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北京地区臭氧层损耗、气溶胶污染与紫外辐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彬 《环境科学》1994,15(2):41-44
对北京地区臭氧层损耗和气溶胶污染对紫外辐射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臭氧总量减少1%-30%时,UV-B对DNA危害效应的辐射放大因子(RAF)从2.3增加到4.2。城区和乡村环境的气溶胶污染使UV-B日辐射总量分别降低45%和10%。如是仅考虑臭氧总量的变化,1980-1989年间UV-B辐射量年变化率为1.4%,当考虑气溶胶因素的变化后,UV-B辐射量年变化率为-0.7%,这与实际观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面紫外辐射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安俊琳  王跃思  李昕  孙扬  申双和 《环境科学》2008,29(4):1053-1058
基于北京城区太阳辐射和污染气体观测资料,运用TUV4.4辐射传输模型,研究了城市大气中太阳紫外辐射与空气污染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臭氧总量平均为329DU,并呈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的季节变化规律,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受城区大气污染的影响,地面处的紫外辐射量大幅减少(最大50%),且在夏季波动较大;云和污染物对紫外辐射的影响要大于总辐射,紫外辐射衰减约为总辐射衰减的2倍;城市低层大气中O3和NOx浓度的增加是造成紫外辐射衰减的重要原因,午后O3浓度与紫外辐射衰减相关系数为0.70.  相似文献   

3.
气溶胶污染对地面太阳紫外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经过了各种影响因素的衰减后到达地面,其中臭氧分子吸收,气溶胶粒子吸收和散射的影响作用最为主要.当臭氧浓度或气溶胶粒子浓度改变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量将改变.据观测,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臭氧总量已普遍减少了1%—3%.臭氧浓度的降低增加了地面紫外线B辐射(UV-B,280—320nm),从而将给地球生物带来一定的危害作用.尽管臭氧浓度减少对地面UV-B辐射增加的作用很大,但是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的增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光化辐射通量与辐照度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NCAR TUV辐射模式与地表实际观测分析了理论上广州地区地表可获得的最强光化辐射通量、辐照度及其波谱变化特征与月、日变化特征,计算与观测的差异用于评估气溶胶对紫外辐射通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光化辐射通量与辐照度均具有正弦曲线的日变化特征,但光化辐射通量的正弦波形较辐照度的更为宽广,其辐射强度随太阳天顶角的增加下降幅度也更为缓慢;光化辐射中的总能量可见光谱区约占86%,紫外谱区仅占约14%;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表明,不同监测波段范围的紫外辐射表,虽然其标识均为监测UVA或UVB的辐射,但差异明显;广州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显著影响紫外辐射通量.由于紫外辐射通量是影响对流层臭氧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有必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广州地区气溶胶与紫外辐射通量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15%臭氧层减薄条件下讨论了紫外线辐射增强对大田中小麦和燕麦在单独种植与混合种植时的生物量结构和冠层结构的影响。紫外辐射使两物种的生物量减少,使节间缩短,叶片着生高度下降,但使根冠比和单株有效穗数增加。两物种在单种和混种时对紫外辐射的反应有所不同,种间竞争有时加强紫外辐射的影响,但有时则又能抵消其作用。紫外辐射使竞争性平衡向有利于小麦的方向发展,这一改变可以部分地由两物种的生物量及冠层结构对  相似文献   

6.
核工业暴露仅占全球总辐射量的0.05%核工业由于核暴露而遭到人们的严厉批评。据美国能源部资料宣称:实际上,核工业仅占辐射暴露的1%以下,大多数辐射来自天然源。自然辐射占82%,其中包括体内辐射11%,宇宙幅射8%,岩石和土壤辐射8%,氡55%。人工幅...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短波辐射分布式模拟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基于太阳辐射参数化传输模型,结合MODIS每日两次的大气产品和DEM,构建了太阳短波辐射分布式模型,对青藏高原2007年的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总辐射分布状况进行了模拟,并利用研究区站点实测值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其中日值数据直接辐射的相关性分别为0.72(拉萨)和0.82(格尔木),散射辐射分别为0.71(拉萨)和0.70(格尔木),总辐射相关性大都在0.70以上;旬值数据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性大都在0.90以上。模拟结果表明:实际天气情形下青藏高原年平均直接辐射量为4 244 MJ/m2,年平均散射辐射量为2 348 MJ/m2,年平均总辐射量为6 592 MJ/m2。直接辐射与总辐射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影响,且地形对地表短波辐射的影响大于纬度的影响;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起伏与大气状况。  相似文献   

8.
气溶胶粒子的消光作用会对紫外辐射造成削减并影响大气光化学反应进程,其消光性质主要受气溶胶粒径分布、浓度、混合状态以及化学组分等因素的影响,但目前气溶胶消光作用对紫外辐射影响程度的研究尤其是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2022年6月河南省内11个观测站紫外辐射和总太阳辐射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卫星遥感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通过线性回归拟合洁净大气下的辐射量,据此评估各观测站气溶胶对辐射的消光作用.结果表明:(1)河南省气溶胶消光作用造成的紫外辐射削减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北部地区的气溶胶消光作用明显强于南部地区,其中,安阳市紫外辐射受气溶胶消光作用造成的平均削减率为14.2%,濮阳市出现了最高的紫外辐射削减率,达25.7%;南部城市南阳市的气溶胶消光作用最弱,紫外辐射平均削减率为3.6%.(2)同一观测站同期的紫外辐射和总太阳辐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气溶胶消光作用对紫外辐射的削减显著高于对总太阳辐射的削减,该现象是由气溶胶细粒子影响所致.(3)嵩山站虽为高山站,但气溶胶对紫外辐射的消光作用较多数观测站高,紫外辐射平均削减率达6.8%,该现象是因为嵩山站在地理位置上接近高污染排放地区,细...  相似文献   

9.
对在不同条件下紫外氧化方法处理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初始浓度的降低,去除效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也会提高去除效率,但随着温度的上升,增加速度减缓;波长,辐射时间也是影响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臭氧层被大量耗损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大,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破坏带来多方面的危害,目前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可能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植物的生理和进化过程都受到UV-B 辐射的影响,甚至与当前阳光中UV-B的辐射量有关。 UV-B含量过高的现象也在浮游植物的分布中起看重要作用.浮游生物种类和 数量的减少还会影响鱼类和贝类…  相似文献   

11.
The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hats and clothing against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R)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considerable research for some time. However, not all garments provide sufficient protection from UVR. In this study, the ultraviolet 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the fabrics dyed by Rheum and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fabrics dyed with natural dyes had good ultraviolet protective properties. They could absorb about 80% of the ultraviolet ray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V-protective effect wa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dyes for UVR. Natural dyes such as Rheum and L. erythrorhizon had comparable UV-absorption performance to the common UV-absorber, benzophenone.  相似文献   

12.
自从南极臭氧空洞被发现以来,平流层臭氧浓度下降导致到达地表的紫外辐射增强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这一状况还在不断加剧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下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意义以及合理预测未来地球表面紫外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响应过程,科学家开始尝试恢复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紫外辐射的变化。Scytonemin是蓝绿藻细胞外鞘上的一种抗UV色素,高UV强度照射能够促使细胞合成更多的这种色素以保护细胞免受紫外辐射的伤害,并且这种色素在湖泊沉积物中能够很好地保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蓝绿藻细胞的scytonemin含量来反映历史时期湖泊紫外环境的变化。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推测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生态系统对这些过程的响应,为预测未来地表紫外环境的变化及生态系统的响应提供合适的理论和证据。  相似文献   

13.
佛山市区酸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致酸源、地理环境、工业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分析了佛山市酸雨的成因,提出一些控制酸雨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MODIS NDVI与MODIS EVI对气候因子响应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喀斯特地区植被为研究载体,利用2001-2010 年MODIS NDVI、MODIS EVI 序列和气候资料,分析两种植被指数与同期及前1-9 期水汽压、降水量、相对湿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露点温度、气压、风速、日照时数多个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响应差异,为合理选择植被指数序列对植被进行监测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和NDVI与多数气候因子显著相关,但二者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有明显差异。除日照外,EVI 与其他各气候因子相关性明显高于NDVI。与NDVI相关性较高的气候因子为日照、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其对应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616、0.535、0.474;而与EVI相关性较高的气候因子为水汽压、平均气温、露点温度,其对应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857、0.844、0.839。②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和NDVI对多数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较之于EVI,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更为滞后。E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最高时期多出现在前1 期,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最高时期多出现在前2 期。两种植被指数对日照、风速的响应无滞后性。除相对湿度、日照、风速外,各站点两种植被指数与其他各气候因子在0-9期的响应趋势均较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国家气象局722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分析与空间插值相结合等方法,在ArcGIS平台上对气温、降水、空气湿度等气候要素进行空间化,生成国家尺度的1km×1km栅格各种要素气候图180多幅。经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为0.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为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5℃左右,平均风速为0.4m·min-1;而平均相对误差,≥0℃、5℃、10℃、15℃的积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多在5%以下,降水量和饱和差在10%左右;其空间化的精度基本上达到了实用要求。为生态学、地学、资源与环境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与研究平台。研究表明,空间化误差的时空分布与测点密度、气候要素本身特性等因素有关。一般规律是: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冬季大于夏季,离散的气候要素大于连续的气候要素,极端值大于平均值。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东南海域岛礁恶劣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由于岛礁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具有复杂的水文、气候等环境因素,致使武器装备性能极易遭受破坏。在岛礁区恶劣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对武器装备的结构材料腐蚀以及造成电器设备失效等方面影响较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及作战效能。针对提高武器装备的岛礁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武器装备在设计、试验及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以及防控措施,为未来武器装备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鸟类特有种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结果表明:我国鸟类特有种中,分布区狭窄的有63种,分布区广泛的有8种,其中呈不连续分布的有38种,连续分布的有33种,留鸟有67种,候鸟有4种;大部分地区鸟类特有种丰富度较低,但在青海东南部、四川中部和西北部、甘肃南部等地区的丰富度较高;在93°E~121°E或26°N~39°N范围内鸟类特有种丰富度较高. 我国鸟类特有种分布受气候因素限制,年均气温过高或过低、年降水量过高或过低、过于干燥、辐照日数过长或过短等都将使鸟类特有种减少. 鸟类特有种的适宜气候可分为低温干燥、较高温湿度、高温高湿和中等温湿度等类型,但以低温干燥和中等温湿度型为主. 鸟类特有种丰富度与各气候要素相关系数较低,气候要素下丰富度变化呈抛物线型趋势,其中在年均气温为1~18 ℃,年降水量为500~1 300 mm的范围内丰富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上海地区1995-1996年地面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结果,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总体上呈现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趋势,一天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情况是在12:00-13:00时出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9.
秦巴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垂直分层及农业合理化布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琳 《自然资源学报》1994,9(4):350-358
根据1988-1989年陕西境内秦巴山区3个剖面(秦岭南坡西段,米仓山北坡和巴山北坡)的气候观测资料,建立了不同剖面主要气候要素垂直分布推算模式。由此推算出各剖面不同海拔高度各要素值。通过对7类要素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第一主成分得分值组成空间有序样本序列,采用最优分割法对此序列进行分类,划分出不同剖面的农业气候层高度。并对主要经济林果在秦巴山区种植的适宜高度进行气候适应性分析,提出不同层次农业合理化布局。  相似文献   

20.
杨树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树种之一。本文根据阴山东段不同立地条件下25年生的四种杨树解析木生长量资料,与该地区同时期气候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按关联度大小,选取了八个气候因素作为聚类因子,再将关联度归一化,求得各因子的权重,表示各气候因素对树木生长作用的大小。最后根据黄土高原西部68个气象站1951—1980年的气候资料,应用动态聚类分析法,把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划分成几个不同类型林业气候区,区划结果与实际考察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