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是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基础,科学地制定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的核定办法是涉及到企业.之间公平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分成多种类型,依据不同的类型分别制定初始排污权的棱定方法,为排污权交易实施中企业初始排污权核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文章以温州市为例,从水环境管理视角出发,探讨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若干问题。着重分析温州市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利用平均治理成本等方法设计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研究排污权交易的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探索利用地方立法权制定排污权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与分配方法、优化排污权竞拍机制和实施市场化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排污权交易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英煚  杜斌  彭林  杨花  成娜 《环境工程》2014,32(5):138-141
山西省排污权交易体系采用总量控制模式,利用总量核算法,核定分配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量,为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对其排放量进行动态管理。基于总量控制和全周期管理原则,开发了排污许可证总量核定管理系统和排污权交易在线管理系统,实现了初始指标分配、排污许可证管理、总量动态管理、在线交易、交易监管等一系列连续而又互相支持的功能,为排污权交易提供了支持平台和交易保障。  相似文献   

4.
2006年以来,国家环保部在十余个省试点排污权交易工作,浙江省成为试点之一,并在杭州、嘉兴等地率先推行试点工作。W市在施行建设项目排污权交易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初始排污权分配与核定,逐步开展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在夯实排污权交易基础工作中做了有益探索。该文以W市的初始排污权分配与核定过程为例,探索适合于中国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机制,为各地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工业企业排污权核定实例为研究背景。按照总量控制原则,根据环境管理部门规定,要求行政审批部门在核定工业企业排污权量时在申报值、核算值、环境影响评价值三者之间取最小者来核定最终排污权量。如何进行比较取小值,现存二种方法:方法一,将企业作为一个大单元,每个排污口作为一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在3个值中比较取小值;方法二,将企业作为一个大单元,用申报值、核算值、环境影响评价值分别计算大单元值,再对三者进行横向比较取小值。根据实例研究,提出用方法二作为核定排污权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期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批复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开展以水污染物排污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此项试点主要包括4点内容:一是要建立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初始价格,将排污指标作为资源实行初始有偿分配;二是2008年在江苏省太湖流域开展化学需氧量(COD)排污权初始有偿出让,建立化学需氧量排污权一级市场,2009年在太湖流域适时推进氨氮、总磷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8,(2):48-48
近日,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批复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开展以水污染物排污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试点主要包括四点内容:一是要建立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初始价格,将排污指标作为资源实行初始有偿分配;  相似文献   

8.
全国范围内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3年底,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累计达到40亿元左右。环保部要求各地细化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公平合理确定排污权。试点地区要于2015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的初次核定,环境保护部争取结合“十三五”减排规划的编制,制定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排污权初始核定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9.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文章指出法律约束力不强、制度定位不明确、许可量核定方法不统一是现行排污许可制度未发挥效用的主要原因,进而对许可条件、许可内容、许可量核定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前述分析,文章提出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建议,应当构建基于排污许可的点源污染管理体系,以排放量核算为重点,结合总量控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强调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法与处罚。  相似文献   

10.
雷鸣 《环境保护》2014,(14):33-35
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充分考虑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污染特征,解析了排污权交易的资源配置与减排成本降低功能、提升技术更新速度功能以及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功能,分析了排污权交易缓解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存污染排放量高、技术装备老化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实困境的功效,并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排污权交易应解决初始排污权的公平分配与定价、排污权指标核定技术规范以及污染物排污计量和监管系统应用开发等关键问题,以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政府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并允许排污权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从配置过程来看,排污权配置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初始配置阶段和二次配置阶段。初始配置是指将排污权由行政机构分配给排污企业,或者从事排污权交易的中介机构。二次配置又称为二级配置,  相似文献   

12.
山西是中国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非常突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是山西省创新环保机制体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2010年,山西省获批成为国家排污权交易试点省份之一.概括总结了山西省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要在合理核定和分配初始排污权、积极创新排污权质押与租赁机制、加强排污量监测核定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把试点工作推向深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工作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以来通过对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新污染物的产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对新建项目的污染总量核定等一系列措施的有效管理,确立了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吴丹  王亚华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0):1900-1905
在对流域内区域间初始排污权配置的影响因素与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流域内区域间初始排污权配置的判别准则,将基尼系数法与判别准则相结合,构建基于判别准则的基尼系数法.应用模型对各区域之间初始排污权配置进行协商调整,保障基尼系数最小化,并且通过建立不同区间水质不达标对排污量配置的惩罚函数,把水质不达标的外部性内化到区域排污量配置上,实现流域内区域间初始排污权的公平合理分配.案例分析表明,模型综合考虑了人口、现状、水域面积、和排污绩效等影响因素,分配结果优于人口、现状分配模式,使得流域内区域间初始排污权分配更具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实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的关键是科学地核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本文针对中小城市现状。提出了一种以一定区域范围为控制单元的动态核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并对核定中的有关难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排污总量控制为出发点,梳理了污染物排放量初始核定、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等工作现状,探讨了当前各项总量业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减排量综合利用体系"的观点,以期提供高效的总量管理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总量减排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排污权初始分配是进行排污权市场交易的前提和基础,为排污权交易的有效进行提供保障。文章以广州市为区域研究单位,在现有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展开排污权初始分配研究。基于企业的发展规模、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性、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现状以及企业运用技术治理环境的投入这4方面的因素,构建了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分配的AHP层次分配模型。并以广州市火电行业为例,引入排污数据,具体研究了广州市火电行业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案,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赋值,在最终得到的分配结果中,发电量多少、脱硫设施效率和二氧化硫去除率获得的权重最大,在分配中是主要考虑的指标。从分配结果看,各企业获得的排污权分配量较合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政府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进行排污权初始分配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总量控制区域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区域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平权函数"和"平权排污量"保证初始排污权分配的现实性和公平性;通过引入"有效环境容量"保证初始排污权分配与环境质量目标相一致作为简化实例,本方法应用于某区域SO2排污权的初始分配,该区域包括3个子控制区、12种行业类型.分配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环境工程》2015,33(1):150-153
为了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积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刻不容缓。排污权交易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为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可能。在深入研究排污权交易理论以及对比初始排污权分配的方法基础上,结合国内排污权交易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为国内构建成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总量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菱 《环境科技》2003,16(3):38-40
为了使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并真正收到实效,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核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行为的有效约束、企业排污权的转移与交易、区域污染物排放状况的调控,以及如何确立该制度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