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志岳 《环境》2004,(1):55
自然地理学把构成自然环境的总体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5个自然圈。生物圈是指接近地球表面的那一层环境,即从海洋平面以下大约10公里起,到海平面以上大约10公里这一地球表面层。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生存在这个表面层里,称之为生物圈。在生物圈中,生物是以群落而生存的,它们和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光、热等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互相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物群落和环境一起构成了生态系统。放射性“三废”的排入可能改变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原来的平衡,进入食物链并影响人类。因此,我们在发展核能  相似文献   

2.
生物圈: 地球上一切生物,其中包括人类,都是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层,这个表面层就叫做生物圈。生物圈的界限包括不到十一公里深度(太平洋最深处)的一切海洋,不到九公里的高度(我国的珠穆朗玛峰)的大陆表面、海岛以及较低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3.
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并非无限,空气总重量不过地球重量的一亿分之一。生物生存其中的生物圈厚度约21公里,不过地球直径的千分之1.65,也极为有限。同时,保证生命出现及其进化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条件,相互制约,极为严格,这可由地球诞生20亿年才出现生命和太阳系各星体至今尚未发现生命机体的事实得到说明。如果这些物化条件遭到影响或破坏,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生存就要  相似文献   

4.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5.
<正> 所谓环境,从广义来讲是指地球表面层周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的生物圈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明劳动创造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已经存在了,而后人类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和人类都是地壳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  相似文献   

6.
人与生物圈     
地球是一个围绕太阳不断运转的行星。它的外壳是由一层坚硬的岩石所组成,称为岩石圈。岩石圈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土壤层。岩石圈的外部还有水圈和大气圈,它们同太阳的辐射能一起构成了地表的无机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又广泛地分布着各种生物种群,这些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总合就叫做生物圈。生物圈中生存着各种类型的生物,并且在生物圈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工具,它像一座座加工厂制造有机物质。草食及肉食动物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分配,而微生物则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复杂性而言,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及其中的生态过程。通常分为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但从内涵、外延及分化的基础上来看,还应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圈两个层次。这样,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就把遗传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了。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40多亿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自地球有生命繁衍以来,千千万万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生生不息,相互依存,相互共生,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人类又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系物种、平衡自然,维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物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研究过去500年的历史发现,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个物种消亡,近年来,每年全世界约有1000个物种消亡,在  相似文献   

9.
正臭氧层是指距地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被誉为"地球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但随着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等化学制品被大量使用,这些制品中含有的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给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已成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0.
孙淑坤 《环境》2003,(2):6-7
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和衣食住行的必须物品。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聪明才智极大的利用、开发,改变了地球环境,使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断的发展进步,走向文明和现代化,地球环境不断的为人类造福,为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提供支持。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地球环境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使发生地的方圆数十公里内成为不毛之地,迫使当地的人离乡背井、重新寻找生存环境的事例,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初至70年代中期的70年间,世界公害事件发生65起,公害病患者达  相似文献   

11.
一、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与IGBP合拍全球环境变化既是地球生命系统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复合反应,又是地球自然体系与环境人为影响的综合结果。国际科联(ICSU)提出的“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在对地圈——生物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气候变化问题是研究全球变化的中心;将局部的观测同区域或全球尺度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为主要问题。气候既作为诸环境因子中最活跃的直接因素,制约其它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和速率;又作为地球环境演化自然作用和人为影响的复合结果,受控于若干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因之,气候因子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沈铎 《环境保护》1995,(10):34-35,7
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沈铎1.什么是环境?环境不单是人类生存的场所,也是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地球表面层的大气、水体、土壤、矿产资源以及野生生物资源的总称,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活动...  相似文献   

13.
2300±30Ma(233~2288Ma)时,地质环境(沉积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发生了由地外因素引起的突变。灾变后,火山活动明显减弱,富氧大气圈形成,生物演化出现飞跃,气温骤降;进而引起一系列岩石、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变化,并在全球范围有明显的一致性。灾变是理想的地史分期界线,可作为太古宙与元古宙的分界。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的第二次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1995年10月在盐城生物圈保护管理区召开。大会传达了塞维利亚第二次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精神,讨论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活动计划。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人与  相似文献   

15.
地球环境从不适于生物生存到适于生物生存,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类人猿到现代入的发展演化过程,说明了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在环境中并和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是环境孕育了人,也是环境决定着人,影响、制约着人。但是,人以其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理性思维能力而区别于一切生物。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地球环境的发展演化就  相似文献   

16.
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委员会以及“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的专家,对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和工作要求,从理论到实践都作了许多论述和介绍,其中确实有许多新的改革性的观点和认识,很有研究试验价值。本文就想结合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专门讨论一下这方面的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一、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保护区顾名思义强调保护,甚至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在圈划范围时,就必然全力选择天然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惩罚地球表面,陆地只占29.2%,其余均被水所占据。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高等生物却是栖居在陆地上的,特别是人类,全部都居住在陆地上。因此,陆地是生物圈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依赖陆地生态系统从事农业、牧业、林业,以及其他多种经济活动,以满足食品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在陆地生态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谈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放总量人类生活在地球生物圈内,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物圈是一个由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庞大的生态系统。人是这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中生物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圈里,生态系统的类型、规模和结构可能很不相同,但在一切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能量流通和物质交换。正是通过一定的能量流通与物质交换,把生态系统中各结构单元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的一系列动态平衡。人类就是在这样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环境条  相似文献   

19.
现在经常提到“生物圈”这一名词。“生物圈”是指地球的有生物居住的气体层、液体层、和固体层而言。由于液体层(即水圈)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对生物非常有利,所以生物非常丰富。从水体表面一直到一万多公尺深海处都有生物存在。水中有些什么生物呢?有:浮游生物、游泳生物、漂游生物及水底生物;而水底生物、根据它们的生活方式,又可分为底栖生物等很多种。  相似文献   

20.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森林植被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证明,大量的工业污染物和有害废弃物累积于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圈中,特别是大量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进入自然界,超出地球系统的正常承载阈值,是诱发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