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除油率和油珠粒径分散度是检验石化含油废水处理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废水粗粒化处理前后分光光度值和油珠粒径的分布,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含油废水处理后出水的除油率和油珠粒径分散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油量,显徽镜计数法测定油珠粒径分布,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油废水,选择合适种类的絮凝剂,通过评价絮凝剂的除油效果,筛选出适合处理石油化工行业含油废水的絮凝最佳配方。其主要特点是投加量少、除油效果好、价格适宜。  相似文献   

3.
处理含油废水絮凝剂最佳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含油废水,选择合适种类的絮凝剂,通过评价絮凝剂的除油效果,筛选出适合处理石油化工行业含油废水的絮凝剂最佳配方.其主要特点是投加量少、除油效果好、价格适宜。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平波纹板组处理含油废水。通过正交小试,筛选出最佳波纹板,并对不同板间距、流速、原水温度以及油种作了除油效率影响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平波纹板除油装置的放大并用于实际含油废水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除油技术可用于非乳化的含油废水处理。与目前国内其它重力分离技术相比,具有除油效率高(95%以上)和能去除20μm以下的微小油珠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餐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论述了我国餐饮废水的特点及处理现状。介绍了SBR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混凝法、电化学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技术及适用条件。比较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预测了我国餐饮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并认为,集除油、降解有机悬浮物于一体的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将会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餐饮废水特点培养出高效生物茵种的复合生物技术将是治理餐饮废水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微波辅助均相催化氧化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H2O2投加量、均相催化剂Fe2+浓度、微波辐照时间及功率、废水温度、废水pH值等因素对该农药废水COD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即100ml初始COD浓度为268mg/L的农药废水,H202投加量为26.52g/L,均相催化剂Fe2+浓度为109.8mg/L,在微波功率119W,辐射时间为4min,pH为6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78.51%。  相似文献   

7.
采用钌钛网(Ti/Ru O2)为阳极、钛网(Ti)为阴极、活性炭颗粒为三维粒子电极的电催化氧化装置深度处理焦化废水,通过分析处理效果和能耗研究了三维粒子电极填充方式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维悬挂电极填充方式的处理效果和能耗与传统三维电极填充方式相近,但所需材料质量及反应器容积分别为后者的34%与67%。新的填充方式在电流密度2.5 m A/cm2、悬挂电极总质量49.4g、流速100 m L/min的条件下处理120 min后,焦化废水ρ(COD)由99 mg/L降至53 mg/L,COD去除率为46.5%,单位COD处理能耗为68.5 k W·h/kg,吨水能耗为3.15 k W·h/t。  相似文献   

8.
粗粒化技术是一种高效除油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费用不算大、运行处理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本文根据我厂污水处理场运用此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的实践,从该技术的原理、工艺路线、运行参数、运行效果、运行费用、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全面总结、分析和评价了粗粒化装置处理含油废水的技术经验,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炼油行业“老三套”(即隔油、浮选、表曝)处理含油废水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魏婕  王若男  蒋毓婷  刘树鑫 《环境工程》2020,38(12):13-18,85
采用微纳米气泡曝气的方式处理染料蓝1为原料配制的模拟水性油墨废水,以废水中的染料浓度、COD及氨氮去除效果作为考察指标,探讨废水中不同初始pH值、NaCl投加量、H2O2添加量对微纳米气浮法处理油墨废水的影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纳米气浮去除油墨废水污染物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反应条件有效促进了微纳气泡的曝气吸附作用,其中在pH为5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佳,染料浓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0%以上,氨氮去除率也达到75.4%。  相似文献   

10.
除油率和油珠粒径分散度是检验含油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不同流量下除油率及油珠体积分布,对比了聚丙烯与聚丙烯腈两种粗粒化材料的性能,发现聚丙烯腈除油率高于聚丙烯。对聚丙烯腈进行了改性,分析了改性前后对同种含油废水的处理率。发现聚丙烯腈改性前为亲油疏水材料,并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易出现堵塞现象。经过改性后聚丙烯腈变为亲水疏油材料,对油的去除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的改造和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采用浮选-氧化-SBR工艺处理合成油脂废水,技术可行、抗冲击负荷强、运行稳定,COD去除率≥94%、石油类去除率≥88%,出水COD、石油类低于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解脂耶氏酵母菌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解脂耶氏酵母菌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分别处理色拉油、餐饮油等油脂类废水和柴油、机油等石油类废水50 h.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快速降解油脂,在油质量浓度≤2 000 mg/L时生化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对色拉油、餐饮油中油脂的降解率分别为93.30%和85.08%,同时菌体细胞大量生长,其生物量分别为1 652.7和1 940.0 mg/L,废水处理过程中pH稳定在3~4之间;但该菌对石油的降解率低,生成的生物量少,处理后废水pH维持在6~7之间.解脂耶氏酵母菌对油的降解与自身生物量的生成有关,该菌株降解油脂类和石油类物质的途径不同,产生的脂酶系统不同,使得废水的pH变化规律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因应用广泛,其开采量不断加大,而石油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油田采出水其水量大、水质成分复杂,若不有效处理,将对周围造成不利影响。通过论述油田含油污水的来源、分类、常用处理方法,并从三级处理、四个油形、COD去除效率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富含浮油污水优选重力分离法进行处理;富含分散油污水优选浮选法、过滤法进行处理;富含乳化油污水优选膜分离法进行处理;富含溶解油污水优选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高悦  贾玉岩  高宝玉  曹百川  张永强  卢磊 《环境科学》2010,31(10):2349-2353
在碱性条件下,端氨基聚醚Jeffamine-T403与二硫化碳反应合成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型絮凝剂DTC(T403).考察了DTC(T403)对模拟聚合物驱采油废水的絮凝除油性能,研究了DTC(T403)、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Fe2+和Fe3+的投加量以及pH值对除油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DTC(T403)与Fe2+络合形成的网状螯合物通过网捕作用取得良好的絮凝除油效果;HPAM的存在影响絮凝除油效果;在同时投加Fe2+和DTC(T403)且二者的投加量分别为10mg/L和25mg/L的条件下,HPAM含量在0~900mg/L范围和含油量约300mg/L的模拟水样经絮凝处理后其含油量均可降到10mg/L以下.DTC(T403)的絮凝除油效果受pH値的影响,在pH7.5条件下可取得良好的除油效果.DTC(T403)适用于含Fe2+的聚合物驱采油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用凹凸棒石处理高浓含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凹凸棒石吸附剂(包括其回收再生品)对废水中各种状态油的去除,结果表明,1%凹凸棒石原土与1mg/LPAM组合,可使含油约500mg/L的废水获得90%以上的除油率;若组合使用2.00%凹凸棒石和800mg/L硫酸铝,则易使含油126000mg/L的废乳化液破乳除油,除油率均达98%左右,COD_(Cr)去除率89%:如采用多级连续处理,则可有效地净化水质;油的去除效果是凹凸棒石投加量或初始油浓度的幂函数,且在剩余油量与投加量之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整个吸附过程具有不同特征的几个阶段,并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油田作业废水臭氧化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田作业废水(COD)高、难降解的特点,探讨了废水的pH、COD初始浓度、臭氧投加量和臭氧化时间等因素对油田作业废水的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化对油田作业废水COD去除效果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废水pH、废水的COD和臭氧投加量;当废水的COD为1064.0mg/L、pH为3.0、臭氧投加量为10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69.1%;臭氧化处理对低浓度油田作业废水的COD去除效果低于其对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向富 《环境工程》2007,25(2):33-35
采用酸化破乳法治理辛醇废碱液达到了治理目的,治理后的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50%,油去除率达到80%以上,治理后的废水进入化工污水场未对化工污水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采用该工艺治理辛醇废碱液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安徽某粮油加工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与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安徽某粮油加工厂综合废水的来源、水质、处理工艺与调试实践。该综合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含油量大,较难处理。设计采用隔油处理、气浮除杂、兼氧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的工艺步骤进行处理,系统调试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完全达国家三级排放标准。介绍了该工艺流程的特点及生产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效物化法处理炼油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斜板式隔油沉淀与两级混凝气浮组成的工艺处理炼油废水。隔油池中设置斜板提高了油与悬浮物的去除率,同时也提高了油的回收量。循环式刮油刮泥机可及时刮除浮油与沉泥。混凝使胶粒与乳化油粒脱稳、聚集,易被气浮法去除。两级气浮串联使气浮系统的去除效率高并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