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深圳海域的赤潮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 1 996~ 2 0 0 0年期间深圳海域赤潮发生的回顾及主要赤潮事件的分析 ,阐明近年来深圳海域赤潮发展趋势为 :(1 )赤潮类型多样 ;(2 )出现新记录种类和有毒种类赤潮 ;(3 )持续时间长 ,危害程度大 ;(4 )频率增多 ,范围扩大 ;(5 )呈全年式的模式。并列举了深圳沿海近岸主要赤潮生物种名和对渔业造成危害的赤潮藻  相似文献   

2.
赤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赤潮已成为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 ,引起沿海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从赤潮发生的机理、赤潮管理与减灾等方面论述了赤潮研究的现状 ,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域赤潮发生趋势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中国海域的赤潮发生频次等数据的年际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赤潮发生趋势,以期为赤潮灾害分析和防治提供帮助。数据表明,赤潮问题已不容忽视。总体上,赤潮发生的频次和累计面积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1世纪前10年的赤潮发生频次和规模是20世纪后50年的2倍多。与20世纪不同,东海的赤潮问题最严重,远远超过了南海;而渤海的赤潮规模也明显增加,此2海区成为赤潮的重灾区。赤潮多发生在5、6月份,但有延长的态势,对赤潮监测和预防提出了新的要求。赤潮生物,特别是有毒藻类不断增加,对渔业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看到,赤潮的发生并非持续上涨,赤潮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赤潮的状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沿海赤潮的状况及其研究进展宋春印,范志杰,郭晋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AdvanceinResearchandPreventionCountermeasuresofRedTideintheCoastofChina¥SongChu...  相似文献   

5.
浙江沿海海洋微生物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微生物群落与陆源排污、养殖生产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使用API细菌鉴定系统时浙江沿海四个区域的微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的沿海微生物主要种类为杀鲑气单胞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等,浙江沿海四个区域的优势种组成有各自的特点.使用SPSS10.0软件对各个区域的微生物群落进行聚类性分析,结果表明象山港区域与其它区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烟台四十里湾赤潮发生与生态环境污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为赤潮频发区,就赤潮发生的区域分布与其生态环境污染进行探讨研究,以引起社会有关方面正确认识和评价水产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 (1)1998~2008年间排入四十里湾的各类污染物总量以贝类养殖排泄物居首,赤潮发生的几率及范围与贝类养殖面积、N、P和C排泄物年际变化有直接必然关系; (2)湾内初级生产力较高,由贝类养殖排泄转化的无机碳占湾内基础物质总量的65%~90%; (3)湾内赤潮生物16种,优势种有红色裸甲藻、中肋骨条藻、海链藻,红色裸甲藻是该湾引起赤潮最常见的赤潮生物种; (4)四十里湾最大流发生在养马岛以外的东北水域,流速值在17~20cm/s 左右,养马岛西南端流速最低,仅为4~5cm/s左右,受水建工程和筏式养殖的干扰,养殖区内流速有所减缓,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研究表明,特定的地理环境及物质条件十分适合藻类的生长繁殖,一旦遇到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赤潮藻即有骤然快速增殖而形成赤潮。  相似文献   

7.
赤潮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监测是对赤潮进行研究和实施管理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获取重要信息,为赤潮研究提供重要资料,也是赤潮预测、预报和减灾的依据。本文介绍了中国赤潮监测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赤潮监测技术方法及其两个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赤潮监测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今后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完善赤潮应急监测系统,将大大加强赤潮监测力度,急时跟踪赤潮发生状况。  相似文献   

8.
2010年春季对东海海域进行了赤潮专项调查,在3个海区发现有赤潮发生。对这些海区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发现的赤潮原因种有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2种;活性磷酸盐和铵盐是发生中肋骨条藻赤潮的重要营养条件,东海原甲藻可以耐受低营养环境,调查海区在较低的温度(17℃)下也能发生东海原甲藻赤潮。  相似文献   

9.
廉洲湾赤潮自动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7月广西廉洲湾海域三个自动监测站的实时监测数据,对赤潮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此次赤潮过程中,溶解氧、pH值、叶绿素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且出现同步升高回落现象。通过现场采样分析与比对,表明自动监测站可实现对赤潮的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0.
实现赤潮预警对于减轻海洋环境灾害、避免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渔业重大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水文监测数据海量却难以实现实时自动化监测与预警,特别是难以利用传统监测手段实现对危害更大的赤潮的精准实时预测这一显著问题,提出利用浮标数据作为依据,借助机器学习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方面的优势,建立一种新颖的双重递进式赤潮预警机制的方法。首先,通过相关算法分析历史数据,以确认赤潮初步预警阈值;其次,对叶绿素a、pH、溶解氧等重要监测指标的当前和阶段性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判断是否达到预警触发条件;然后,进一步联合分类、回归、聚类、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相关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最后,通过这种递进式的机制对短期内是否会发生赤潮作出判断,以实现赤潮自动化预警预报。在此基础上,利用宁波梅山湾实际监测数据,证实了该方法在赤潮实时自动化预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舟山近岸海域赤潮优势种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肋骨条藻是舟山近岸海域的赤潮优势种,常有大小不等的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春秋两季非赤潮期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趋势,以探讨影响此种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春季影响中肋骨条藻生长的重要因子包括盐度、无机氮、悬浮物、水温和pH;秋季影响中肋骨条藻生长的重要因子包括溶解氧、活性磷酸盐、悬浮物、硅酸盐、COD和盐度.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较,从而发现赤潮期和非赤潮期共同的或不同的影响骨条藻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烟台四十里湾营养物质产生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3日至10日,烟台四十里湾养殖区发生了由棕囊藻、夜光藻剧增而引发的赤潮,此前,在1998年8月中旬至9月中旬,该湾约五十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也曾发生了红色裸甲藻剧增而引发的赤潮。暴发赤潮的条件仍可认为是丰富的营养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赤潮形成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养殖粪便及其废弃物提供的,其次是陆岸生活污水提供的;环境条件是风、雨引起了水体扰动;雨过天晴水温偏高;大雨造成海水盐度降低;养殖过密,海流不畅对污染物扩散不利。  相似文献   

13.
云龙湖(117°07’E~117°10’E,34°13’N~34°15’N)位于徐州市南郊,属浅水城市湖泊,是江苏省著名省级保护区之一。湖区水域面积为6.76 km2,陆地面积为6.3 km2,最大水深5.1 m,平均水深2.5 m。为了掌握云龙湖的污染情况,在云龙湖距岸20 m处沿湖周分东、西两区共设置了20个采样点,东、西区各有10个采样点,编号1~20,分别  相似文献   

14.
叶绿素a在监视赤潮和评价水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赤潮的发生与水中藻类浮游植物的关系。指出测定水中叶绿素的含量 ,是对水中浮游植物的一种定量测量方法。重点介绍了叶绿素a监测的原理和方法。例举了叶绿素a在监视赤潮和评价水质环境方面的事例  相似文献   

15.
梵净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联合国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其明显的喀斯特地貌和山地气候垂直变化特征,造成雷电天气易发。因此,对梵净山景区雷电特征进行分析,对保障梵净山景区的工作人员、游客人身安全,确保景区的古建筑群及其相关文物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截取覆盖梵净山景区(27°40'50″N-28°1'30″N,108°45'55″E-108°48'3″E)区域,以1 km2范围为基本单位,2006-2011年的闪电数据,分析了其闪电频数的月分布、时分布、地理空间分布、闪电强度与累积概率特征以及梵净山景区地质地貌对雷电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演变特征及成因,以杭州地区为代表,结合全省酸雨监测数据,揭示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992—2012年,浙江地区酸雨的污染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92—1999年为酸雨改善期;2000—2004年酸雨污染再次出现了恶化;2005—2012年为酸雨再次改善期。SO2排放减少是近年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出现好转的重要原因,但NOx对酸雨的贡献有增加的趋势,酸雨污染类型逐渐由"硫酸型"为主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机动车排放对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贡献已不容忽视。全省强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浙北、浙中和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浙西南地区酸雨污染较轻,酸雨污染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本地污染排放对于防治和减轻当地酸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近岸海域赤潮状况、预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揭示大连市近岸海域赤潮生物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监测资料对赤潮发生及增殖阶段13项环境因子统计分析,经多元回归得出大连市近岸海域春夏季赤湖预测模式,并在以后的赤湖中得到验证.其春季符合率为83%,夏季的符合率为92%.文章提出了物理、化学法治理的技术参数.同时探讨了生物治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面水中氨氮样品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三氮进行保存时间稳定性试验,结果发现,除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不宜保存外,1000ml地面水氨氮水样滴加5ml硫酸酸化至pH<2可抑制水样中氨氮的水解、氧化还原反应。水样于20°C~28°C温度下保存半个月,氨氮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同一水样在不同时间所测数据经方差分析,F计<F0.05,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本法保存氨氮水样,半个月后仍相当稳定,便于调整分析人员工作量。地面水中氨氮样品稳定性试验@周秀华$平湖市环境监测站!浙江平湖314200  相似文献   

19.
1单位 TSP上 Ba P含量工业区高于居住区(夏季差异不明显 ) ,但单位体积中含量却相反。这与居住区人口密度大、交通繁忙、地面扬尘多有关。 2 Ba P含量范围为 2 .1 4ng/m3 ~ 4 2 .0 1 ng/m3(标 )。冬季 ( 1月份 ) TSP中 Ba P浓度是夏季 ( 7月份 )的 4~ 5倍。 3交通枢纽点位的 Ba P浓度最高 ,说明燃油车辆的尾气排放已成为空气中 Ba P的主要来源。 4 Ba P平均值夏季各点均低于0 .0 1μg/m3 (标 )浓度限值 ,冬季则超出。杭州市大气颗粒物上苯并[a]芘的污染现状@史坚$杭州市环境监测站!浙江杭州310007 @徐鸿$杭州市环境监测站!浙江…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海州湾海域2004~200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选择同期成像质量良好的MODIS Terra 1B影像,分别在单波段因子和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近红外波段和绿波段、红波段的比值因子、差值因子以及仿植被指数因子与叶绿素a浓度相关性较高.用这些因子建立叶绿素a浓度的回归模型,其中因子F7(24)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的R2达到0.801,平均相对精度达到65%以上,且模型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不仅证明了利用MODIS 1B影像监测海面叶绿素a浓度的可行性,而且对于监测该海域赤潮和富营养化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