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绵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途径,"海绵校园"是"海绵城市"理论的分支。研究紫湖溪生态修复与"海绵校园"关系以及对于校内、校外环境的重要性,分析紫湖溪存在的生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遵循"海绵校园"河流生态修复理念,从"净水"、"渗水"、"排水"、"蓄水"、"亲水"等角度出发,提出人工植物浮岛、生态滤网、柔性轮胎护岸、绿色亲水步道等方案,重塑紫湖溪水体活力、加强排水防涝能力、同时提升校园生态轴线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初级阶段的生态修复,紫湖溪水体总氮、总磷、重金属元素含量大幅减少,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的时候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雨水资源在城市中的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是一个核心,而"海绵城市"的理念正是契合了这样的核心。我国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16个"海绵城市"试点,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  相似文献   

3.
正为主动回应社会各界保护公益的司法需求,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提出的"设立专门的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机构或办案组"要求,2018年9月以来,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东莞二区检")试点推行检察公益诉讼"三位一体"办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贡献检察力量。  相似文献   

4.
《环境》2013,(4):65
为了用实际行动呼吁社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绿色家园,从我做起"以及"人人营造绿色、宣传绿色、拥抱绿色"的环保理念、提升市民和环保系统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东莞市3月10日在大岭山镇太公岭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树造林活动。据悉,本次植树活动由东莞市环保局和大岭山镇政府主办,大岭山环保分局、东莞市环保宣教  相似文献   

5.
沈立 《环境》2013,(7):58
6月14日,东莞市寮步镇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主题,开展了第三十一期"香市讲堂"。本次讲堂也有幸邀请到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主任、《世界环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环保部环境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贾峰进行了专题讲座。近2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提上了改革和发展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张晓芒 《环境》2022,(2):30-33
能源供应在赛事保障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为实现"绿色奥运"的总体目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能源供应环节尤其注重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海绵赛区""绿电交易""低碳交通"……中国大刀阔斧打造着奥运史上的生态创举,让绿色成为本届冬奥会最鲜明的底色,北京冬奥会也有望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4,(10):66-67
重庆市黔江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城市集聚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生态农业保护区三个功能区域,把"生态立区、环境优先"作为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作为生态环境部生态宜居美丽村镇建设示范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哈里哈乡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的支持下,用好"绿水青山"资源,将资源变资本,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建设屋顶光伏发电站、发展肉牛饲养、积极培育草编产业等,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乡村生态振兴新路.  相似文献   

9.
正环境保护能否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广东各地通过提升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引发关注。近日,生态环境部宣教司组织《中国环境报》《经济日报》等十余家中央媒体,前往东莞市麻涌镇、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开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辰  穆云松 《环境工程》2021,39(10):213-214
主持人:张大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来参加"2021首届环境与生态系统工程发展论坛".您是全国著名的勘察设计大师,也是"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实践"专题论坛的召集人,就海绵城市主题,想请您为我们读者分享一下您的观点和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柏文 《环境保护》2006,(13):41-45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杭州建设生态市、打造"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关键.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大港区将在今后几年围绕打造国家级生态"石化城"、适用人才教育和培训的"大学城"、港东宜居"卫星新城"等三座城中城开展生态建设.在三座城中城的建设中,将着重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规划建设沿海、沿河、沿工业区和居民区的绿化走廊,将大港区建设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国家级环境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促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即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融为一体,将南水北调沿线为主轴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成为"绿色生产、净化田园,崇尚生态、营造花园,享受生活、美化家园,蕴藏生机、打造乐园,聚宝生财、丰盈财园"(简称"五生"和"五园")宜产、宜贸、宜居、宜游、宜养的人间福地,即"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应植入"五生"和"五园"理念。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23,(2):42-44
<正>“如今东莞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滨海湾滩涂能看到成群的黑脸琵鹭、白颈鸦等珍稀鸟类在飞翔。”越来越多的鸟类种群来到东莞驻足、栖息,摄影师刘先生在按下快门之余,对东莞环境质量改善发出由衷的赞叹。2022年,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将围绕东莞市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站位更高、谋划更远、机制更新、措施更实、队伍更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5.
<正>第四届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日在京成功召开。"中国环境社会治理研讨会"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起和打造的高端大型政策和学术交流平台。此次会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政研中心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编辑  相似文献   

16.
何闪闪 《环境》2023,(6):22-24
<正>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东莞市将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列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2022年12月,由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编制的《东莞市美丽河湖评定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经东莞市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发,  相似文献   

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统筹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这一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统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经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绿水青山是最公平的公共服务、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第二层含义是绿水青山提供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在于: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打造可持续的"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8.
东莞市景观生态演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时相遥感手段,对东莞市的景观演化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不同景观要素从1986~1994年的变化情况,探讨景观结构和功能变化与东莞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高强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东莞市景观变化的直接驱动因素,生物过程在景观动态变化过程中,居于次要地位;景观演化的基本格局是城市要素迅速膨胀,农业和自然要素则不断减少;由于缺乏必要的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相互适应设计,在东莞市景观演化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生态问题。初步探讨了东莞市景观生态保护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天津市党代会上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天津,其中建设"海绵城市"就是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一个方面。6月12日,天津水上公园首次使用新型环保材料"摩奇有机覆盖物"建成的2500平方米林下景观与游客见面,展示了本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成就。"摩奇有机覆盖物"是一种源自美国的新型节能环保型材料,主要原料是天然植物的绿化废弃物,如树皮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但在业界资深人士邹涛看来,"海绵城市已经成了目标导向,而不是问题导向,这是很遗憾的事。"邹涛希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团队,将解决问题摆在第一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成海绵城市。城市汛期"城市看海"几乎成为常态。一边是逢雨必涝、内陆"看海"的新城市病,一边是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