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当前生活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频与微波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已深入到家庭生活之中,如高频冶炼、广播、电视、微波通信、地面卫星接收站、导航、气象、环境监测、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及家用微波灶等,由这些设备所发出的电磁波污染着环境,特别是当前这些设备的功率日益加大,频率逐渐增高,电磁辐射已经构成了威胁人们健康  相似文献   

2.
夏小林 《重庆环境科学》1990,12(2):33-33,36,54
电磁污染在当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此列为必须控制的公害之一。微波辐射已成为电磁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关于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国内已做了大量工作,国外的研究工作更加详细。在电磁污染的防护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报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输电线路辐射电平测量与电磁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辐射污染高压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工频龟磁辐射污染。各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影响的申诉和担忧与日俱增,并有强烈化的趋势。由于高压、超高压走廊的广泛分布,在它的分布区域内必然出现工频高压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问题。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对高  相似文献   

4.
聂永忠 《环境》2001,(6):32-33
近来,媒体广泛报道了一宗因多年高频率使用手机而患脑瘤的例案,手机的电磁辐射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尽管目前对这个问题尚无定论,但电磁辐射影响人体健康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5.
微波传输通讯技术发展很快,可以说日新月异,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传呼和无线电话已成为人们相互交流和获取信息最为便捷的手段。与此同时,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被人们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线电广播、电视、微波技术及事业的发展与普及,人类对电磁辐射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电磁辐射有害人体健康的有关研究正在进行,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1997年国家环保局下发通知,对全国电磁辐射污染源进行调查,这项工作对电磁辐射的污染研究及防止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居室内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进入现代代、信息化社会,电子计算机、微波炉、电磁灶、电热毯、电话、手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千家万户。当您与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欣赏节目,或驾驭计算机在世界信息互连网络上遨游时,您可能不会想到,这些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并辐射或泄露一定频率、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能。它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整个空间,作用在人的机体上。当电磁波的能量强度超过人体的耐受极限时,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会侵蚀躯体,影响健康,引发各种社会文明病,令人防不胜防。一、手机辐射污染与危害手机之所以能够进行通讯联系,是由于手机在工作过程中向空间发射电波的结果。手机发话时,持机者的音频信号,经过手机转化为高频率的电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时,手机的天线附近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电磁辐射。由于手机的使用方法特殊,必须将天线与受话器紧贴人体头部的耳朵附近,距离太近,处于手机辐射的近场区范围,因此受到了超量的电磁辐射;当收话时,接受来自基站的微波信号,并转变为音频信号,此时,由于基站距离较远,人体所受的辐射强度较小,不会超量。通过对手机电磁辐射部位的分析及场强测试分...  相似文献   

8.
浅谈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污染源主要是电讯系统。无线电和电视发射台及某些电子设备。就产生的射频和微波的能量而言。雷达系统和人造卫星的电讯系统当属最强,而无线电和电视发射台的辐射功率虽较弱,但多位于人口稠密之地,因此也是重要的辐射源。2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电磁辐射主要有射频和微波辐射两类。生物体接受电磁辐射后大多能产生电和磁场,然后变成热能,一种是作用于细胞,使其产生变化(即热效应);另一种是作用于细胞膜的生物聚合体(即热外效应)。微波穿透力大,不仅可使皮肤表面加热,而且可以使深部组织散热困难,所以…  相似文献   

9.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类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迅速进入办公室、家庭,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高科技的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电磁辐射,并成为继室内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后的又一室内环境污染物质--"电磁辐射污染".本文将从电磁辐射污染的特性、危害、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的污染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不断增加,过强的电磁辐射有损于人体健康。因此环境电磁污染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供在国内开展环境电磁波调研和电磁污染治理的监测手段,研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水平的Z-88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现在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人工辐射,人类制造的几乎所有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等应用时产生的辐射导致环境的污染,也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对此,提出了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辐射污染防治地方立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国家立法的缺失,近年来中国的辐射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十分活跃。将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合并,制定综合性的辐射污染防治法已成为地方立法的趋势。两种辐射污染同中有异,在污染特性、危害原理和危害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综合性立法既有必要又具可行性。但现有立法未能反映两种辐射污染防治的根本不同,特别是回避和混淆两种辐射污染的防治原则,确立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适用风险预防原则是当务之亟。  相似文献   

15.
1微机的大量使用在为社会创造巨 大的财富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 造成了损害。现就使用微机必须注意 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薄看法。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止 从医学角度上讲,人体在电磁场 中吸收辐射能量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损 害,能引起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心悸、 白血球变化,以及损伤眼睛、引发白内 障等。 虽然电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重 视其危害、加强对微机的防护很有必 要。要防止微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 害,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尽量远离电磁场源。电磁场、电 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人与电磁场 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假若…  相似文献   

16.
电量采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针对电量采集过程电磁辐射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进行分析,分析电量采集过程电磁辐射原理,列举电磁辐射弦网波、偶极辐射波、四极辐射波等几种比较常见的电磁波模式;改进电磁辐射污染治理体系,使得各方面协调合作,实现电量采集过程电磁辐射引发大气环境污染的高效治理,为电磁辐射治理的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陶丽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80-81
从电磁辐射污染的形式和特点出发,讨论了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了防止电磁辐射污染的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斥空间,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令人防不胜防,因而对人们生存的空间构成了一个无形的威胁,人们称之为“电磁污染”。近年来,电磁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经研究发现,电磁污染以电磁场的场力为特性,与电磁波的性质、功率密度及频率等密切相关,具体来讲电磁污染是指波长范围在1~1000毫米,频率范围在300~30000兆赫之间的电磁波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成都区域管制中心内的雷达、微波通信站、遥控台和卫星地面站等典型电磁设施的电磁辐射污染源状况,用电磁辐射分析仪对拟建成都区域管制中心及机场等典型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开展了监测与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为合理建设成都区域管制中心提供了辐射环境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室内环境污染比室外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大,这一问题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室内污染是引起或加剧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到目前为止,人们总认为空气受污染严重的是室外,但事实上,居室、办公室、饭店、影剧院、歌舞厅等建筑物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室外环境的影响更大。因为,成年人70%~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老弱病残者在室内的时间更多,可达90%以上,而室内环境质量常劣于空旷室外。根据美国环保总署的调查,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常常比室外空气污染严重2~3倍,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达100倍。专家提醒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