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平  李璐 《防灾博览》2004,(6):21-22
水是生命之源,从“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水不仅哺育了生命,而且孕育了我们伟大的文明古国。然而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世界银行副行长萨拉丁在20世纪末指出:“下世纪的战争将是由水而不是由石油或政治引起的。”“向海洋要淡水”,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亮色。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武打小说中、丹顶鹤头上的“丹顶”被描写成为一种剧毒物质,称为“鹤顶红”或“丹毒”,一旦入口,便会致人于死地,无可救药。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时,就是在所赐酒中放入“丹毒”。大臣们也都置“鹤顶红”于朝珠中,以便急难时服之以自尽。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丹顶鹤体态高雅,舞姿优美,鸣声如笛,富有音韵,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对它的娇美形态,无不交口称  相似文献   

3.
谁人问罪?     
随着“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囿于此,我国一’些中、小城镇移栽大树之势正随风攀上,甚至成为一种时尚而因之“移死”的大树却不在小数,令人触目惊心,让人感叹移栽大  相似文献   

4.
基因污染不可不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萍 《灾害学》2002,17(4):82-82
时下,“基因”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不过,基因也和原子能一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环境亦具有破坏性。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其化学“建材”几乎都是一样的。基因构成材料的这种通用性,使人为重组的基因有可能污染自然界生物的基因库——我们这颗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自从人类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一种本领,也就是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现在已经不单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撒播在几千万hm2的庄稼上。这些新型的庄稼,我们称之为“转基因作物”,即其基因是经过工…  相似文献   

5.
各种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日益常态化,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严峻挑战。灾害、恐怖袭击和突发事件本身也许不可避免,但是灾难造成的损失却可以预防或减小。有“地震国”之称的日本,尤为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国民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定期组织防灾演习等措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从其“防灾日”系列演习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刘才 《防灾博览》2007,(3):25-25
海上旅游需要准备什么海上旅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下水,一种是乘船。下水游泳,当然,游泳衣是必不可少的。在非旅游区的海滨,你不要轻易下水,最好向导游或当地人打听一下此地可否下水,这主要是防止海底有石头或海水污染以及鲨鱼出没区等。在旅游区的海滨,在没有救生设备保护的前提下你尽量不要游得太远,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海上出事的往往都是会游泳的人,因为海上受风、潮、流的影响,游的太远,有时会受自然因素和人本身体力及健康情况的限制。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  相似文献   

7.
<正>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寄托了人们对现实的思考。近年来全球变暖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生态灾难成为许多影片聚焦的主题,人类运用多种视角审视目前的生态状况。此类保护自然的电影主题反映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忧思。《全球风暴》作为生态灾难电影,较为全面地讨论了“人-科技-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此类电影的典型之作。它不仅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探讨了人类使用科技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曾使我们这一代人引以为豪的“我国地大物二,自然资源取之尽、用之不竭”的认识成为了过去,菲薄的人均资源和普遍存在的浪费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有数据表明,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9.
曹艳丽  吴先华 《灾害学》2023,(4):114-120+149
基于文献计量技术和知识图谱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数据库中有关大气污染灾害联防联控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从文献的时间分布、主体机构特点等方面,对我国大气污染灾害联防联控研究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和战略坐标图等方法,揭示发展趋势和动态。主要发现:(1)政府和学者们对该主题的关注度高,但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或研究机构;(2)中心度排名前5的关键词依次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气污染”“京津冀”“政府治理”“PM2.5”;(3)主要研究话题为:国内外的联防联控、严重污染区域和山区城市的冬季联防联控、城市雾霾与联防联控等;(4)以下类团很可能转变为未来研究的核心类团:大气污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大气污染、京津冀地区。  相似文献   

10.
毕瑶 《防灾博览》2005,(1):38-38
“食物相克”这一说法,是说几种食物放在一起食用,如搭配不当,极容易导致生病或中毒。但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俗语叫“鸳鸯配”。  相似文献   

11.
《民防苑》2006,(2)
近二三十年来,鲸鱼、海豚冲上海滩集体自杀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由此引发了海洋哺乳动物自杀原因的争论。学者们有的阐述“电磁干扰论”,有的提出海洋动物“流行性疾病论”,也有的坚持“海洋污染论”……学术争论促使有关科学的深入研究,对自杀的鲸鱼、海豚尸体解剖发现,这些海洋哺乳动物体内无一例外地积累了大量的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近日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出更令人担忧的状况——即使那些生活在普遍认为目前还未被污染海域的抹香鲸体内,也发现了有机污染物质的存在。由此可见,我们认为未被污染的海域,其实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云南由于边远蛮荒,战乱、瘟疫不断,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省份,仅疫病就曾造成数以万计人的死亡。因此有了“蛮荒之地”、“瘴疠之区”、“瘟疫之乡”之说。旧时.内地有人被发配云南边疆,到那里就算不被杀死,只是疫病也会将人折磨死。云南的瘟疫,主要是恶性疟疾和鼠疫两种疾病,除此还有霍乱、麻风病等烈性传染病以及其它地方病,给当时人民生活带来极其悲惨的境遇。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铁 《防灾博览》2009,(6):60-63
涉及水污的一些新的权威信息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发展之本。水污染是大多环境污染之根,是许多污染之源,它必将引发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人的死亡。我们的水环境质量已严重下降,水环境污染现象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4.
基因污染:21世纪的忧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环保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防治基因污染。如果在21世纪的环境保护中不加入这个新概念,人类将可能面临一场全球性的灾难,然而这个概念至今未深入人心,于是基因污染已成了我们人类即将面临的21世纪的新忧患。环保新概念由于基因工程的科学技术进步,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的天然作物或自然界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在环境生物学上称这为基因污染。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恐怖战”、“抢劫”、“情敌”、“复仇”等纠葛、金钱美女之争,往往会以劫持人质的方式,搅乱社会治安,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这种情况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有集体因素、也有个人或家庭因素。总之劫持人质与营救人质成为当前特别重要的问题,已经提到了我们日常的议事日程,这种突然事件的发生,我们的领导者、指挥者应该如何办?首先要有以人为本的思想。用什么方法及程序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人根据国际营救人质的情况,提出以下方法及程序,供领导者及大家  相似文献   

16.
《民防苑》2006,(4)
对人类安全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不是战争;不是飓风;不是水灾;不是地震;不是火灾;……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人类疾病80%与水污染有关。据统计,每年世界上有2500万名以上儿童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瞩目”的停水事件前段时间,哈尔滨成为国人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温家  相似文献   

17.
我们平常所取用的水资源,除了来自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之外,另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下水。绝大部分的地下水来自于天上降水,当雨、雪等降到地面,一部分成为地表水流,一部分蒸发,剩下的部分则沿土壤或岩层空隙渗至地下而成为地下水。近年来由于工业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消费用水与污水产生量大增,不仅地表水常受到严重污染,而地下水危机也已日趋显现。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听雨     
在武夷山的几天,几乎都是在雨中度过的。这也难怪,武夷山是闽赣两省的界山,海拔1500多米,植被丰富,雨量充沛。而六月正是武夷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雨季。置身在“丹山碧水”的武夷山景区,聆听那来自云端的天籁之声,这美好的享受,该是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啊。 说到武夷山的雨,不能不先提到武夷山的云。云是雨之母,那气象万千、神秘莫测、舒卷自如的云海,孕育、幻化出武夷山或多情或奔放,或缠绵或凝重的雨,为“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笼罩上一层亦真亦幻的空灵与妖娆妩媚。 若把一座座奇峰伟壑比作武夷山的  相似文献   

19.
环境噪声污染是现代化城市的一大公害,控制和治理噪声污染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西安市建成区环境噪声区划的意义、方法、原则和依据,并据此进行了环境噪声“适用区域”划分,为贯彻“国标”和进行城市综合规划与整治提供了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1-2016年关中地区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识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研究表明,关中地区PM2.5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城市PM2.5浓度升高将加剧中心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关中地区环境规制对本地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以及地区间“逐顶竞争”的空间联动效应不足以抵消城市人口、能源结构以及城市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PM2.5排放的促进效应,并且工业发展、城市交通使得关中地区城市之间存在跨界污染“转移效应”,不利于区域整体大气质量改善。落实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做好区域内城市经济、产业以及交通的协同发展规划,提升“逐顶竞争”空间联动效应、规避跨地区污染“转移效应”才能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