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消防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玉敏  吴立志 《灾害学》2006,21(3):107-113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消防经济学的研究概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消防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基本理论与方法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对我国消防经济学韵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目的在于为填补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提供探索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极高,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保证其施工安全,提出采用CRITIC法与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相结合进行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评价方法。选取人员、施工、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共建立20个三级评价指标,构建地铁车站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利用TOPSIS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决策,建立地铁车站安全评价模型。依托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工程项目,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客观、合理地进行地铁车站施工安全评价,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合,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客观性与准确性,可以给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社会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灾害风险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性。从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入手,用灾害心理学、灾害经济学和灾害管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探讨了灾害所涉及的社会因素如个体和群体心理素质、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以及相关的灾害管理政策和区域经济环境问题。结合经济成本和综合效益的评价,分析了社会因素对灾害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并强调了自然灾害管理中防灾减灾的意识、政策和决策措施等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灾害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艳艳  刘树坤 《灾害学》2005,20(1):104-109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灾害科学方面的专著、期刊、学位论文和其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灾害经济学的定义、中外灾害经济的研究现状、灾害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灾害经济的评价方法、灾害经济学研究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基础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作为理论基础,从中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方法,构建包含气象服务水平评价、灾害防御行为评价的防灾减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从前期预报预警,到后期灾害应对的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并基于社会学调查的技术方法,实时跟踪2017-2018年登...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价值工程”理论和“成本—效益”理论,在作者提出的防灾工程“功能函数”、“成本函数”、“价值函数”、“效益函数”等灾害经济学基本函数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防御工程实例,探讨了防灾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的区域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加强和重视农业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给贵州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定量参考,根据贵州省农业生态的特点,设计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互综合的评价分析方法,对贵州省各县(市)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划分为四个等级,相对低安全区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相对较安全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东部部分区域。得到了贵州省农业生态安全区划图,并分析了影响贵州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隧道火灾安全的“FAD”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隧道火灾的安全评估是有效地进行隧道火灾的预测、控制和防火设计的基础。隧道火灾发生的原因十分的复杂。由此,基于对影响隧道火灾的各个因素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隧道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隧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隧道火灾危险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将模糊数学、层次比较分析法、德尔菲专家法相结合,建立了隧道火灾安全的“FAD”综合评价模型。结合上海市外环隧道实例,将该模型在隧道火灾的安全评估中加以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为隧道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使隧道火灾的防治对策、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乐清湾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地生态安全的相关理论,以2007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值赋权法,从结构功能、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动态变化3方面着手,构建了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并对温州乐清湾湿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乐清湾湿地生态系统在整体上属于亚健康状态,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快、大面积围垦湿地、地质灾害频发及环境污染等方面。该项研究可为湿地资源的开发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洪杰  唐德善 《灾害学》2006,21(4):31-35
提出了防洪安全评价的概念,建立了防洪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优选评价模型对防洪安全进行评价;以辽宁省辽河流域为例,对不同历史时期防洪安全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1.
引入火灾保险后消防投资经济性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田玉敏 《灾害学》2005,20(4):29-32
在西方发达国家,业主为减轻火灾发生后的实际损失,在火灾发生之前会主动采取火灾风险管理措施,而火灾保险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我国今后火灾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购买火灾保险,业主将火灾损失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保险公司,但业主需每年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购买火灾保险之后,消防投资经济性的评价模型会发生一些改变.本文基于经济性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这些新模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投资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Limit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DRM) can be cost‐efficient in a development context. Cost–benefit analysis (CBA) is an evaluation tool to analyse economic efficiency. This research introduces quantitative, stochastic CBA frameworks and applies them in case studies of flood and drought risk reduction in India and Pakistan, while also incorporating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DRM interventions are shown to be economically efficient, with integrated approaches more cost‐effective and robust than singular interventions. The paper highlights that CBA can be a useful tool if certain issues are considered properly, including: complexities in estimating risk; data dependency of results; negativ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s; and distributional aspects. The design and process of CBA must take into account specific objectives, availabl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perceptions and needs of stakeholders as transparently as possible. Intervention design and uncertainties should be qualified through dialogue, indicating that process is as important as nume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可接受的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确定最佳或最合理的设防标准时,应在保证地震安全和谋求最佳经济效益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既要保证地震人员伤亡降低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下,又要使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本文根据我国几次大地震的资料,建立了地震人员死亡率与房屋倒塌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在分析设防后地震人员伤亡水平与其它灾害和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水平的基础上,对确定社会可接受的地震人员死亡率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绍举  成松柏 《灾害学》2008,23(1):92-95
安全是海上交通永恒的话题。海上交通安全系统由“人-船-环境”组成,人是组成该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人为因素与人为失误的基础上,阐述了海运事故与人为失误的关系,对造成人为失误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并进一步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海运中人为失误的预防对策,以期为船舶及航运公司评估船员安全操作水平和船员队伍安全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达到降低人为失误发生率、降低海运事故发生率、提高航海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函数与分析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庆东 《灾害学》2002,17(1):5-9
根据防灾工程投资效益的含义及其特点,提出了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函数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质。依据不同的决策准则,建立了相应的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分析模式。为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分析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安全规划是一个复杂动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对其方法学进行分析思考有助于探索安全规划方法的统一体系。在国内外有关安全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安全规划的定义及一般特点,建立了安全规划的一般程序,包括安全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原则、目标及内容等。基于现有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探讨了安全规划的方法学及理论基础。最后,综述了现有安全规划的具体方法,包括安全距离法、基于后果法及基于风险法,并对该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及评价。可供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池火灾模型在安全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胜  吴振营  何佳 《灾害学》2007,22(4):25-28
随着我国对燃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燃油储灌。这些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很有可能引发火灾,给临近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对这些储罐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储量和四周环境预测出池火灾面积的大小及伤害范围,以此为依据判断储灌的安全等级,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安全疏散的原理应用于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当中,使之更加合理化、性能化。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性能化建筑防火规范产生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在对国外一些性能化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从建筑物防火安全水平的量化、性能化设计的不确定性、性能化设计方案的验证以及性能化文件的编制和性能化建筑设计、施工到使用各个环节的连续性等方面,讨论了从处方式防火规范向性能化防火规范转变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其在发展性能化规范中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正确处理处方式规范和性能化规范两者的关系;积极推动消防相关产品的发展;解决资金来源,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工程惯例或设计导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