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8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第26号令颁发了新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1999年3月30日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新“办法》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
颁布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时间:2005—8—15实施时间:2006—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6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已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务会议于2005年7月21日修订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1999年3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建设项目环  相似文献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生产是目前公认的工业污染控制的最佳途径,国家环保局已经明确要求将其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本文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清洁生产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项目环评阶段推行清洁生产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变更类型和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油气管道重大项目案例,从环评角度将管道项目变更类型分为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生产工艺、环保措施以及涉及环境敏感区等5个大类;结合环评管理重大变动清单,分析提出油气管道项目各类重大变动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建议加强工程变更的事前和事中管理,尽量避免或减少环评重大变动,避免变更工程未批先建,同时适当拓展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深度,妥善解决环评非重大变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处于试点阶段,技术要求还在探索中。为推动与规范石油化工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作者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的着手,尝试性地论述了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技术要求,内容包括工作重点、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的主要章节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平不断被推向新的深度。本文将根据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自身的特点,综合论述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8.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永祺  赵雁冰 《四川环境》2002,21(4):41-42,47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提出该类型环境评价的方法,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程度较高、工艺流程复杂、污染物产生量多且处理难度高等工程特点,在分析氟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4种主要的氟化工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为对象,对国内外氟化工项目进行类比分析,研究了氟化工项目的行业政策导向、主要污染因素以及环境可靠性,将产业政策分析、污染产生及治理措施、选址合理性分析这3个方面总结为氟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加大了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与监督以及环境评价审批力度,因而有关服务机构和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进行关键技术储备和技术培训。文章阐述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的技术储备重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版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作用,提出应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版的基础上编制一个面向领导决策者和公众的参考版。并就参考版的主要内容及编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应着力回归环评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评倍受关注,主要因为其作为环保部门的最大权力,不仅没有起到预防污染发生的作用,反而成了一些不正当利益输送的通道。本文从回顾环评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剖析环保部门、建设单位或规划编制机关、环评机构在环评中的相互关系入手,试图回答“作为环保部门最大权力为什么预防不住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认为,应以促进环评回归其本质作为环评制度改革的目标,按“环评脱钩→环评审批→环境违法严惩→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优先顺序,全面推进环评制度改革;环评脱钩是环评制度改革的切入点或起点;环评制度改革须抓住“如何防止环评及干预环评的任性权力”这一关键点,即环评制度改革的“牛鼻子”应是环评审批;以信息公开、社会监督确保事中有效监督,确保公众环境权益、强化污染者的损害担责,倒逼环评回归其本质;以法治和社会监督防止环评及干预环评的权力任性。  相似文献   

13.
最近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使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与新条例作出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review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EA) practices in Sri Lanka,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ecology. An overview is provided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which have shaped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which is currently a two-tiered scheme. An Initial Environmental Examination (IEE) provides a preliminary screening tool, prior to the requirement for a ful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ri Lankan national archives showed that 463 EAs were completed in the period 1981–2005, with the bulk of these in the more populated Western and North Western Provinces. Two-thirds were IEE surveys, while the remaining third advanced to full EIA.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130 EAs (both IEEs and full EIAs) spanning a broad range of project types, scales, and environmental settings was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ec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ithin the published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 (EISs). These were assigned into five classes of “explanatory power”, on the basis of their scientific content in relation to survey, analysis, and reporting of ecological interests. Within most EISs, the 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 (EcIA) was restricted to the lowest two categories of ecological assessment, i.e., tokenistic presentation of reconnaissance-level species lists without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individual organisms or communities. None of the assessments reviewed provided statistically rigorous analysis, which would be required if ecological impact studies are to include quantitative and testable predictions of impact, which could then be followed up by appropriate post-impact monitoring programs. Attention to key local issues such as biodiversity or ecosystem services, which also have strong social dimension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was also notably underrepresented. It was thus concluded that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a sound legislative framework in Sri Lanka, the analysis contained within EISs generally fails to convey meaningful information to the relevant stakeholders and decision makers involved in protecting ecological interests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tool to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of Sri Lankan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current regulations and, in particular, to combat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采掘行业的特点,分别从法律层面、设计层面和环境影响评价层面等三个方向进行分析,结合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要求。从而使采掘行业的环境管理能全面涵盖采掘行业开发过程,最大程度地减少采掘行业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完善采掘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我国采掘行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有仪  樊勇 《四川环境》1994,13(1):38-41
作者在对中国我人民解放军第47医院病建项目所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了医学秤价和影响,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环境医学影响廉政价方法,由于该评价方法完全尊循了国内现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因此,它在今后的环境影响医学评价中净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开发项目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和对环境影响的双重性,在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以“以人为本”的原则加深其服务功能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属性,实现房地产开发项目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秦艳  施介宽 《四川环境》2005,24(2):54-56,110
对某地区多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给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典型气象日的确定方法。结合高架点源影响浓度的实例计算,可以方便地得到典型气象日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分布情况,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该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分布浓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环保局处罚的四起违法案件的分析看,在《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对其理解得不够深刻,执行中存在侥幸心理,从而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后果。为此提出管理部门施重拳维护法律权威等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作为预防和控制环境影响、创新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工作边界和内容范围交叉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焦虑引发社会风险事件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导致两者的"天然联系"愈发紧密,工作存在模糊地带的问题愈发凸显,致使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繁复、执行力差。在梳理环评、稳评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评和稳评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实施主体和程序上的异同,剖析了两者在制度设计和内容衔接方面的关系,并从理清工作边界职责、环境社会风险评估结果共享、强化稳评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环评和稳评政策衔接的建议,为政府有效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社会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