,以1989年和2005年为例,除了重金属Cr有上升趋势,其余金属总体上呈现随时间下降的趋势,说明滇池流域20多年来的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