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叔下车后,走在回村的田坎上,忽然就觉得有些累了。林叔已经68了。林叔走到一棵树前一屁股坐了下去。这会儿,阳光从浓浓的枝叶间渗了下来,地面布满了白白的花斑。那白白的花斑飘浮在林叔的身上,一闪一闪地,晃个不停。等气喘匀了,林叔又走,走几步,林叔的鼻子就耸几下,像猎犬在寻找猎物。慢慢地,浅浅的笑意,盛满他脸上每一道皱纹。林叔的笑,从昨晚开始就这样一直挂着。昨晚,看电视的时候,林叔不停地咳嗽。有段时间林叔咳得都喘不过气了。看着父亲咳得那么难受,儿子小林子忙进屋拿来草珊瑚含片。含上草珊瑚,林叔的咳嗽稍有缓解。这时,林叔忽然…  相似文献   

2.
花木如人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树。一棵树长在另一棵树的旁边。它们从小就那样生长在一起,一直长了许多年,一直长成参天大树。它们树冠相连着树冠,伸展出好远好远,树根相握着树根也延伸出好远好远,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两棵生长在一起的树……后来,一棵树死了。过了不久,另一棵树也死了。有人说,它是追随它的伴侣而去了。还有一个故事说的也是树。一棵树生长在很远很远的南方,它的同胞和子孙也都生长在南方,也是一直生长了许多年。一天,一只小鸟偶然飞来落在枝头,无意间吃下了几粒它的果实就匆匆飞走了。小鸟跟随其他的候鸟一起迁徙到了北方,结果…  相似文献   

3.
最后一棵树     
张博文 《环境教育》2004,(10):30-30
夕阳中的他被镀上一层金,静静地浸在血般的夕阳中。他从小在树丛中长大,他们原本是一片森林,但人类只知道用斧头砍伐,他们无法抵抗。于是人类用他同伴的遗体,在这里建造了城市。最后一半夕阳走了,高耸的楼上闪烁着“繁星”,只有他一个站在冰冷的楼中哭泣。他是树,也有生命,他需要伙伴。于是他要长高,要越过楼群寻找伙伴。当他终于长到足够高时,于是眺望——眺望——可是,希望破灭了,在血红的夕阳中,在光辉的天空之路上,他依旧寻觅着……他死了。最后一棵树@张博文$山西太原化工一中185班  相似文献   

4.
护树的故事     
我们村里的人,只要提起汤老太家门前那棵银杏树,没有人不知道的,但要说起这棵树的来历,人们就摇着头说不知道了。就连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这样说:“我听我祖辈的祖辈说早就有这棵树了。”看来,这棵树是太古老了。  相似文献   

5.
大树     
那棵树一直引领着那人。那是个老人。老人一直在走,朝着那树,步履颠踬,不够矫健地时疾时徐。树在他前头,他的眼前,守望着他家门前不远处的麦田,节风沐雨。长成沧桑岁月的样子。而他身后,则是秋。一大片、一大片  相似文献   

6.
胡庆军 《绿叶》2014,(1):93-93
在水边饮茶该是一种享受吧 累了,两杯清茶 沏开了一个美丽浪漫的话题 茶是从树梢上悄然走下来的 它实现自身价值只需一杯清水  相似文献   

7.
死亡之源     
很久以前的一个小镇,3个年轻人看见一支送葬的队伍经过,就让一个伙计去打听。伙计回来说:“是你们的老朋友,名叫‘快活’。他被一个叫‘死亡’的贼谋害了。” 3个中年龄最大的那位转过身,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害怕他?我可一点也不害怕,走,咱们一起去找‘死亡’,然后把他干掉!”3个人都表示同意,互相握了握手。他们打算去找“死亡“,终止他的罪行。他们走进小旅店,向旅店老板打听到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叫“死亡”的家伙。老板说:“沿着这条路走10英里,有一个村庄。最近,哪儿瘟疫盛行,男女老少都  相似文献   

8.
高度     
一个登山运动员,有一次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当他奋力攀登到6400米的高度时,因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他的朋友们知道了这段经历后,都替他惋惜:如果他能咬紧牙关挺住,再攀登一点高度,不就可以成功登顶了吗?没想到这位运动员却平静地说:“不,我自己最清楚,64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不遗憾。”  相似文献   

9.
莫澄绮 《环境教育》2015,(Z1):118-119
<正>一天傍晚,我和妈妈漫步在绍兴世贸广场的人行道上,一片月光懒懒地洒落在肩头。"呀!妈妈快看,那是什么?"我指着一棵小树问。只见沿路小树的树枝上都挂着一个塑料袋儿,下面连着一根管子,管子的另一头插在小树的身上,水晶般的液体正在缓缓地流向树的身体。"好奇怪呀!"妈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难道是这棵树生病了?像人一样要挂葡萄糖之类的盐水?可为什么这么长的人行道上,所有的树都挂了一个这样奇特的"盐水瓶"?难道他  相似文献   

10.
揭开楼兰城千年消失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星海 《环境教育》2004,(10):50-53
最后一个罗布泊老人——105岁的热合曼老人。热合曼,是最后一个罗布泊人,两千多年以前的楼兰消失了,但古国的遗民却一代代生存下来,“不耕不牧,唯以渔为生,织野麻为衣,取鹅绒为裘,水禽翼为卧具”,直到20世纪,热合曼和他的邻居才从干涸和瘟疫的罗布泊迁出,辗转在塔里木河流域,现在他定居在米兰,许多本谈新疆探、谈楼兰、谈罗布泊的书,都要说到这个热合曼,因为他是活的遗存,活的证人,活的历史,他的一切都带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1.
<正>被誉为"当代愚公"的付志周,用35年时间种下了80万棵树,治理了1.2万亩沙化地,保护了158万亩耕地,成功阻止了风沙对农田的侵蚀。他从河南开封来到新疆和静县支边,并在新疆扎根娶妻生子。因不堪忍受"人被风沙欺负",他开始了旷日持久的造林治沙之旅,用35年时间种下了80万棵树,治理了1.2万亩沙化地,保护了158万亩耕地,成功阻止了风沙对农田的  相似文献   

12.
蓝楠 《绿色视野》2011,(10):47-51
【案情回放】 潘京乐,已经80多岁了,他被陕西华县称为皮影戏的活化石,皮影戏中不管你男的女的,戏剧里面多少人物,唱的也好对白也好,生旦净末丑都是他一个人唱。潘京乐的父亲原来也是演皮影戏的,后来就把演皮影的手艺传给了他。这么多年,潘京乐这(手指)一蜷就七八个小时,一天天下来,这两个指头就歪了。  相似文献   

13.
果断     
有一个小男孩,一天发现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当他托着小鸟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  相似文献   

14.
宿琬琳 《环境教育》2011,(10):74-74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希望生活在一个不太热闹,又不太偏僻的郊外。我可以享受那里的宁静,慢慢欣赏那里的美丽风光,听鸟儿婉转歌声;还可以一面晒太阳,一面睡午觉,多么惬意啊!  相似文献   

15.
环保小能手     
<正>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杨村,到了杨村,我们一起散步,妈妈开始了日常操作——唠叨,唠叨我的不认真、不仔细,我听着、走着,注意力却被走在前面道路上的两个小姐姐夺了过去。前面的两个小姐姐穿着时髦,连辫子都在起舞,兴高采烈地并排走着,突然,其中一个红衣服小姐姐张开手掌,一些被撕碎的纸屑随风飞去,在路边的小草上落了下来,星星点点的好不惹眼。"你在看什么?"妈妈注意到了我的失神,朝着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刘书润,退休已经十多年了,住在北京通州区一个小区的平房里.周围高楼不少,他的平房显得矮小而结实.走在路上,估计没有多少人会把他当成教授:坐在庙堂里,他那一身多年不变的老农民式的打扮,某些人觉得奇异.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6,(11)
正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官职有多高,名声有多大,也不在于他为自己积累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他为别人付出了多少,他帮助了多少人,他得到了多少人真正的尊重。也有人说,人生的价值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一个简单道理,因为那是别人认定的生活意义,并不是你的生活意义。只有你自己通过一种灵魂的追索,真切感受到一种可以影响生命体验的意义时,你才真正找到了能够坚持一生的生活意义。一个人在达到一种终极自由的时候,才  相似文献   

18.
李军 《环境教育》2013,(3):47-52
有人说: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佼佼者。他确实是一个佼佼者。因为他是公认的武汉市环境教育带头人和环保NGO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环保为何物时,他却一脚跨进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孜孜不倦,从未间断。别人说他是"环卫工",朋友说他是"环保发烧友",在记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快乐的环保人。他,就是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徐老师的徐大鹏,一个从心灵上与自然交朋友的环境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闲田     
小时候爱去舅家,妈做了啥好吃的,喊我:给你舅家送些。我挎个小竹篮就上路了。舅家离我们村不远,也就五六里地吧,可村子分属猗氏、安邑两个县。走大路,要拐一个死弯儿,而我经常“踩斜”,这是当地的说法,意思是大路横平竖直,如果没带多少东西,你没必要走大路,从地里斜走过去,好似不走直角走了个斜边。野地里一脚深一脚浅,不好走,可路肯定近多了。人一般还是好“踩斜”,走斜路。踩斜经过的地块,一般种得都不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10日11时,王自新从操作台上走下来,“得意”地笑了。几分钟前,由他亲手设计、安装的我国第一台DH 废电池真空处理炉样机,终于在调试、运行后,完成了各项预定指标。“中试样机的成功,为下一步的废电池回收处理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王自新信心满满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