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是调查任务中很重要的内容.采用三种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对同一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进行评价,相互验证结果,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方法能够很好地相互验证,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了不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湖北省地表水水质调查和评价工作,对于全省主要河流、水系的水质现状监测结果,采用污染指数和分级评价的方法,根据全国统一的水质评价分级标准和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地面水水质标准以及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得出全省河流水系水质评价的现状结果,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管理全省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来进行水质评价。通过实例验证及以其它水质评价方法相比较,表明这种方法简单明确,评价结果准确,可为水质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应用频率曲线对水质评价中有关污染历时问题的评价方法,并论证运用皮尔逊Ⅲ型频率分布对水质评价参数的频率点据进行理论频率曲线的适线,从而使得上述评价方法建立在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基础上,该方法弥补了有关污染协时问题评价方法的匮乏。  相似文献   

5.
水质评价及预测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李管  贾明涛 《环境工程》1998,16(2):62-65,68
本文基于模糊混合聚类法进行水质评价工作,重点讨论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及预测的可通用性及有效性,为进一步建立一个水质评价及预测的知识库指出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水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可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水质评价是建立在水质监测基础之上的。首先结合我国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与标准,合理地选择监测项目与监测仪器,建立水质监测系统。然后在水质监测所获数据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通过BP网络不断的学习与训练,归纳出评价标准与评价结果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建立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系统。经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联想和容错功能。为水质监测与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2001年是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大编年,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是最终评价结果准确,是否全国可比的关键。《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已将大气、河流、湖库等包括在内,用此编写的质量报告书是全国可比的,但是地下水还没包括在内。地下水质监测后,人们最关心的是水质怎么样,所测项目水质是那一类,水质好不好。饮用可以吗?不可以,哪些项目不行。本文以现行国家标准为依据评价水质,解决了上面问题,给不同的管理层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了可靠依据,且评价结果全国可比。目前全国47个重点城市要出饮用水源地月报,此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源井的水质评价更适用,报告起来也更快捷。  相似文献   

8.
海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通过实例,对海水水质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初始模型及模糊线性加权法、模糊二级综合评价法、模糊分析优选法和灰色聚变法等改进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种方法的评价特点,为模糊数学方法在海水水质评价中合理利用,提高模糊综合评价精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芸  代俊峰  周作旺 《环境工程》2014,32(10):129-132
基于北海市2007—2009年地下水水源地、水库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使用目前现行的几种简易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并比较了所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评价结果表明:北海市水源地水质良好,使用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其结果可表明水质的整体类别,真实地反映水质状况;使用水质指数评价法对水库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可以确定水质类别,了解水质污染程度,获取首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0.
模糊数学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以及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质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   总被引:74,自引:4,他引:7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检验水质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解决各单项水质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水质评价模型的分辨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投影寻踪模型,它的评价结果是实数值。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和通用的,可应用于各种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12.
评述并总结了煤炭矿区几种常用水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主成分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对绿色煤炭矿山水质评价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绿色煤炭矿山水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矿区水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游洋洋  梁增强  霍宁 《环境工程》2023,(12):264-269+311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易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精准评价劣Ⅴ类水质和同类水质间的差异,引入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典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由于浅层地下水与生活垃圾渗滤液直接接触,导致各监测点地下水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指标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分别为66.362~255.3251、13.89~40.036、15.111~21.417;各监测点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为9.645~25.9521,均为劣Ⅴ类;最小值出现在2005年以前垃圾填埋区。受隔水层对污染物的有效阻隔作用,微承压水水质较潜水层水质显著好转,各监测点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为3.100~3.700。从空间分布特征看,不同填埋区潜水或微承压水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填埋区潜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而微承压水综合水质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我国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评价和环境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部分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资料为基础,对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质指数法四种水质评价法的水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各评价方法的特点.经过分析,四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特点各有不同,单因子评价法能确保水体安全,综合污染指数法能判断水体污染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科学研究,不宜用于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水质指数法与单因子评价法结果一致,能在不同水体不同时期进行对比,,既能判定水质类别,又能找出最大污染因子,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水质评价的准确性,基于MATLAB及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的BP算法建立漠阳江水质评价模型,充分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取7项常规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对漠阳江水质进行评价,并将BP神经网络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及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网络运行结果表明一致效果良好.同时较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该网络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提高了水质评价等级的准确性,使评价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黄万霞  闫滨  姬建梅 《环境工程》2017,35(12):149-15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挑战,水质挑战尤为突出。因此,做好水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灰水足迹作为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方法起步较晚,其概念的提出为定量评价水质对水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从灰水足迹研究时空尺度、研究对象、计算方法等多个角度介绍灰水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我国灰水足迹研究的不足,并结合我国水资源实际情况,对灰水足迹的研究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不同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基于此,以洛阳市为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普适法(简称"普适法")3种方法开展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建立级别差方法,定量筛选最适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模糊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普适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普适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的级别差小于0的比例占比分别为34.62%、19.24%和46.16%,大于0的占比分别为19.23%、23.07%和26.92%,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 < 普适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 < 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②模糊综合评价法最适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该方法评价得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分为优良(Ⅰ类)、良好(Ⅱ类)、较好(Ⅲ类)、较差(Ⅳ类)和极差(Ⅴ类)5类(参照GB/T 14848-2018《地下水质量标准》),以良好和较好水质为主,造成地下水水质较差的组分主要为CODMn、总硬度、硝酸盐和汞.研究显示,级别差法可作为定量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能够为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运行使得通江湖泊与长江原有的江湖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通江湖泊水环境,如何有效评价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洞庭湖的水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洞庭湖湖区设置15个采样点,选取9项水质参数,运用单因子指数法、主成分分析(PCA)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法对2019年1—12月洞庭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单因子指数法可快速准确评价水质类别,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计算简单并在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2种方法均无法准确给出不同采样点间受污染程度的差异,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与部分采样点实际情况不符。综合考虑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推荐使用PCA法开展洞庭湖水质评价,该方法既能反映各主要污染指标及其贡献率,也能对不同区域水体受污染程度进行排序,且评价结果客观实际,更适用于洞庭湖区域的水质评价工作。但是在水质评价管理工作中,建议结合单因子指数法对水质类别进行判定,以保证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t-SNE的晋北矿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蕊  袁瑞强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0):2540-2546
将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技术引入水质评价领域,探讨了基于t-SNE的水质评价方法,并对晋北矿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相对于传统水质评价方法,基于t-SNE的水质评价方法降低了评价过程对经验值的依赖.地下水水质标准中某些指标(如氨氮、锰、挥发性酚类和大肠杆菌等)对不同的水质类别采用了相同的阈值,这导致采用传统方法评价时产生不确定性,而新方法基于"距离"概念识别不同水样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从而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度.此外,新方法通过高维数据向量可视化直观地表达数据间的内在分类特点.评价结果表明,晋北矿区开采排水和生活排污引起了地下水水质恶化,主要超标项目有硫酸盐、总硬度、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群数等.水质恶化影响的深度局限在200 m以浅,在空间上主要局限在靠近左云县和山阴县的部分地区,深层岩溶水水质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0.
从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角度,阐述了生物监测和评价研究的现状;目前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水质评价和监测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