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兽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畜禽粪便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直接将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使用会引起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进一步扩散。堆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简便易行方法,能有效去除粪便中大部分残留的抗生素。文章对畜禽粪便中抗生素的残留概况做了总结,并对堆肥过程中影响抗生素降解的主要因素如温度、通风、C/N、重金属、抗生素类型以及微生物影响降解效率的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简单介绍了抗生素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和抗生素检测的方法,并对今后抗生素堆肥降解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样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是目前环境健康安全评价中的重要课题,但环境中的抗生素往往是痕量的,难以使用现有仪器直接检测,对样品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往往是必要的。针对环境样品中抗生素的检测,阐述了目前抗生素样品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β-内酰胺类是指在结构中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在人类和动物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抗生素的长期滥用造成药物在各种环境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严重威胁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因此各种样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检测方法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介绍了在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时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微萃取技术、固相萃取技术和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同时研究了多种样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菌渣主要的检测方法以及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准确检测菌渣中抗生素残留及提高其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最后促进抗生素制药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滥用导致畜禽养殖场粪便中抗生素残留情况严重,将粪便作为肥料还田使用,可能会导致抗生素在土壤中扩散和累积,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好氧堆肥是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可高效地去除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生素,但目前对好氧堆肥过程中抗生素的去除机理尚不清楚。综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畜禽粪便中抗生素的残留浓度,分析好氧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去除的的影响因素,总结不同种类抗生素降解的动力学模型,概述现有抗生素检测方法,并提出好氧堆肥去除抗生素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7):223-228
文章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紫外(SPE-HPLC-UV)联用法同时检测土壤中磺胺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含量,对四川岷江上游流域养殖场土壤中残留抗生素进行风险评估。分时段采集6处不同养殖场土壤,采用乙腈-磷酸缓冲盐和EDTA提取液提取,使用SAX和HLB小柱固相萃取,C18柱进行液相分析,草酸盐-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70 nm下紫外检测。根据结果,利用环境风险熵值法对上述地区不同时间环境土壤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中待测组分能达到有效分离且专属性强。在0.048~41.78μg/mL线性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最低检出限范围为11~26μg/kg,磺胺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回收率分别为75.2%~79.8%、60.2%~63.0%和65.4%。不同时段土壤样品均检出不同种类抗生素,以四环素类含量最高,且冬季采样土壤中残留量大于春夏季。大部分抗生素残留的环境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但仍有部分地区处于中风险水平。该研究所建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用于土壤中残留抗生素的检测,结合环境风险分析,有效指导土壤污染检测管理和降解评估。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科学》2015,(6):123-128
介绍了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来源、检测方法以及在沉积物中残留水平,提出了制药废水、医疗废水、水产养殖、人畜粪便和市政污水是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随后深入讨论了其毒性效应以及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指出了我国在当前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同时对抗性基因的未来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与滥用,造成环境中抗生素的长期持续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危害.文章系统性地总结了抗生素在典型环境中(水体、土壤、空气、食物等)的残留状况,分析了环境中残留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探讨了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等目前抗生素污染治理技术进展;最后,从抗生素污染效应与多学科交叉的定量研究、绿色高效的治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建议,从政策管理方面指出了在抗生素源头控制与减排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文章对于深入认识与防控环境中抗生素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中抗生素残留潜在风险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抗生素是一类目前在各国广泛应用的药物,主要通过粪便散布于环境中。在一些国家的河流和湖泊已经检测到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其在环境中的残留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文章就抗生素的生产和使用、环境中抗生素的暴露途径以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综合归纳,并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近的研究显示,在城市污水、表面水、土壤甚至食物中都检测到了不同种类抗生素的存在,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来源,在环境中暴露途径、归趋和对生态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抗生素环境污染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测定并分析了辽宁省岫岩县3个典型村镇水土环境中6类34种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类抗生素在3个村镇水土环境中部分或全部检出.地表水中34种抗生素总体残留浓度为(0.287~40.675) ng/L,人类活动和村镇畜禽养殖会导致水体中抗生素残留浓度偏高;土壤环境中34种抗生素总体残留浓度为(0.630~115.363) ng/g,不同土地使用类型下抗生素残留浓度规律为:畜禽养殖区>农业种植区>居民居住区>矿业开发区,畜禽粪便是土壤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水土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浓度与多种环境因子相关性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物学技术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污染和兽药残留已构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开发简便、价廉、快速的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目前各种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残留快速检测领域,本文主要对免疫分析技术、分子印迹技术、酶活性抑制技术、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重点介绍了五种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蔬菜基地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选取高寒地区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SPE)、液相色谱-紫外检测(LC-UV)结合质谱检测(MS)法,检测了哈尔滨4个主要蔬菜基地(双城、五常、呼兰、平房)土壤中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的残留。质谱检测法证明4种抗生素在土壤样品中均有检出,其中双城蔬菜基地土壤中残留抗生素种类最多,分别为四环素、金霉素和土霉素。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残留抗生素的浓度范围为15.68~98.64μg/kg,其中检出量最高的是平房蔬菜基地土壤中残留的强力霉素。结果表明,哈尔滨4个蔬菜基地土壤中均存在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不可避免地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由于污水截流不彻底等原因,工业、养殖及医疗活动等进入环境中的抗生素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饮用水体,对水质安全及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针对抗生素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讨论目前国内外水环境中抗生素检测技术和去除手段的研究情况,主要对水中抗生素的富集方法、仪器检测及臭氧氧化去除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对抗生素污染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中残留的农药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生态都有极大的危害,对这些环境污染物的监测与治理迫在眉睫。分子印迹技术作为一种选择性吸附和分离各种物质的技术体系,在环境农药污染的治理与修复过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农药残留检测方面和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农药残留治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分子印迹技术耦合生物催化和分子印迹技术耦合光催化治理环境中的农药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彭安萍  高虎  张新波 《环境科学》2024,45(2):844-853
制药行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抗性细菌(ARBs)及抗性基因(ARGs)等新污染物,现今的生物处理工艺尚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去除.最终以上新污染物随出水进入各类水体或渗入土壤,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探明制药废水中抗生素、ARBs和ARGs的污染特征,知晓检测和控制废水中抗生素抗性污染的方法,对于削减环境中的抗生素和ARGs,评估抗生素抗性的生态风险至关重要.针对制药废水处理厂(PWWTPs)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污染问题,讨论了制药废水中的抗生素、ARBs和ARGs的污染现状;概述了制药废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的不同评估方法;最后对PWWTPs中常用去除抗生素及ARGs的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概述,以期为环境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生态风险评价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土壤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其在环境中的富集作用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修复方法,主要是利用某种特定植物或者微生物对土壤进行修复,这种方法尤其独特的优点,包括绿色高效、成本低等,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为了更有效率的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可以将生物修复和物化修复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及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几类主要的抗生素在世界各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中的残留浓度及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去除途径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世界各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中抗生素的种类和浓度有明显差异:污水中抗生素的浓度与该国抗生素的使用量有关,我国城市污水中四环素类、磺胺类的检出最高浓度达到103104ng/L,远高于其他国家;环丙沙星和甲氧苄啶在美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检出浓度较高,达到103ng/L。污泥中抗生素残留主要是通过污泥吸附作用,残留浓度受到抗生素在固-液相的分配系数、亲脂性和离子所带电荷影响。自然条件下,水解、光解和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对抗生素的去除率低,而高级氧化技术和膜过滤技术对抗生素的去除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抗生素菌渣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丕成  蔡辰  张博  刘惠玲 《环境工程》2017,35(5):107-111
抗生素菌渣是一种宝贵资源,在我国也属于危险废物。由于缺乏成熟高效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以及科学完善的安全性评估方法,抗生素菌渣的处理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制药企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最新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从抗生素菌渣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安全性评估两方面综述了目前抗生素菌渣资源化取得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抗生素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并对不同资源化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残留评估和抗性基因评估为基础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并总结了评估指标实现的技术困难。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方法处理生物样品,建立以ESI(+)和SRM为基础的快速检测15种磺胺的HPLC-MS/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大连周边海域底栖生物中磺胺的残留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近岸底栖生物中磺胺噻唑(STZ)、磺胺喹啉(SQX)、磺胺嘧啶(SDZ)和磺胺甲基异唑(SMZ)等检出率较高,质量分数为1.39~143.29 ng/g.说明在我国近岸底栖生物中已经有一定量的磺胺类抗生素的残留,并威胁到水生生物的安全,因此应加强对近岸海洋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