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月墙报     
《环境》1999,(12)
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利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类快速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人类依靠科技的进步不断进步,发现和认识大自然运动的一个又一个规律,发明和创造了一种又一种与大自然作斗争、征服大自然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07,(23):71-73
自然与人类本就应当亲如母子,亲近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家对于环保早已不似过去邢般冷漠,只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距离大自然实在有些远.小久以前,往祖国南海之滨的一座大都会,响起了保护生态,关爱大自然的微弱声音……  相似文献   

3.
<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文明发展史深刻揭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4.
纵观人类漫长而艰辛的奋斗历史,我们发现人类的奋斗史可以概括为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史.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交流中不断的发展.但人类贪婪的本性打破了原有的和谐.无休无止的掠夺之后.大自然终于忍无可忍,开始了它的复仇计划,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枯竭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这也是我们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冯金凤 《环境工程》2022,(3):288-289
<正>近代以来,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大地提高,而随着人类的实践能力逐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从敬畏自然发展到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们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来壮大发展,逐渐在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对自然平衡造成了较大破坏。当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逐渐反噬到人类自身,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严重爆发。人类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必会自食恶果。现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都要共同重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0,(Z2)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通过教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渗透环保教育,用音乐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感情,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后觉悟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自觉自律,加强自我修养和约束,将人类对自然的干扰控制在自然的承载力限度以内,并且帮助大自然恢复受损的部分,实现多样性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1999年是“生态旅游年”.生态游这种新的旅游形式在80年代末推出后,很快便风靡全世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岩石、植物、动物、阳光等自然资源环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不断地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料,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环境.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然而,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人渴望回归大自然,亲近她,同她作情感交流.随着人们的旅游经历不断丰富,旅游兴趣也在不断地转移,已经不完全满足于那些受人类影响过多的地方旅游,而是把目光开始投向比较原始的、古朴的自然区域,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环  相似文献   

9.
针对SARS病毒来源,指出了由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和违背自然法则,造成烈性传染病的传播,提出人类必须珍重和保护大自然,遵循生态道德观念,建立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社会里,人与自然的联系是最基本的 关系。人们对这一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在自然界里是唯一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动作用的动物。这就使得人类将自身与其它物种区别开来:一方面,人类把自己看成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另一方面,人类把自身之外的自然界看成是自己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正因为这样,人类不甘心大自然的恩赐和摆布,而把认识和改造自然当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些问题:人类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人类又应当…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21,(4)
正《庄子·至乐》中有一则《鲁侯养鸟》的故事,大致意思是: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用车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肉供它食用。但海鸟双目昏花,心情悲伤,不吃一块肉,不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这则故事寓意人类如果凭自己的喜好和方式去对待自然,必然会事与愿违。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无数实践证明,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周书钟 《环境工程》2022,(4):297-298
<正>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文明是当前社会上关注的热点话题,生态是自然界的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是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一种愿望。随着当前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的活动对于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也在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的实现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我们要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进行尊重和保护,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与自然彼此依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潘晓云 《环境导报》2003,(14):44-44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教育学生树立生态哲学观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中心,能充当自然界的“主宰”,常常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对自然界进行盲目贪婪地索取,甚至认为这种行为是合乎道德规范的,是天经地义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不理解人类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不可能完全征服大自然,在某些方面还必须顺从大自然的生息规律,人类自身的幸福才能得到保障。例如在讲到《森林群落》时,我讲述了“美国黑色旋风”的故事,使学生从具体生动的事例中懂得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如…  相似文献   

14.
<正>大自然是人心灵的归属,与生俱来的荒野基因呼唤着我们回归自然。如何让脱离自然已久的城市人重归自然?如何把自然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自然笔记是用书写和绘画的方式,给大自然书写日记。在记录中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在记录中把自我融入自然万物。有关大自然的一切:鸟鸣花落、草长莺飞、草丛里的昆虫,四季变化……时时处处皆自然,只要我们有  相似文献   

15.
每月墙报     
《环境》1999,(7)
看图说话:谁来救自己? 地球在为满身的病痛而呻吟,也为人类的贪婪而愤怒。江河的泛滥、资源的枯竭、天气的异常、宇宙射线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这是大自然发出的通牒,警示人类:自然不是随意盘剥的对象,不是无止境地汲取的源泉,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增长所导致的自然环境的改变,使得曾经引以为豪的人类,再也不敢以征服者的姿态呈现在自然面前,以致人类终于发出这样一个信息:“人类与其它动物以及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取代了‘征服’自然的观念。如同所有其它形式的生命一样,人类作为个人也是地球上的过客,所以有责任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这样,后代们(包括人类和其它形式的生命)也能在将来享受到生活的甘美”。1主宰万物的人与万物主宰人人类凭借其思维着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创造现代工业文明,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开发着大自然。伴随着这一开发进…  相似文献   

17.
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对于大自然的保护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人类发展中,对自然的破坏,造成许多自然的灾害的发生.其中沙尘暴就是一种因为人类的因素与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现通过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的特点及成因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几点结论,现展现给大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大家对沙尘暴的成因及防治有一个了解,共同建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唯一的家园     
在辽阔的宇宙中,经过几番的沧海桑田,地球终于以借来的金色阳光和自身广袤的绿色,孕育了人类的进化成长。在这个绿色的星球上,人类沐浴着阳光雨露,相伴于草木鸟兽,从钻木取火开始,不断地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生息劳作,终于把地球建成美丽的家园。依赖着大自然的哺育和自身的智慧,人类写出了一部辉煌灿烂的文明史。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接连遭受大自然的惩罚之后,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必须要扔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口号,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推广到整个自然界。而研究如何用这种先进的文化影响和教育少年儿童是目前小学教育尤其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小康社会成人的许多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形成于童年时期,对儿童进行生态教育,有利于他们接受生态学所提出的价值平等、世界多样化等先进思想和理念。生态文化有物质和心理两个层面。优美的自然环境、感人的文艺作品、典型的人物形象等,不…  相似文献   

20.
范丽琴 《环境保护》2021,49(19):77-78
<正>亲近自然,是人的本能。我们热爱自然,自然给予我们良多,大自然张开怀抱,用"厚道"来拥抱人类,人类也要回以善意,用生态保护来呵护自然。蒋子龙所著,201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厚道》一书,是一本以绿色为基调,以自然为内容的散文集,也是一部思考生态环境的经典作品。曾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的蒋子龙,对自然的描写并未停留在万物与风景的浅层次,而是深入思考,融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要求,并展示了作者对故土深沉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家园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