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污染源置换通风通风效果与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多污染源置换通风与传统混合通风的特点 ,从通风效率、换气效率和舒适性指标等方面阐述了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的优点 ,指出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系统在控制污染物、改善空气品质方面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节能减噪风扇原理风扇按原理可分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当离心式风扇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叶片间的空气向叶轮外缘甩出去。因而,在风扇叶轮外缘出口处形成压力,气流在此发生运动方向的改变,与此同时在叶片间产生较大涡流,又因风罩形状与风扇配合不当,气流在外罩内形成局部涡流,因此,效率仅为20~30%,一般风耗约为电机容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矿大型电机噪声大、发热量大等问题,在采取各种噪声控制措施降低噪声对环境影响的同时,设计了具有集热、消声、散热功能的消声散热通风系统,对煤矿大型电机的降噪、降温进行综合治理,保证煤矿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升情况,完成电机散热能力评估,为电机散热优化和工程通风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模拟驱动机构实际运行环境,在断风条件下进行自然散热温升试验,获取电机温升最大工作模式,并在该模式下进行2种风速条件下的通风试验,获取定子绕组的平衡温度.当定子绕组达到热平衡后,切断通风,进行断风试验,获取最大断风时间.结果 电机温升最大时,工作模式为三相通电,增大风速可降低定子外壁温度,提高定子绕组与定子外壁的温差.三相通电工况下,5 m/s和8 m/s风速下最大断风时间分别为15 min和22 min.结论 开展了电机温升试验研究,获得了典型工况下电机的温升状况,为电机散热优化和工程通风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车速下,对四种通风模式(A关闭通风口和风扇、B关闭通风口打开风扇、C打开通风口关闭风扇、D打开通风口和风扇)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分析研究。通风口关闭的状态,无论是否打开风扇及车速快慢,车内CO2浓度严重超标。通风口打开:不开风扇,以50km/h速度行驶,车内CO2浓度高于标准限量;速度提高到80km/h,车内CO2浓度可低于标准限量,通风口和缝隙的换气可以保障车内的空气质量;而打开风扇可以有效排除车内污染物。车速提高,各种通风模式的换气量都增加,属于缝隙换气贡献的比例增加,属于风扇换气贡献的比例减小,属于通风口换气贡献比例变化不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减少车内污染的通风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饮食业厨房采用混合通风技术,存在室内油烟污染严重、室内温度高、气流组织不合理、负荷波动大的特点。文章首次将置换通风技术的独特通风原理引入到饮食业厨房设计中。介绍了置换通风的原理。通过与传统混合通风技术的比较,分析得出置换通风能够改善饮食业厨房工作区域的气流分布形式、降低室内尤其是人员呼吸区的温度及污染物浓度、减少厨房室内的计算负荷、增大通风效率以及换气效率,从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同时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排风罩直接与除尘系统相连接,排风罩的大小及流量一经确定后不易更改,且当实际排风量相比设计排风量小很多时,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得到最优设计参数。因此,如何在排风罩形式及流量确定的情况下合理设计送风口的大小及流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形式的侧吸排风罩对高温烟气的捕集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送风口,在保证排风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对比了不同送风流量对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特性。此外,研究了不同送风末端装置下污染物的捕集效果。结果显示:1)相较于一般侧吸排风罩,采用移动式侧吸排风罩和旋转开闭侧吸排风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温烟气的捕集效率,捕集效率最大可提高53%。2)对于通风系统的排风流量确定的情况下,应保证送风气流能将污染物有效输送至排风口处,调整送排风流量比,确定排风量受限情况下最佳送排风流量比,实现烟气捕集效率的提升。3)增设平行流送风装置可最大程度提高送风气流均匀度,从而提高排风罩的烟气捕集效率。研究结论可对实际吹吸式通风装置的改造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强  李伟 《环境工程》1997,15(3):37-39
分析阐明了由冷却风扇引起的电机气动噪声的产生机理及其频谱特征,并利用叶片表面钻孔和叶片边缘开齿两项措施对电机气动噪声进行治理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优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系统在整个机床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床主轴驱动电机在空载或轻载运行时的运行效率很低.动态调节电机的端电压,使其跟随负载变化而变化,从而保持电机恒额定功率因数运行,以降低能耗,提高电机效率.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电动机恒功率因数节能运行方式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堆肥通风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基于堆肥通风技术在堆肥过程中的重要性,文章系统综述了堆肥的通风方式、通风控制方式、通风速率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被动通风方式适于我国农业废弃物的堆肥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堆肥选择强制通风反应器堆肥系统较为适合。通风控制方式的目的是优化堆肥过程,提高堆肥质量。时间通风控制方式和时间-温度联合通风控制方式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通风速率直接关系到堆肥的运行能耗,但由于堆料成分不同和通风设计方法不同,堆肥系统所需的通风量或通风速率差异很大,这造成实践中堆肥系统的能耗差异较大。此外,论述了通风对堆体温度和堆肥中氮磷变化的影响。不同通风方式的堆体温度差异较大,通风会影响堆肥过程的氮、磷转化。  相似文献   

11.
声音广场     
《环境》2016,(3)
正关键词:通风廊道治霾"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近日,北京将打造城市通风廊道治霾的消息引发热议。"搜狐公众平台:通风廊道难成治霾捷径"围绕此举能否改善北京大气环境状况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歇。譬如,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副主任何永就曾表示:"通风廊道系统构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密集区的风热环  相似文献   

12.
此文阐述了风扇电机端盖零件的拉延成形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特别是对拉延件中有较大的局部变形结构要素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阎振清  张萍 《环境科技》1996,9(2):32-35
就锅炉负压隔声室的散热通风提出了较完整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并指出在多数场合仅计算电机的散热通风量是不对的;对于噪声控制工程上至今袭用的电机散热量计算式,笔者经过了较严格的数学推导进行了修正和解释,在工程实践中,已运用的二项为戏锅炉隔声室散热通风负荷而采取的节材、节能措施;对柴油机发电站隔声室的散热通风,介绍了有关计算公式相关参数,对于有人居隔声室的通风计算,文章还介绍了卫生方面的要求和参数。  相似文献   

14.
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运行中的问题与改进江苏省金坛市环境保护局诸葛玮琳,李孝宏,刘梅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基层单位的通风除尘系统在设计及运行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除尘效果,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亟待改进。一、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我市柴油机总厂投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目前实验室通风设施运行现状,降低危害因素对分析化验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 针对多个职业病危害现状实验室展开通风设施现场调查,并对某石化企业检验计量中心实验室中的排风设施进行控制风速检测。结果 目前实验室排风系统存在设计类型不合理、设计风量不足、气流组织错误以及维修、使用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结论 对于存在问题的实验室应尽快进行隐患整改,同时加强实验室通风设施的使用维护管理,保证通风设施高效运行,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对实验室分析化验人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矿井通风系统的灰关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好的矿井通风系统应体现即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两个方面。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矿井通风系统是多因子耦合的结果,对矿井通风系统分级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各因子的测量,可以将系统的灰色因子进行白化。但这些白化后的因子之间及因子对矿井通风系统影响程度仍是一些不确定的灰关系。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和灰色聚类能较好地刻划出这些关系。根据文献记载有人已经利用灰色聚类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这里我们用灰关联分析法来进行分析,给出矿井通风系统的…  相似文献   

17.
堆肥系统的通风控制方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堆肥系统的不同通风控制方式比较结果表明,强制通风静态垛系统宜采用通风速率变化的时间-温度反馈正压通风控制方式(控制堆体中心最高温度为60℃),密闭式堆肥系统宜采用O2含量反馈的通风控制方式(保持堆料间O2 体积分数为15% ~20%). 在中国,堆肥系统采用时间控制和时间-温度反馈控制的通风方式比较经济和适宜.  相似文献   

18.
刘文华  刘芬 《环境工程》2002,20(4):47-49
通过洗煤车间除尘系统工程实例 ,阐述了在老厂房巧妙利用厂房结构 ,将吸尘罩设计为内开外密 ,负压作业的三级密闭形式 ,从而实现全面通风换气与局部通风除尘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 :该设计可使尘源附近 (411机尾走廊 )空气中粉尘净化效率达到 81 16 %~ 94 93% ,对厂房主要作业点空气中粉尘净化效率达 6 0 %以上 ,为洗煤行业老厂房的防尘除尘工作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生物通风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通风是一种去污效果好、操作费用低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本文概述了生物通风系统的结构、设计目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并详细论述了生物通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包括现场应用、影响因素和强化技术及理论研究 ,并展望了生物通风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出石化分析化验室通风防毒系统的设计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某石化化验室作为治理对象,在对其改造前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通风防毒设施效果检测的基础上,设计高效变风量通风系统并进行实施,对改造后通风防毒设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变风量通风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证排风柜面风速稳定达到(0.5±0.1)m/s,万向罩罩口风速≮0.5 m/s,排风柜流量的精度在3%以内,响应时间3 s,典型毒物的浓度小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变风量通风系统具有系统稳定、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满足石化企业大型化验室毒物的高效控制,有效降低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